“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湖南,藏着怎样的山水“密码”!

[[星球科普局]] [[湖南]]
岳麓山上的“唯楚有才,于斯为盛”
这副对联我想很多朋友都不陌生
但要说到这幅对联的出处
却让湖南
湖北两地的文人学士打了近百年的笔墨官司
因为就唯楚有才四个字来说
悬挂于康熙年间
武昌贡院的为丑有才
排便应该比岳麓山上的早了100多年
说这个问题并不是为了争夺
哪里是人才辈出的地方
而是想通过地形来分析湖南的地缘结构
我们仔细看湖南省地图
其东南西三个方向皆为巡山
湘江资水
沅江澧水由南向北汇入洞庭湖
整体地形可谓从丘陵到山间盆地
从山间盆地到平原湖泊
像极了一个不太规则的U型马蹄结构
6.4%的水域面积
27%的平原盆地
66.6%的山地丘陵
将湖南地形描述为七山一水两分田
相当合适
这样的地形特征
其实对湖南省的整体经济发展也影响深远
这是历年来湖南省排名前三的GDP数据
岳阳与常德一直都是老二与老三
对于常德长期霸榜第三名
当地流传着流水的排行榜
铁打的第三层
我们都知道
地理站位对城市的发展一直都影响很大
无论是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还是重庆
其经济能够飞速发展
与地理位置极其相关
再来看岳阳与常德的地理站位
他们几乎占据了湖南省最好的位置
洞庭湖平原的大部分地区
所以这样来思考
岳阳与常德能一直霸榜前三甲
也就解释得通了
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
湖南往北是洞庭湖平原大开口
湖北以南是汉江平原大开口
如果将洞庭湖平原与汉江平原衔接在一起
这将是一块完整而封闭的环形地理结构
没错
在明朝至清康熙3年
也就是1644年前
湖南与湖北一直被称为湖广
他们的一体化一直持续了200多年
如果你生活在常德
岳阳或者荆州地区
三地的方言几乎没有区别
因为这种封闭的地理结构
很容易构成近似的风俗语言和交流环境
那么现在我们回答最开始的问题
关于唯楚有才究竟属于湖南还是湖北
我想大家已找到答案
因为他们在历史上本就是一家
但说到湖南内部
也许会给我们产生很多困惑
在大学宿舍里
不知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明明都是湖南人
为什么舍友的话比英语六级还难懂
打个比方
就爷爷这个称呼
长沙人叫嗲嗲
娄底人叫阿空
韶山人叫卡卡
横山人叫坑坑
这种完全听不懂的尴尬
其实与湖南本地的地缘结构关系很大
据隋书地理志记载
其与下人杂居者
则与朱华不别
其辟除山谷者则言语不通
嗜好居处权益
也就是说
三面环山的湖南
三湘四水的地理结构
把整个省份天然的划分成了一片片的小区域
如果你记得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桃源
与世隔绝
交通闭塞
信息流通不畅的情况是很难实现大范围交流的
这也就形成了过一条河
翻一座山
方言土花都不同的格局
关于湖南的话题
今天就先聊到这里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视频
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
让算法更好地发现我们
感谢大家观看
我们下期再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