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不希望队友选百里,也不希望对面选
1月6日,王者荣耀更新了S26赛季,进行了许多方面的重大调整和改动,更新下载多达约2G。这些改动,有些旨在降低入门难度,有些旨在优化操作体验,有些旨在丰富对局选择,需要玩家重新熟悉。无论是什么改动,王者荣耀是一款商业软件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它的社交属性,比它作为竞技游戏的属性都要更突出、更成熟一些, 最终都指向扩展用户群体、拓展消费潜能。

随着新英雄暃的上线,王者荣耀现有英雄数量增加至108位。其中,具备坦克定位的25位,战士25位,刺客23位,法师33位,射手14位,辅助16位(有些英雄同时具备多个定位属性)。从王者营地1月8日的榜单来看,所有段位热度最高的前5名有4位辅助(瑶、东皇太一、蔡文姬、盾山),在ban率榜中,这4位又依然进入了前5,甚至在ban率前10中,辅助也牢牢占据8席。

英雄的机制是英雄的生命。当英雄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只能在英雄机制上考虑更多、设置更繁。2018年9月上线的盾山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因为其彼时克制大多数英雄的机制,人称“小黑屋买房”,虽然胜率已经掉车尾,仍然常居ban位,难以放出。发展到后面,机制超越版本,就只能针对性出克制英雄,金蝉的出现即是一个例子。到了这个阶段,英雄就只能越出越离奇,陷入机制的比拼。
机制代表着强度,规定着英雄的上下限。胜率格外居高不下,就只能反复挨刀,削弱伤害数值、删减技能效果。虽然“没有垃圾的英雄,只有不会的玩家”是真理,一些看似简单的英雄,也可能很多场才能掌握微操细节真正玩得明白,但弱势英雄在多数时候面临的输出环境确实很不理想,找机会的难度就更大,容错率就会更低。比如,百里守约热度第5、ban率第4、登场率第24,胜率却垫底倒数第4,是“一人选九人慌”的典型代表,为什么你不希望他出现在自己队伍?因为怕队友沉迷狙枪,团战不给力,越看他打不中人越生气。为什么你不希望他出现在对面?因为怕对面狙枪够准,中了两枪直呼离谱、大喊恶心,团战由于没状态少人输掉对局。也就是,百里是队友,你记住的是他狙不中的情况;百里在对面,你记住的是他狙中的情况,从而选择性忽视了其他情况,影响了竞技心态和状态。

钟馗也是一个例子。钟馗位居T1,ban率全英雄第8,这个辅助却容错率相当低,前期因为预判准产生的优势,可能后期空一个勾,团战就葬送了。在快节奏版本,尤其是现在的S26,输掉一波中期团,兵线理想时完全可以从一塔拆到水晶爆炸,这也是机制造成的结果。
瑶瑶公主登场率、ban率都居前5,这也是很多人不希望队友选出来的英雄,在巅峰1350分以上的对局瑶在辅助中胜率排倒数第二,仅高于明世隐。为何呢?这也是受瑶机制的影响,瑶相当于把一个己方英雄变成英雄plus,这个英雄plus同时需要弥补两人在对局中的作用。时下弱化爆发、强化肉装,突出上手便捷程度、降低高难操作收益的版本,控制高于坦度高于输出(大多数英雄,即使定位成辅助之类,也依然整体是输出溢出的),受限于elo机制,如果不是实力超越对局,团队竞技马上就会吊打个人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