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夫妇“喧宾夺主”透露出英美两国各自小心思
大象新闻记者综合英国《卫报》和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当地时间9月19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国葬仪式在英国伦敦举行,包括英国王室成员、政府官员和多国政要在内约2000人出席了该仪式。
这本是英国皇室展示自身的舞台,但毫无疑问,美国总统拜登及夫人却成为了该仪式上最“醒目”的人。
迟到坐后排

本来按照英国政府的安排,拜登和其他各国政要都要一起乘大巴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但出于安全角度考虑,最后还是允许美国总统乘坐特制的重型装甲豪华轿车“野兽”单独前往。
但也许正是这个决定导致了拜登的迟到,社交媒体上的图片显示,拜登的车队被堵在伦敦街头,行驶缓慢。

最后,拜登夫妇终于在上午10点左右抵达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而按照此前白金汉宫公布的时间表,受邀贵宾应该在上午9点35分到9点55分之间就座完毕。
在尴尬地等待了一会之后,拜登夫妇被引导坐在南侧的第14排座位上,坐在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的身后,捷克共和国总理彼得·菲亚拉的前面。这一位置和美国的地位多少有些不太相称。

据英国的《每日邮报》报道,在伊丽莎白女王的葬礼上,座次是按照和英国王室的亲疏远近来定的。换句话说,皇室成员和来自英联邦国家的领导人要排在前面。所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坐在第七排,而日本天皇和皇后坐在第六排,再往前是欧洲各国皇室成员和约旦国王。

跟其他许多国家领导人不同,在葬礼仪式和之前的招待活动中,拜登不论是对伊丽莎白女王,还是新国王查尔斯三世,都没有向对方鞠躬。
实际上,拜登之前也从未遵守这项礼节。据拜登之前在演讲和自传中所说,他的母亲是一位爱尔兰天主教徒,非常讨厌英国人。所以特意叮嘱他不要向英女王低头。
之前英国皇室也解释过,在拜访女王时,特别对于外国人来说,鞠躬或屈膝并不是强制性要求,只是一种传统的问候方式。
服饰惹争议
除了拜登本人,他的夫人吉尔·拜登在葬礼上的穿着也引发了关注。她并没有按照传统习俗戴黑色帽子,而是戴了一个黑色的蝴蝶结形发饰,这也引发了网友的争论。
坚持不鞠躬

在正式场合女士戴帽子是英国皇室乃至欧洲各国王室不成文的规定。从下面的直播截图中可以看出,在场的诸位女士大都佩戴了帽子或者头巾。

在社交媒体上多数网友认为美国第一夫人这一做法不甚得体,当然也有网友表达支持,认为没有明文规定说一定要戴帽子,女性有选择自己穿着的权力。

拜登夫妇的“喧宾夺主”也正可以反映出英美两国关系的某种尴尬。
按理说“死者为大”,到人家地头去拜祭理应入乡随俗。但历史上,美国曾是英国殖民地,后来反抗英国皇权才取得独立。拜登又标明自己是反英情绪最浓重的爱尔兰人后裔,自然不能给人留下“奴颜婢膝”的印象。而在两国关系上,英国明显要抱美国大腿,态度自然也硬不起来。
这才有了英国人这边呢,“虽然搞特殊让你坐小车,但是座位给你往后排”;美国人这边呢,“虽然我人去了,但是我就要晚点到,想穿什么穿什么”这么一段小心思弥漫的尴尬社交,被影像全程记录下来。
这老太太泉下有知,还不知道怎么想呢。
当然你要说更尴尬的,就是那个谁...安倍晋三了吧。一个礼拜之后,还会有多少外国政要再颠颠地跑个几千公里呢?英国女王这边不过才2000人,人东京武道馆可是准备请6400人呢,这场面,啊不,是席面,可太大了。
大象新闻记者 陈晓宇/编译
稿件来源:英国《卫报》,美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