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照顾好自己,是很重要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2023-09-19 21:04 作者:qdlf888  | 我要投稿

毫不意外,今天热搜上多了一些关于抑郁症的关键词。王自健的抑郁症又一次被提起,在我敲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微博上还有一个热搜:

被抑郁症困扰过的李雪琴,在早期的访谈中提到了走出抑郁症的方法,是要依靠周围的人,找那个你愿意相信的人帮你一把。她还说,要相信自己身边一定有愿意帮助你的人。同样不意外的是,评论区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说:不,就是有人身边没有这样的人。
我无意对这样的评论施加任何感情色彩,毕竟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认知也不同。鲁迅先生都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但是,这样绝对化的观念,消极的态度,本身就很危险。任何事,一旦走向一元化,走向极端,就很可能是灾难的开始。这不是我说的,某种程度上算是马克思说的。
来点所谓的鸡汤
人们总说要相信相信的力量,不可否认它的确有些鸡汤,但是这总比“我永远达不到”要好吧。我想起了早些年,我工作时候的经历。第一件事是在管理课上,老师提到做一家企业,实的重要,虚的也同样重要,并且在一开始,是虚的指引实的。所谓虚的,是一个目标,它看上去可能无法落地甚至难以实现,但是要有。比如“成为XXX最具实力的公司”,这是一个空的、不具体的目标,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所谓虚的目标,你所做的实事儿就无法体系化、没有方向。再有一点,做一家企业,不能上来就定个目标是“活过今年”吧?即便真的把这个当成了目标,那它也是虚的。第二件事,是一位离职的同事,在江湖再见之前和我短暂地聊了一会儿。他说,自己知道公司的产品有很多不足,但是从未说过公司的不好,因为自己身在公司,就只能相信公司是好的,产品也是好的,这样才能让自己有动力去做业绩。换个角度来看,有哪家公司能做出一个“完美”的产品呢?如果不是这些所谓的“鸡汤”,也许早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若是把人生历程看作一家企业的话,那么我们首先就要相信,它可以走得长远,你才会有动力去发现和整合资源,才会越来越好。
有点扯远了,之所以会想到这些,是因为我见过了太多固执的、极端的,但是又带着非常强烈自豪感的绝对化观点。为什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有用,原因大概就在此吧,观念变了,行动才有可能变,才有机会走出来。

一点点感悟和无力
我写过一些关于抑郁症的文章,当我提到可以辩证地看待抑郁症,读懂它好的一面时,会有人跳出来说,你读一个试试;当我写道要按时按疗程吃药时,会有人说,吃药会变傻;当我说“抑郁症很可怕,但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时,马上就有人不乐意了:“放屁”。那,怎么办呢?
晒太阳,有人紫外线过敏,还可能得皮肤癌;
跑步,伤膝盖,还要出门;
聊天,气虚,还废嗓子;
要不,躺着吧?
不行,万一得褥疮呢。
不过,如果少晒一会儿呢?不想出门的话,在窗户旁边面对着太阳的方向,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阳光呢?
不想跑步,快走一会儿呢?
不想聊天,静静地坐着呢?
怕得褥疮,半小时翻个身呢?
没人倾诉,可不可以写写字呢?就像我一样,像发神经一样?

理性和感性就好像一对冤家,当一方开始强烈运作的时候,另一方就会被抑制,这就是为毛不要在情绪爆发的时候做决定的原因,也是当你试图自我分析情绪的时候,就开始逐渐变好的原因。
只是,大多数人并不觉得情绪有什么可以解读和分析的,不过就是贱人的矫情罢了。
心理学有时候,就是个屁,还是无声无味那种。

内与外对付抑郁症,内和外都很重要。
向外,是寻求支持。人有时候就是需要帮助的,就是要借助外力的。这语气似乎和前文很像,看来有时候固执一点也没啥坏处,我们就是要相信,人可以借助外力。人类得以成为高等个体,推进文明的发展,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善于利用外力,我们会用工具。向内,是寻求成长。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你一定坚信,你就是找不到可以帮助你的人,那就自己帮自己吧,还不用欠人情。
最后,注意防晒最近真的太热了,出门记得做好防晒,想要晒太阳也别在正午时分跑出去,你又不是华妃。如果是那种暴晒,躲着点太阳倒还好;可如果是闷热就会让人无处遁形,还容易中暑。
实在不行,就在家吹空调吧。照顾好自己,是很重要的。


照顾好自己,是很重要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