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到中年,不是怂了,而是懂了

2021-01-31 22:51 作者:旺旺屋  | 我要投稿

人到中年,人生过半。

经过岁月的洗礼,我们渐渐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变得成熟稳重。

塞林格在《麦田守望者》中写道:

“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谦恭地活着。”

一个阅历深、经验多的中年人,无论生活给他再多的磨砺,他都会保持谦和的姿态,并做到以下三点。


王明阳在《陈言边务疏》中曾写过“示弱四诀”: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或捐弃牛马而伪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诈溃而埋伏,或潜军而请和,是皆诱我以利也。”

遇到强敌时,这些假意逃跑、示弱的战术,看似窝囊,其实却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后的胜利。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在人前逞强,懂得守拙藏锐,才是生存的智慧。

东汉末年,刘备曾与曹操煮酒论英雄。

当曹操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人啊!”时,刘备大惊,吓得把手中的筷子掉到了地上。

正好天边闪电雷声大作,刘备借机忙说是雷声吓到了自己。曹操见他如此胆小,认定他成不了大事,于是放松戒备,刘备因此逃过一劫。

三国时期,曹操听说司马懿有大才,于是请他来做官。

但司马懿深知曹操多疑,弄不好就会掉脑袋,他只好拖病不出,一病就是七年,他也因此免去了朝廷的纷争。

晚清重臣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朝中当权者见他功高震主,便对他各种防范。

曾国藩怕招来杀身之祸,连累一家老小,就主动削减了自己和弟弟曾国荃的兵权,保住了一世功名和全家人的性命。

善于利用别人的同理心,才能赢得更多的谅解;

喜欢炫耀自己有本事的人,只会招来更多的麻烦。

示弱,不是软弱,更不是懦弱,而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这是以退为进,可以缓冲人际关系最妥帖的方式。


看到过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做事过于张扬,必会招来祸端;做人过于高调,必会招来非议。

作家王媛曾说:“扬眉是一种能力,低眉却是一种勇气。”

低眉看似自降身份,实则是升华了格局。

暂时的认输,不是怯懦,而是权宜变通之计,让自己能慢慢积蓄力量,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海明威曾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

与其争辩不休,不如做个沉默寡言的人,积蓄自己内在的力量,以期蓄势待发。

说唱歌手周延,曾经是个脾气暴躁的年轻人,一旦有人招惹了他,或者贬低他,他就会跟那人争论个不死不休,甚至大打出手。

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初,周延发现网上有人诋毁他,他便开始反击,因此引发了一场说唱圈激烈的大骂战。他一人对战多个团体,结果可想而知,他被骂得体无完肤,自己也因此伤透了心。

这件事让他明白,与人争辩,并不能改变别人对他的看法,还可能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

从此后,他不再与人较劲,而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说唱艺术上。

终于,他在2017年的《中国有嘻哈》上,获得了最终的冠军,名利双收。

虽然网上还是有一些对他辱骂的声音,但是周延已经不再理会,他骄傲地说:

“我看着自己的银行账户,就知道没必要生气了,我赢了。”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正的聪明人,鲜少与人有口舌之争。

看你顺眼的人,什么都不用说;看你不顺眼的人,说再多也没用。

与其争个面红耳赤,不如保持沉默,踏踏实实做自己喜欢的事。

经过岁月的洗礼,你会发现,自己会越来越淡定与从容。


人生没有坦途,总会有遇到阻碍的时候。

很多人会因此停滞不前,而真正强者在困难面前,会选择另一种方式,继续前行。

有一位年轻人非常喜欢写作,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

于是,他每天努力坚持写作,十几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发表在各大报刊杂志上。

但遗憾的是,他寄出的每一篇作品都如石沉大海,没了音信,甚至连封退稿信都没有收到过。

直到他29岁那年,才收到了一位杂志社编辑的来信,信中写道:

“您坚持给我们投稿了这么久,看得出您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您,您的知识面不够丰富,文笔也显得相对苍白,并不适合当一名作家。

不过我从您多年的来稿中发现,您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了。也许您可以尝试新的方向。”

编辑的一席话,让他犹如醍醐灌顶。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放下想成为作家的执念,转而学习书法。

最终,他一步步登上了成功的阶梯。

这位年轻人,就是著名的硬笔书法家张文举。

很多事,不是坚持就一定能实现。

当你在一条路上看不到希望时,不妨让自己拐个弯,也许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有句话说得好:

“一个拥有转弯智慧的人,总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之喜。”

真正的聪明人,在路不通时,都会拐弯绕行。

拐弯,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前进。就像山间的溪水,遇到大石阻挡时,它会绕过石头,继续欢快地流向远方。

在看似无路可走时,换个方向,你也许会发现另一片新的天地。


常言道:“年少不更事,以至而立年。”

人到中年,生活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

少年时期的莽撞,往往会让我们吃很多亏。碰的壁多了,自然就懂得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道理。

遇到难以推脱的事时,示弱可以委婉脱身;遇到层次不同的人时,沉默可以化解尴尬;遇到前方无路可行时,拐弯可以另辟蹊径。

余生,不是怂了,而是懂了。

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保存好自己的实力,与家人一起快乐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

来源于:旺旺屋


人到中年,不是怂了,而是懂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