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为“行外人”,你可以了解的GPT和Prompt知识有哪些?

2023-06-16 17:30 作者:面对公卫心情很复杂  | 我要投稿

【最前】同为行外人自学整理,专业大佬们轻喷,大家积极交流~

关于GPT你需要了解啥?

引言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大语言模型GPT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由OpenAI提出的一种基于Transformer网络结构的预训练语言模型。GPT模型的出现,使得自然语言处理的许多任务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文本生成、机器翻译、问答系统等。本文将结合多篇文章,对GPT模型的背景知识和设计技巧进行详细的介绍。

GPT模型的背景知识

Transformer网络结构

Transformer是一种完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结构,由Google在2017年提出,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Transformer可以并行计算,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可扩展性,可以处理任意长度的输入序列,因此成为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重要模型。

Transformer网络结构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编码器和解码器。编码器将输入序列中的每一个单词向量化,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对输入序列进行编码;解码器则将编码器生成的输出作为输入,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和编码器-解码器注意力机制,生成目标语言的输出序列。

GPT的预训练方式

GPT是一种基于Transformer网络结构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其预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种:无监督预训练和有监督微调。

无监督预训练即通过大规模的无标注语料库来训练模型,让模型学习语言的普遍规律。具体而言,GPT采用了语言模型的训练方式,即在一段文本中预测下一个单词的概率。训练过程中,GPT采用了自回归模型,即每次只预测一个单词,前面已经预测过的单词作为上下文信息传递给下一个单词的预测。这种训练方式可以使模型学习到语言的上下文信息和语法规则。

有监督微调即在无监督预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有标注的数据集进行微调。在微调过程中,GPT模型将预训练阶段学习到的语言规律和语义信息应用到具体的任务中,提高模型的性能。

GPT的模型结构

GPT模型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输入嵌入层、多层Transformer编码器和输出层。其中,输入嵌入层将输入的文本序列转换为词向量表示,多层Transformer编码器对输入的文本序列进行编码,输出层则将编码器的输出转换为对应的单词概率分布。

1. 输入嵌入层:GPT模型采用了基于WordPiece的分词方式,将输入的文本序列分割成一个个单词,并将每个单词转换成一个固定长度的向量表示。具体而言,GPT模型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嵌入方式,即位置编码和语义编码相加的方式,将输入序列中每个单词的位置信息和语义信息融合在一起,生成词向量表示。

2. 多层Transformer编码器:GPT模型采用了12层Transformer编码器,每一层包括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前馈神经网络。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可以使模型关注输入序列中不同位置的信息,前馈神经网络可以对注意力机制生成的向量进行非线性变换,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在每一层中,输入序列会经过一系列的变换,得到一个新的向量表示,这个向量表示包含了输入序列中每个单词的上下文信息和语义信息。

3. 输出层:GPT模型的输出层为一个全连接层,将编码器的输出转换为对应的单词概率分布。具体而言,输出层首先将编码器的输出映射到一个固定的词向量空间,然后再通过Softmax函数将其转换为对应的单词概率分布。在预测下一个单词时,模型会输出概率最大的单词作为预测结果。

GPT模型的设计技巧

1. 多头注意力机制

多头注意力机制是Transformer网络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GPT模型中最重要的设计技巧之一。多头注意力机制可以将输入序列中不同位置的信息进行关联,捕捉输入序列的上下文信息和语义信息,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

具体而言,多头注意力机制将输入序列分为多个头,每个头都可以学习到输入序列中不同位置的信息。在每个头中,输入序列通过一个查询、一个键和一个值进行变换,然后通过一个Softmax函数计算注意力权重并进行加权求和。多头注意力机制可以学习到输入序列中不同位置的信息,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

2. Layer Normalization

Layer Normalization是一种归一化技术,可以在每一层的输出上进行标准化操作,使得模型更加稳定和可靠。在GPT模型中,Layer Normalization被应用在每一层的输出上,对每个维度进行标准化操作,使得每个维度的均值为0,方差为1。

3. 动态掩码

动态掩码是一种在Transformer网络结构中应用的技巧,可以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动态地掩盖一部分输入信息,使得模型在预测下一个单词时只能利用前面已经生成的单词作为上下文信息,而不能利用后面的单词。

具体而言,动态掩码的实现方式为在每个时间步骤中,将当前时间步骤之后的单词对应的位置上的注意力权重设置为负无穷。这样,在模型生成下一个单词时,就只能利用前面已经生成的单词作为上下文信息,而不能利用后面的单词。动态掩码可以使得模型更加准确地预测下一个单词,提高模型的性能。

4. 位置编码

位置编码是一种在Transformer网络结构中应用的技巧,可以将输入序列中的位置信息和语义信息融合在一起,生成词向量表示。在GPT模型中,位置编码被应用在输入嵌入层中,对输入序列中每个单词的位置信息和语义信息进行融合。

5. 长文本处理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长文本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在GPT模型中,为了解决长文本处理问题,采用了以下两种技巧:

(1) 滑动窗口:GPT模型通过滑动窗口的方式对长文本进行分段处理。具体而言,将长文本分为若干个固定长度的子文本,然后对每个子文本进行预测。在预测下一个单词时,将前面已经预测过的单词作为上下文信息传递给下一个子文本的预测。

(2) 组合预测:GPT模型在预测下一个单词时,不仅利用了当前子文本的上下文信息,还利用了前面子文本的上下文信息。具体而言,将前面子文本的输出向量和当前子文本的输出向量进行组合,生成一个新的向量作为当前子文本的上下文信息,然后再预测下一个单词。

综上所述,GPT模型通过采用多头注意力机制、Layer Normalization、动态掩码、位置编码等技巧,以及滑动窗口和组合预测等方法,解决了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许多难点问题,提高了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写在GPT的最后

本文综合了多篇文章,对GPT模型的背景知识和设计技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GPT模型作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网络结构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PT模型的设计技巧包括多头注意力机制、Layer Normalization、动态掩码、位置编码等,以及滑动窗口和组合预测等方法,这些技巧使得模型更加稳定和可靠,提高了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由大语言模型带火的prompt,你需要了解啥?

Prompt设计:背景介绍

Prompt,也称为指令或提示语,是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常用的术语。它指的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的一段文本,用来激活代码模型对用户问题进行回答或执行某些任务。Prompt的作用是把用户的问题或需求转换为模型可以运行的指令。在深度学习领域中,基础模型是通过大量训练数据和神经网络算法来提高精确度的。而Prompt的作用是在这些模型中加入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使得模型的执行结果更加准确。

Prompt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简单的问答系统到更复杂的机器翻译和文本生成,甚至包括在法律、金融和医疗领域中的应用。Prompt的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将问题转换为指令,而且要考虑到上下文、语法和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

Prompt设计:应用场景

问答系统

在问答系统中,Prompt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问题并给出答案。Prompt通常包括问题的描述,问题的分类和一些相关信息,比如“请问你想查询哪个城市的天气信息?”这个Prompt可以用来查询某个城市天气的状况。在问答系统中,Prompt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输入问题的多样性,包括语义相似的问题和不同的用户表达方式等等,从而确保机器可以准确地理解用户的意图,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文本生成

在文本生成中,Prompt的作用是激活模型,生成新的文本数据,例如文章、电子邮件、评论或故事情节等。Prompt中通常包括一个主题、一个期望的风格和语气和其他一些限制条件,这些条件确保生成的文本内容符合预期。在这个场景中,Prompt设计需要考虑到上下文和文本结构,使生成的文本内容更加准确、生动和有意义。

机器翻译

在机器翻译场景中,Prompt用来激活模型,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Prompt通常包括一些语言特定的信息,比如语言风格、语法和上下文,从而确保翻译的精度和准确性。在机器翻译中,Prompt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及语法和语言结构的变化。

智能客服

在智能客服场景中,Prompt用来接收用户的问题和需求,并给出有价值的回答和建议。Prompt通常包括一些关键的提示信息,比如问题的分类、关键字和上下文信息,从而确保机器可以理解用户的问题和情境。在这个场景中,Prompt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语言的表达和用户的情感,使得机器可以给出符合用户期望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Prompt设计: 设计原则与技巧

尽可能详细地描述问题

Prompt尽可能详细地描述问题,可以使得机器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意图,从而更准确地回答用户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描述问题,Prompt可以包括问题的上下文、关键词和问题的分类等信息。此外,Prompt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用户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比如,如果用户想查询某城市的天气信息,一个详细的Prompt可能会包括:该城市的名称、查询的时间段、温度、天气状况等内容。这些详细的信息将使系统更好地理解问题,有助于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使用自然语言

使用自然语言编写Prompt可以更好地模拟真实的人机交互,使得用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使用自然语言编写Prompt时,需要注意语法和语言风格。在编写Prompt时,需要考虑到用户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使得机器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比如,一个销售机器人需要为用户查找特定产品的信息,一个使用自然语言的Prompt可以是:“请问您需要查询哪种产品信息?”,而不是一些机器化的语句,比如“请输入产品编号”。

根据场景定制Prompt

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Prompt,因为不同的场景涉及到不同的问题类型、语言风格、语法等。因此,Prompt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定制,以确保机器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问题。

比如,在一个机器翻译场景中,Prompt需要包含目标语言和源语言的相关信息,并考虑到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语言结构的变化。在智能客服场景中,Prompt需要考虑到用户情感和表达方式,以确保机器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答案和建议。

提供适当的上下文信息

上下文信息是Prompt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可以让机器更好地理解问题和上下文。在设计Prompt时,需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上下文信息。例如,如果用户问“明天会下雨吗?”一个完整的Prompt可能是:“我需要知道您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以便回答您的问题。”

考虑一下GPT体验

Prompt设计应该考虑到GPT“体验”,以便更方便地使用机器人系统,从而提高模型满意度和使用率。设计有趣、交互性强、易于理解的Prompt可以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和使用体验。

例如,一个问答机器人的Prompt可以是:“我是你的私人知识库,请问你有什么问题?”这种温馨的语言可以增加用户的情感参与,使用户更愿意使用这个机器人。

Prompt设计: 实践经验

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使用多个Prompt

有些问题可能比较复杂,不能仅通过一个Prompt来解答。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多个Prompt可以让机器更好地理解问题所涉及的消费者需求,并给出准确的答案。例如,机器翻译可能需要多个Prompt解答,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使用预处理技术提高Prompt的质量

预处理技术可以使得输入的Prompt更加清晰、易理解和准确。例如,使用词性标注、语言转换、清洗等技术可以排除错误的输入信息,使得输入的Prompt更加准确和具体。

持续优化Prompt

Prompt设计并非一次性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Prompt的质量会不断得到改进和优化。通过不断收集用户反馈,可以优化Prompt的设计,提高回答的准确性和机器的响应速度。

利用历史数据和反馈循环对Prompt做出更好的调整和更新

根据历史数据和反馈循环可以对Prompt进行调整和更新,以便更好地满足需求。利用历史数据可以优化Prompt的设计,在语言方面更加准确地理解用户的问题,同时通过用户的反馈循环来改进Prompt的质量,以逐步优化其回答准确度。

语言风格要考虑到地域文化

Prompt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以确保它们与用户所处的语言环境相匹配。对于国际性的机器人,需要深入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细节,以确保Prompt的速度和准确性。

写在prompt的最后

Prompt的设计是使机器智能更真实地模拟人类交互的关键,提高了机器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立Prompt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并考虑到诸如语法、语言风格和上下文等基本因素。在实践中,持续提高Prompt的质量可以带来更准确的执行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大力发展Prompt技术的同时,我们需要更积极地去解决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负面问题,比如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担忧和恐慌。


作为“行外人”,你可以了解的GPT和Prompt知识有哪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