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

2023-06-30 14:40 作者:大健康v  | 我要投稿

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临床上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常见的表现为构音障碍,书写障碍,步态异常,眼球震颤及眼球运动障碍,吞咽困难震颤等等。

共济失调的典型症状

1、言语障碍:由于发音器官唇、舌、喉等发音肌共济失调,使说话缓慢,含糊不清,声音呈断续、顿挫或爆发式,表现吟诗样或暴发性语言。

2、姿势和步态改变:蚓部病变引起躯干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行走时两脚远离分开,摇晃不定,严重者甚至难以坐稳,上蚓部受损向前倾倒,下蚓部受损向后倾倒,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小脑半球病变行走时向患侧偏斜或倾倒。

3、肌张力减低:共济失调可见钟摆样腱反射,见于急性小脑病变。患者前臂抵抗阻力收缩时,如突然撤去外力不能立即停止收缩,可能打击自己的胸前(回弹现象)。

4、随意运动协调障碍:小脑半球损害导致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表现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上肢较重,动作愈接近目标时震颤愈明显。眼球向病灶侧注视可见粗大的眼震。上肢和手共济失调最重,不能完成协调精细动作,表现协同不能,快复及轮替运动异常。字迹愈写愈大(大写症)。

5、眼运动障碍:眼球运动肌共济失调出现粗大的共济失调性眼震,尤其与前庭联系受累时出现双眼来回摆动,偶可见下跳性眼震、反弹性眼震等。

6、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和饮水反呛是由于脑干神经核团损害引起,多见于ADCAI型、FRDA、AT等IAs。随病情进展,共济失调临床表现明显而多见。

7、痉挛状态:共济失调主要是由于锥体束受损产生的表现,躯干及肢体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亢进、膝踝阵挛、巴彬斯基征阳性等。行走或站立明显痉挛性步态,伴姿势性震颤或意向性震颤。

构成发音器官肌肉的共济失调,以说话时发音生硬、声调高低不一、音节含糊不清、音节停顿不当或停顿延长,呈吟诗状或断续性言语。由于每个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因而需要的治疗方法也是有所区别

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