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文化》第七集 活着先过金钱关—做家事是一种责任感的培养是金钱没有办法衡量的
现代社会物质丰富,有些家长忽视了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导致孩子一味索取;还有些家长向孩子传递了错误的金钱观,导致孩子唯利是图。那么,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又该如何从小培养呢?
作为妈妈,从小就要告诉孩子,你看爸爸为什么常常不在家,因为钱是不容易赚的,我们不能随便花,而且用钱要做计划,要先想一想,否则你要用的时候,没有钱是很痛苦的。你为什么不教他这些?现在都是这样,他会说因为爸妈不买给我,他们不喜欢我。你说你爸妈不是不喜欢你,而是没钱。孩子说怎么没钱,他们把那小卡片一插进去,钱就出来了。可见,孩子整个金钱价值观都是混乱的。所以妈妈一定要跟孩子说,这个卡是没有钱的,是我们把辛苦赚的钱存在银行里,银行替我们保管,这样卡插进去才能领一些钱,而且领多了银行是不给的。妈妈这样做,孩子从小就知道用钱是要有额度的,是要做计划的。从小培养孩子对金钱有一个初步的价值观,然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再阶段性地去培养他正确的金钱观念,这在家庭中完全可以做到。
现在还有很多父母自认为很开明,很现代化,用金钱来衡量家事。告诉孩子,洗碗一次给五块,拖地板一次给六块,帮什么忙给多少钱。这实在非常糟糕。有一个妈妈病得很重,躺在床上跟她女儿讲:“女儿,妈妈病得不能动了,今天洗衣服洗碗拖地,通通你包了,特别给你五十块。”女儿怎么回答?她说:“妈妈,我今天不想赚这个钱。”妈妈听后,心绞痛得不得了。她可以不想赚这个钱,你能有什么办法?这就是现代化的结果,现代化是很肤浅的东西。这又算什么教育呢?父母自己都不具备正确的金钱价值观,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做家事是一种责任感的培养,那是金钱没有办法衡量的。既然是一种责任,怎么能是赚钱的机会呢?如果孩子说,妈妈,太好了,五十块钱给我,我来做。然后就开始祈祷,最好妈妈天天都生病,我一个月就可以赚一千五百块,发财了。那人性不是更可怕吗?这样大家才知道,教育的功能、教育的效果,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由此可见,妈妈在家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是阿姨代替不了的。阿姨会告诉孩子,不错,机会来了,分十块给我,我帮你做。如果孩子从小就会这一套,那将来一定是奸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