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双花魁,【薛宝钗和林黛玉】

2022-07-12 09:08 作者:心之易道  | 我要投稿


红楼梦双花魁,【薛宝钗和林黛玉】

相信有一些读者会看得出来,如果说,金陵十二钗有冠首,那么一定是两种说法,第一,双冠,薛宝钗作为牡丹花花神,一定排第一位,无可厚非是第一冠首,我们可以通过《红楼梦曲》在第五回排序可以看出来。引子后就是【终身误】(薛宝钗),然后才是【枉凝眉】(林黛玉),所以第二种说法,就是金陵十二钗唯一冠首只能是【薛宝钗】。

读书读不明白的可以自己去找第五回内容再补一下,看看排序,主次。

昨天我还看到有人跟我说,袭人,薛宝钗,王夫人甚至麝月都是正邪两赋中邪赋中的,我也是无语了,多说无益了。

写一下对比《红楼梦》双花魁,【薛宝钗和林黛玉】,我们也就明白你最喜欢的那个人。

《金陵十二钗》是这部经典小说的最重要赞美之人物,然而赞美归赞美,人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三观,见识和立场,那么他们(她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我们要区分他们,认清和理解他们就需要考虑是站在一个什么角度立场已经以什么样的三观标准来评判,最后得出来的答案都会是不一样的。

不过我还是赞同以站在历史的角度为主,站在现实的角度为辅,站在理想的角度为主,站在世俗的角度为辅的解读来对此评判。

以历史的理想角度来解读,是最为贴切于作者写作的【三观】标准的。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的是最具有完美性质的一位,所以她是众花之魁,在花神中是拥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来代表的,尊贵典雅,贤良淑德,薛宝钗这个人物的塑造所也是可以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来概括。这是儒家思想对人物定性的最大最高标准,几乎为完人。这可以举出很多的事例来概括出,薛宝钗的诸多属性,她的出身高贵,教养得当,品行端淑,处事谦让,诸多都体现出来了封建礼教对其道德标准的塑造完美体现,自身本是多情之人,然而无情之世视之为【一股热毒】,必须镇压得当,癞头和尚为了给薛宝钗消灾避祸,给出一副【海上方】,既是甘苦俱集,芳冷齐汇的【冷香丸】,得来不易,儲之梨下的冷香丸是镇住薛宝钗【情毒】的一剂【镇情】之药,薛宝钗的冷并非是真正的源自其内部之冷,然而【多情】【重情】却是旧社会【封建社会】中的一种祸身之毒,薛宝钗无法释惑 只能屈从于【冷香丸】,以达其效。

世间本身就无完美,一切的标准都需要有一个体系的标准认同,薛宝钗是封建礼教和儒家思想对束缚者,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封建礼教和儒家思想就完全错误,亦或者完全正确,思想和三观对错考虑的从来只有大方向,落实到具体,当然就会有附属品和屈从。所以,封建社会中,只会多数人服从于甚至服务于少数人,女人附属于男人世界,胜者为王败者寇,当权者为尊,在野者为奴一直都是社会的丛林法则,即使是男人,也是分为三六九等,家族出身高贵与低贱,世代所得到的各种社会资源自然是天壤之别,慢慢就会形成,贵者世居其位,奴者世代为仆的规律,而封建社会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人是要分贵贱等级出身性别等等。《红楼梦》小说为什么首先提出来为女子昭著,为女子传奇,就是唯有闺阁之中尚未处世之绣帘内的女子,尚存【情】者为大之观念,而小说的著书人最根本的理念就是【世间至贵为情】。薛宝钗却是人为的压抑了。

对比而言,【林黛玉】特征是【睿智聪慧机敏灵巧捷思博才重情恤下】等等为贵者为【情】字。

贾宝玉数次跟林黛玉有过为【情】而交流,跟林黛玉所表达的也是一个【情】字,当然【情】有多义,【爱情】是最重要的一环,【宝黛】二人唯有【情】难弃,而《红楼梦》之最大悲剧之一就是【多情公子空牵念】。贾宝玉非林黛玉不娶,即使失去,落破之后尚能迎娶【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为妻,麝月为侍,然而心中尚不能忘(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贾宝玉对林黛玉是具有多重感情的,既是亲人至亲,又是情人深情,既是相思难忘,又是崇拜向往,既是生之所依,又是死之所恋,既是前身有缘,又是后世相约。【情】是排他的,宝玉唯念【木石前盟】。

这是站在【历史的理想角度】来解读。

如果我们站在现实的世俗角度,自然是【薛宝钗】更胜一筹,为什么呢?

林黛玉之美是需要共鸣的,你需要有与其产生共鸣的能力和品性,即可以得到其认可,又需要与其携手共识,共赴理想,而世俗中的你何德何能能够达到能够与其【心灵相契】的程度,即使如此,也许你在她面前,也只是泥猪癞狗,而诸如【北静王】一样的人品,也只是不伦不类的【臭男人而已】,爱情是需要相契的,即使是你想娶她,也只是空想和亵渎,己欲不及人,所以对比林黛玉,薛宝钗是具有一定世俗化属性的,所以,二选一,只能高攀【薛宝钗】。

其实这样的问题很无聊,纯粹的瞎想和意淫,书中自有颜如玉,如玉何时到汝家?只是题外之意是二者的亲疏关系哪一个可能更容易贴近现实世俗,而宝黛二人所代表的封建社会版【自由恋爱】观,又是比较贴切现代社会的所谓自由恋爱。而如今的自由恋爱也自然会世俗化,其实还不如封建社会的【门当户对】和崇尚【恭谦礼让】,如今的世俗化婚姻,造成了人性的泯灭和道德的沦丧,所以,没有绝对意义的好与坏,对与错,哪怕被批判和摒弃的旧社会旧制度旧思想旧观念,人类社会总会有人做出牺牲有人得道成全,有人默默付出,有人经历坎坷,旧社会是把【女性】放到了这个位置,这是世道的不公,是男性社会把有序的秩序和治理世道的理论建立在女性的痛苦之上。

不要去对比【林黛玉】和【薛宝钗】,二者一个是人间完美,一个是世上超俗,二者的不同,最重要的是对待【情】毒的态度。

很多人对于【才】和【德】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才】就单纯指的【诗才】,黛玉仅仅只是一个会作诗这种宝钗口中【小玩意儿】的才能,尤其是半部红楼梦中大观园展现最多的似乎都是结诗社和作各种命题或者即兴诗,看到判词,就想当然的惯性思维的方式,把林黛玉局限在【诗才】上,而把林黛玉的性格,秉性,特长,能力都局限在前半部的内容,尤其是还没有进入大观园的青春期前的时期,比如进贾府时期,碧纱橱时期,回苏州葬父前后时期的林黛玉。

其实我们通过判词可以看出来,作者想表达的【咏絮才】不仅仅是年轻时期的【诗才】能力,更是想表达和赞许的是林黛玉的经历犹如谢道韫,支撑起了动乱和临危中的家庭,保住了很多险遭危难的家庭成员,包括贾宝玉,然而贾家此时跟王家的决裂迫使贾赦为首的,背后的贾雨村(贾赦干儿子)成为贾府的代言人,贾政被哥哥贾赦以及赵姨娘裹挟,跟随一起将王家推向深渊,王夫人,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薛家等等均被贾家抛弃,成为第一轮被政治打击的对象,此时贾宝玉和林黛玉作为贾府中代表王家薛家的人,被无情的打击,赵姨娘为主的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让贾宝玉失去林黛玉来完成对贾宝玉的根本性打击,因为赵姨娘通过紫娟试玉一情节得知只有如此才能打败有补天神石保护的贾宝玉,所以才有后半部贾宝玉失玉的环节,王夫人等王家失去了政治地位,贾家与其彻底割裂,就是【一从二令三人木】的解释,这里不仅仅是王熙凤被休,王夫人也是惨遭逼迫,甚至在贾母被死亡前后也就到了生命的尽头,贾政把赵姨娘扶正,远嫁探春换取政治地位,这其实是后半部红楼梦中,贾宝玉最大的危机时刻,林黛玉要被贾家以还一个女儿(还邢夫人)的名义,被贾雨村卖给忠顺王府,此时的贾雨村已经暗中投靠忠顺亲王府,这个新靠山索要的投名状就是出卖老东家四大家族,所以贾雨村就以贾家族人,贾赦儿子的身份得到贾府荣国府的实权后,出卖了贾家,首先就是打击王家薛家和史家,最后才是贾家,脂砚斋曾经批语说过,谶贾家之败的故事情节是《一捧雪》,故事情节可以自己找昆曲剧本看一下,这里对应的故事中,贾雨村就是出卖旧主之人。


林黛玉的才华不仅仅是诗才,而是能够拯救大局的关键人,她在受到赵姨娘加上老师贾雨村联手献祭后,本想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拯救贾宝玉和其身边一众人等,如同一捧雪中的相关情节一样,但是故事一定不是简单的复制,此时妙玉为了帮助贾宝玉,搭救林黛玉的目的,主动站出来完美的承担起了【献祭】给忠顺亲王的替代林黛玉的角色,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人家要的是林黛玉,你送过去妙玉一定会穿帮,其实林黛玉外泄的是其诗,而不是其名,古代闺中女子的名讳是很难在外人口中得知的,薛蟠在宝玉被打见到过林黛玉,加上其大嘴巴,林黛玉的形象很可能被传出去了,而贾宝玉又不慎将林黛玉的诗外泄给了北静王,所以贾雨村在推荐的时候也是称其学生的诗才和人品,此时薛家交给邢夫人的女儿并没有指定就是林黛玉,只是薛蝌娶妻邢岫烟时,薛姨妈亲口承诺欠贾家一个女儿,所以妙玉的名字的妙就在于此。

妙玉在十二钗正册排名第六,原因就是跟贾宝玉有非常亲密的关系,可以说后半部红楼梦中的妙玉似乎成为了贾宝玉的亲人一般,代替林黛玉送给了忠顺亲王,玉陷泥淖,她的判词和谶语谶图都是嫁给了形如枯槁的糟老头,最后也是被卖后惨死异乡。林黛玉经过妙玉搭救,却因此跟宝玉远离,应该是被贾宝玉托付给了北静王进行保护,贾宝玉有牢狱之灾,并且还继续被贾雨村和忠顺亲王等敌对势力折磨,此时林黛玉跟贾宝玉是如同曲中所唱【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他们相隔不远却不能相见,【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枉自嗟呀】,所有情节和内容都可以对应得上。林黛玉的才是治家之才,是随机应变之才,是临危授命还可以进退有度之才,是小小身体大大能量之才,是胸中有沟壑,有春秋,口内能绘声绘色的说服各色人等,决大事谈笑自若,不卑不亢,让恶势力胆寒,让小人自惭形秽。

当然,我们上面只是赞许了双花魁中的第二号人物,林黛玉,在很多人的十二钗排名中,都把林黛玉排到第一位,其实不然,真正的第一名是牡丹花魁薛宝钗,水芙蓉花魁林黛玉仅仅是第二位,是薛宝钗的干妹妹,所以她们两个人在金陵十二钗中排名双花魁,林黛玉怎么排也到不了姐姐的前面,所以她以潇湘妃子为雅号,妃子注定是女英,而娥皇则是薛宝钗。二女共一夫,嫡妻薛宝钗,滕妾林黛玉。所以,林黛玉跟贾宝玉其实以【金陵十二钗】排名来说,已经承认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至亲了超越了其同胞亲姐贾元春,异母亲妹贾探春。

薛宝钗的好是无法形容和理解的,她一直是通过燃烧自己,冰封自己,帮助贾宝玉和林黛玉,帮助这个家继续下去,王家被贾家割裂的整个过程薛家几乎都是在贾家存在的,她是看得真真切切的,感受的是无比真实的,薛姨妈最终将薛宝钗跟贾宝玉完婚,是既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女儿,又可以保护自己姐姐的命根子,代表王家跟贾家支柱的贾宝玉。可惜,自己的儿子薛蟠太不争气,也太过于骄奢淫逸,娶妻夏金桂成为败家之最大原因,八十回中我们可以几乎清晰的看出香菱命不久矣,在贾家打击和抛弃王家等四大家族体系的时候,利用夏金桂和薛蟠的所作所为,成为勾勒罪名的最大软肋,在没有王家支撑下的薛家,以薛蟠夏金桂这对夫妻的败家程度,很快薛姨妈也就到了生命的尽头,唯有薛宝钗无法安置,让贾宝玉和宝钗完婚才是最为放心和稳妥的了,此时,我们看到的不是【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之争,此时是在危难之中,惨死的惨死,如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等等,这个时候贾家已经成为贾雨村,贾赦,贾环这些人站到前台,贾琏必须听从贾赦的,贾政成为喝洗脚水的角色,听从赵姨娘的颐指气使,贾探春被迫远嫁更是杳无音信,借此赵姨娘成为嫡妻正室,贾环成为嫡子袭爵,所谓的兰桂齐芳就是贾环和贾兰等人借贾雨村之力,使贾家似乎看到了中兴的表象,李纨对于贾宝玉已经王家等人都没有太多施以援手帮助,一方面过于小气吝啬,另一方面也迫于形势,不能出头。

后半部红楼梦的故事,跟很多人的理解和看法都是有不同,但是这些都是通过阅读【脂砚斋】批语和各种谶语以及前半部的内容领悟到的,很多人不认同也没有关系,只是我们不要那么肤浅的认为,红楼梦就是单纯的讲了几个爱情故事,贾家之败就是单纯的被抄家,林黛玉就是活够了焚稿断诗魂,这背后的故事可是有内容丰富的剧情描写的,要不然泪从何来?林黛玉的眼泪不值钱到这种程度吗?自然不是的,林黛玉也不是我们被某些影视剧描写的那种态度,这是一个不同年龄有不同成熟度和作风能力的林黛玉,是让贾宝玉【意难平】一生不忘的林黛玉。

贾宝玉跟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完全可以用天造地设来形容,也就是说,他们两个人其实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恋人们的爱情关系,已经上升成为相互依附于对方的精神世界,彼此无法割舍和无法分离的向往,建立在友情,亲情,恩情等一切感情基础之上,是前世今生泽惠,是一世眼泪的期许。

作为神瑛侍者绛洞花王的贾宝玉,来到人世之间,为的是完成体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感受浮华盛世和过眼云烟,上天早已安排下一众人等跟随造历,当然也就包括其嫡妻首选牡丹花魁薛宝钗,对于妻子的选择来说,薛宝钗几乎无以复加的优秀,是世所难寻首选,这是所谓〖金玉良缘〗的赞许,不要轻易的否定金玉良缘,这是难能可贵的婚姻。

林黛玉来到人世间,跟随造历,其实是有其一定的偶然性,也就是说,降珠仙草本身在仙界花神中是极其弱小和卑微的存在,是神瑛侍者绛洞花王的偶遇,发现了即将枯萎凋谢消亡的降珠仙草在西天灵河之畔,此时的神瑛侍者为了解救她,是拿到了〖甘露〗这一款解救草木之体的最高档的仙品,可谓是几乎倾其所能,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解救起死复活仙树人参果树,跑到观音菩萨处索来净瓶中的〖甘露〗,对于仙界草木的解救是起死回生的,所以降珠仙草不仅感念神瑛侍者的这种倾其所能的解救恩德,并且,其复生后在仙界已经加入警幻仙境的花神团队,在神瑛侍者造历人间之时,主动报名加入跟随,然而其未能竞争过花魁牡丹的位置,所以她在仙界亦是动了真情,要利用此次造历人间之时,还清〖甘露〗之情,书中写到此处,也不忘加上内含缠绵之意的笔墨,可知这段感情是前世已久,所以,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个人在初次相见之时,都是有一种旧识之感,这个妹妹我见过,这是刻骨铭心的前世之情。

到了人世间,贾宝玉对于众多姐妹都是有感情的,对于每一个女性,他也都用他的那颗被仙界洗涤过的心灵与其倾注情感,这种情感是神瑛侍者绛洞花王这个职位仙者特有的,因为这些青年女子,几乎各个都是陪同他一起造历人间的草木花神,也许她们有一些人是微小到前半部书中没有写出〖金陵十二钗〗的册位,正册已写,副册又副册加在一起是三十六仙位,而有没有七十二册位未为可知,脂批其实可以找到相关探轶,金陵十二钗如图水浒一百零八将天罡地煞星相仿,正册副册又副册可以找到三十六花神排位。诸多花神中,为什么贾宝玉最终倾注一世的感情,无法割舍跟林黛玉的那种宿命之情,这是人世间对爱情最为美好的一种诠释,人世间的真情,有且只有一个,是你前世五百年后世也会是五百年都无法割舍的,这种刻骨铭心的感情,倾注的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全部,上升到此,那这种爱情就已经达到可遇而不可求的地步,三观的契合是最根本的原因,这种感情是建立在非物质之上的,几乎脱离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所以很多读者在阅读后产生一种错觉,要不然就会说,此书误人子弟,人世间哪有这种爱情存在?其实《红楼梦》给我们写的这么绝美和可遇不可求的爱情,就是要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人类永远要怀有一颗期许之心,感念上天前世今生的恩惠,感恩大地雨露甘霖的滋养,我们普通人其实都是如同书中兴儿,茗烟,小沙弥,王狗儿,坠儿,四儿,五儿,小婵儿一样的小人物,可有可无,人生也许也是浑浑噩噩不知所为,而能够成为正邪两赋之中的人物,都是能够改变世界走向的,无论你是不是其中之一,都要尽量心存善念,敬畏神灵,体恤冷暖,爱慕本真,这是作者写作的最根本的初衷,就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我们能够解读出什么,那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贾宝玉。


红楼梦双花魁,【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