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理人笔记:初识“绩效管理”

2021-10-29 07:28 作者:做架构师不做框架师  | 我要投稿

前言

作为管理者,我们发现有80%的管理工作都在目标设定、目标执行以及绩效评估上,那么作为管理者的一项必修课就是学习绩效管理了。

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源于西方国家文官(公务员)制度。最早的起源于英国的文官制度,文官晋升主要凭资历。结果呢?资历一样的不分优劣一起晋升加薪。造成冗员充斥,效率低下。十八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更注重表现,根据表现的优劣实现奖励与升降。结果呢?调动了文官的积极性,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的廉洁和效能。

在1887年,美国也正式建立考核制度,在文官的任用、加薪和晋级上,均以工作表现考核为依据,论功行赏。他们称其为功绩制。

在企业内部实行的绩效考核,试图通过员工的表现和结果进行评价,用员工的能力以及对工作适应度作为奖惩、培训、辞退、任用、晋升的依据。传统意义上的绩效考核具有他律性质,因此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被动性,也因此常常会导致员工的抵触情绪。

很多人都把绩效管理当作是一个简单的打分过程,认为这是HR给大家布置的任务,其实绩效管理不是单一的年初设定目标,年末打个分数了事。那么今天的绩效管理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管理是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由计划、执行、评估三个阶段组成的,是持续的、分阶段的管理活动。

管理的目的

管理的目的在于

  • 帮助管理者和员工提升工作绩效,完成工作目标

  • 公司通过绩效管理,区分员工层次,作为升职加薪或降薪淘汰的依据

  • 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所以绩效管理绝非行政和文书工作,也不是HR布置的任务,而是公司全员要参与的重要管理工作。

绩效管理过程

第一阶段,绩效计划

  • 目标的设定:目标包含两种类型的目标,业绩目标和行为目标

  • 目标共识:把目标传达给员工,并与员工共识执行的计划和所需的资源


第二阶段,绩效执行

  • 跟踪记录:包含业绩执行的结果,行为表现的事例

  • 反馈表现:包含赞扬型反馈、建设型反馈两种

  • 辅导工作:包含成功式辅导、改进式辅导和挽救式辅导


第三阶段,绩效评估

在这一阶段管理者需要整理员工的表现记录,给员工一年的表现逐一打分,安排员工做绩效面谈,就表现给予反馈,和员工打分来达成共识。

请注意

绩效管理中80%的陷阱源于绩效管理的上游,也就是计划阶段没有做到位导致的。

写在最后

好兄弟可以点赞并关注我的公众号“javaAnswer”,全部都是干货。


经理人笔记:初识“绩效管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