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科图新公司助力工程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通工程图纸和三维实景鸿沟

2021-05-11 10:58 作者:图新地球  | 我要投稿


苏报讯(施为)打破施工设计图和实际工程之间的视觉“壁垒”,为传统工程建设走上数字化道路提供通路。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传来好消息,基地旗下孵化企业中科图新(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图新”)推出了面向基建工程用户的专业软件“图新地球”,这是一种能将无人机现场航拍的实景三维地图、设计图、总平图、BIM模型等相融合应用的新技术成果,将极大地方便设计和施工单位的工程建设工作。


  当下,基建工程建设,特别是线性工程(公路、铁路、油气管线、输电线路等)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非常迫切,这类工程一般具有距离跨度长、造价高、地形复杂、施工难度高、参建单位多、协调难度大等特点。因而也给勘测、设计、施工等环节带来了很大压力。

  图新公司推出的图新地球软件能够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些痛点。“以勘测阶段为例,过去要获取工程周边地形图,需要人工背着仪器上山进行勘察测量,回到内业再花大量时间绘制成二维地图,这样的二维地图信息量少且工期长。”中科图新总经理贾庆雷介绍:“近几年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为我们获取工程现场真实地形地貌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手段。我们通过无人机航拍照片,运用计算机视觉算法生成高精度三维地图,再从几百G的三维地图上运用图形学算法自动化提取断面线、地形坡度等关键的工程信息,将以前需要两三个月的工作量缩减在两三周内就能完成,极大地减少了人力物力消耗。”

 在位于四川的一条高速公路设计阶段,图新地球软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四川省地形多山、起伏大。这条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累计有20多公里的穿山隧道,选线方案有好几个。借助图新地球三维软件做前期勘测设计,最终从几个线路方案选择了兼顾用地红线、施工难度以及造价等因素的最优方案,让业主单位决策更科学、更果断。

  不仅如此,这套图新地球系统还能够大大提高施工进度的管控能力。据介绍,以往施工过程中,指挥长或项目经理一般是在大量协调事务工作中挤出一点时间拿着图纸走现场查看。然而,这种方式不仅耗时长、效率低,还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容易导致后续完工后实际工程与设计图纸存在一定偏差。

  贾庆雷打开图新地球软件为记者展示。通过图新三维地球软件点击进去,找到广西的一条长度约60公里的在建高速公路项目。这项工程的一些边坡正在施工过程中,在三维地图上,点击鼠标可以直接测量出一个多级挖方边坡高度为29.4米,坡度为33度。加载施工设计CAD图,还可以迅速对比工程实体建设与设计图之间的坐标偏差。“我们的地图可以精确观测到2-3厘米的实际画面分辨率,且每月进行更新,为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提供了依据。”贾庆雷说。

图新地球软件

  从2015年开始,中科图新就致力于基建工程数字孪生技术的研发,用无人机航测三维地图重建、地理信息、CAD/BIM 等技术融合为工程建设企业赋能。涉及到土木工程、地理信息、计算机图形学等三个专业的技术能力。据悉,该产品已经在多个技术指标上超过国际顶级软件Infraworks。“我们行业领域容易遇到的技术瓶颈是在三维图像特别清晰、且工程长度达到数百公里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软件的性能低下、渲染画面卡顿、软件崩溃,我们通过一系列算法研究,可以让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清晰的图像在电脑里流畅地跑起来。”贾庆雷介绍,“一般十多公里的数据有20G左右,我们为一个山东济南客户所做的项目有8TB三维数据,流畅的应用起来也完全没问题。”

  目前,中科图新公司的三维地图系统已经申请7项发明专利,产品广泛地用于国家、省、市各级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包括中铁、中交、山西路桥、山东设计院、四川设计院、西藏设计院等。采访最后,贾庆雷透露:“从去年6月开始,我们公司已经着手研发第二代核心算法引擎系统,今年年底前将发布第一个版本,届时多项性能指标会有4-5倍的提升。未来,中科图新的软件产品将具备更明显的技术优势。”

  • 整理编辑 | 苏老师

  • 《苏州高新》2021年05月09日 B02版


中科图新公司助力工程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通工程图纸和三维实景鸿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