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位天文学家的围棋人生——《天地明察》

2022-08-17 21:45 作者:弈客王振飞  | 我要投稿


《天地明察》电影海报


电影的主人公涉川春海是安井家的围棋小神童,是安井算哲(一世)50多岁才得来的宝贝儿子,他老爹疯癫到给他起名也叫安井算哲,可见对其期望有多高。(亚洲人极少出现父子同名同姓的情况,只有欧美人才常有老布什小布什这种情况,这是family name),后更名为涉川春海。

涉川春海32岁时第一次和后来成为日本一代棋圣的道策下御城棋。此局为1670年的御城棋,涉川春海持黑,道策持白。春海执黑第一手就下在天元,是石破天惊火星的一手,也是对传统布局的蔑视。当时春海狂妄地说:“如果自己第一手下天元输了的话,此生都不再下天元。”

御城棋虽然在后期流于形式,但那也是道策的徒孙辈的事了。当时的高段棋手轻易是不出战的,而御城棋是四大家仅有的正式交手机会。当时道悦和安井算知为了争夺名人棋所,正拼了老命下60番的争棋(实际上最后只下了20盘)。本因坊和安井一门之争真可谓是势同水火,在这个背景下,道策和涉川春海下这盘棋时的气氛确实是剑拔弩张。道策面对对手的奇招,处理得很冷静,白子第一手下目外,涉川春海接着目外,道策又目外,奇局。终盘,春海输了9目,因为当时先手是不贴目的,按照今天黑先贴目的围棋规则,春海实际上输了14-15目,真算得上是惨败。

春海输了这局之后,一生遵守诺言,不再下天元。虽然起手不再下天元了,但他还是不服气,在御城棋中向本因坊道策先后挑战了十一次。结果却惨遭11连败。44岁的涉川春海心灰意懒,宣布从棋界隐退,研究天文学去了,却意外地成为了日本天文学研究的大家。

电影剧照


附注1:关于名人棋所

围棋名人,也称名人棋所。这个称号始于日本战国时代。日语中的名人,一般泛指各行各业中能力崇高而备受敬仰的人物。

日本江户时代,围棋名人棋所之决定是极严格的。其产生有下列三途:一是官方的任命,二是大家集体推荐某位棋手,三是争棋获胜。事实上日本历史上的围棋名人,大都是凭本领挣来的。因为名人可以名正言顺地独揽围棋界大权,故而名人棋所自然成为棋士争夺的目标,围绕着名人棋所的宝座,后来的日本围棋四大家你死我活的斗争愈演愈烈,生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

附注2:关于日本历法

从日本遣唐使起,从公元六世纪带回的历法,从日本平安时代初期使用,一直被沿用823年之久的是唐朝宣明历(之前似乎还有元嘉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家何承天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制定,一般认为元嘉历是554年通过百济传到日本大和政权的、麟德历-在日本叫作仪凤历、大衍历、五纪历)。

但它是当年以长安为原点的基础上测算,日本完全沿袭,就存在经度差别,从而在天象(日食、月食)及节气计算上,演变为错误。长年累月,误差日深,影响农事不算,还影响观赏日月食和各种天文奇观。而之后传入的元朝授时历,明朝大统历,使用统一的中历历法,曾经是东亚汉文化圈的传统标志之一。1684年,日本停用宣明历,1684年3月3日,采用大明历,可惜这个依然存在误差,因为中国是以北京为测算原点。再经过大统历的短暂过渡,同年末颁行涉川春海所造的贞亨历,从而基本修正了较大的误差。当然,历法改革并没有停止,由涉川春海勘误后的新历法,也只是代表当时的先进水准,随着人类认知进步与扩大化,也是会逐渐落后的。

1754年再仿西法造宝历历(之后还有寛政历、天保历),1873年以后,日本采用公元纪年。从此以后日本人就再也不过春节了。 这点我要给个差评!

电影剧照


这是几年前,我在弈客工作时,在弈客上发过的文章。现在回看当时写的文章,有不少文法修辞以及文章结构的问题,所以做了诸多修改后,重新发表。

本文作者:王振飞



一位天文学家的围棋人生——《天地明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