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轮组Ahead好不好?用了再说话——来自纽约大学的使用体验

前几天收到一个读者的消息说希望我能够谈谈前端轮组,我今天就写一篇文章谈谈我目前最最挺的轮组品牌——前端Ahead。
Disclaimer(划重点,怕被喷): 我是一个前端轮组的普通消费者,出生在浙江,工作在上海,现在人在纽约读书,跟遥远的前端轮组所在地没有任何关系,前端轮组也没有给我一分钱,唯一的联系可能就是我加了群,让群主给我编了两对前端轮。
这篇文章是来夸前端轮组的,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我会先说说这个轮组在我个人使用层面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各位是不能接受的,那么就不用继续往下阅读啦。
缺点一:重量。
这个轮组的重量着实不轻,我没有车店那种精准的称,我用的是体重秤,分两次测量,手拿轮子的重量减去自己的自重获得的数据50框高开口大概在1700g左右。感觉重量主要在框吧。不过重量这个问题具有两面性,在爬坡和加速层面,轻量化轮组的确有可能存在微弱的优势(这边的轻量化强调的是不失刚性的轻量化,比如博拉、lw轮组,而非某些过分追轻的国产轮组),但是重量的提升(尤其是经过合理安排的重量提升)对轮组性能的提升十分巨大。
缺点二:逼格
这个问题就十分有趣了,我个人曾经推荐过4个好朋友买前端轮组。其中3个都没鸟我,最后分别买了Enve(对不起,我万般劝阻他别买Enve,毕竟这轮组什么垃圾。)、DA C40和Bora WTO,另外一个就更搞笑了,买了前端轮组以后,去车店被技师嘲笑说这是厦门碳,然后自己贴了一个Enve的标。逼格这个没得洗,毕竟价格就摆在那,但是当一个人骑过十几对轮组之后,大概就会返璞归真吧。
讨论完缺点,我要开始吹了。
优点一:性能上没有明显的劣势
这句话是群主自己说的,具体怎么说的我忘记了,大致意思就是不求有特别强大的突破,但求不犯错。没错,这就是个不犯错的轮组。5000元级别,我不认为有任何轮组在任何层面(除重量外)能够宣称超越前端轮组,当然这是个人使用观点啦。
优点二:刚性突出
这句话是我必须要强调的,真**硬啊,作为一个最大20s功率只要800瓦的菜鸡,我竟然能够让前端轮组坐踩出60km/h的速度。此处带图:

见上图,800米,百分之0.2的缓上坡,最大速度61.4km/h。而且在使用前端轮组前,我团练一般使用某国产品牌超轻碳纤维辐条轮组,前端轮组给我带来的提升让队友以为我自己在默默黑练。
优点三:便宜
这个是最大的优点,次顶级3000块,顶级5-6000块的售价,请问哪个同级别轮组有这个体验?为什么要花两万块钱去买个enve,自己贴个标不好吗(手动滑稽)?
题外话
什么内偏心啊,拉力啊,辐条角度啊,我都不懂。。我就当他们都是玄学了。反正好用就行了。
最后强调一遍,我真不是托,我如果是托死全家,谁骂我是托手动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