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亮记生物鉴定】厦门码头的怪海鲜

2021-12-05 15:51 作者:知识课代表  | 我要投稿

视频笔记

①视频评论框发表情的后面就有写笔记的选项

②视频右上角三个点笔记选项里可以查看更多人优秀笔记,电脑在视频下方就有写笔记的选项。


1、番鸭


00:20


简介∶番鸭(学名∶Cairina moschata)为鸭科栖鸭属动物, 是美洲的疣鼻栖鸭驯化而来,在我国有300余年的饲养历史。

特点∶很适合用来做姜母鸭(一道美食)

别名∶阳新屯鸟、瘤头鸭、洋鸭、腾鸭、西洋鸭、香鹑雁、麝香鸭、脏鸭、红嘴雁

原产地∶中、南美洲热带地区


2、云斑海珠鱼


00:34


简介∶云斑海猪鱼(学名:Halichoeres nigrescens (Bloch et Schneider, 1801))为隆头鱼科海猪鱼属的一种鱼类。属暖水性小型鱼类,栖息于印度-太平洋海域沿海岩礁和珊瑚海区,肉食性,以小型动物为食

特点∶夜晚在沙子中睡觉

别名∶青花

分布区域∶印度洋非洲东岸、东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以及中国南海、台湾海峡等海域。



3、孔虾虎鱼属


00:53


简介∶孔虾虎鱼属(Trypauchen)是属于近盲虾虎鱼亚科下的一个属。

特点∶眼睛退化,爱藏在泥巴里面,肤色为血红色

用途∶食用,酱油水、煮汤等

分布区域∶分布于东海(中国近海)、台湾海峡、南海(中国近海)沿岸;印度洋北部沿岸,印度尼西亚,新加坡。


4、长丝虾虎


01:09


简介∶长丝虾虎(学名:Myersina filifer)是虾虎鱼科丝虾虎鱼属鱼类。长丝虾虎鱼为暖温性近海小型鱼类,栖息于沿岸泥沙地海区,喜与枪虾共生,杂食性,以藻类及底栖动物为食。

特点∶背鳍为拉丝状

分布区域∶分布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海域,包括中国沿海、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在中国分布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和黄渤海,在台湾发现于西部、澎湖、小琉球等周围海域。



5、海蛾鱼


01:30


简介∶海蛾鱼(学名∶seamoth)是海蛾目海蛾鱼目海蛾科6种海产小型鱼的统称,为深海底栖小型鱼类,以小型鱼、虾为食。

特点∶会贴着海底游泳,与海龙海马是亲戚

别名∶海麻雀、海燕、海天狗、海蜻蜓、飞雀

分布区域∶我国南海。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大洋洲北部海中亦产。


6、角木叶鲽


01:43


简介∶角木叶鲽(学名:Pleuronichthys cornutus)是鲽科、木叶鲽属鱼类。角木叶鲽为暖温性中小型近海底层鱼类。常栖息在泥沙底质海域。随季节变化在近岸浅水和离岸深水之间移动。主要摄食多毛类、贝类和甲壳类。

特点∶像一片树叶

别名∶鼓眼、砂轮、溜仔、蚝边、右鲽、猴子鱼、木叶鲽

分布区域∶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由朝鲜半岛、日本北海道以南至中国台湾海域。在中国分布于珠江口到鸭绿江口等近海,黄渤海较常见。




7、须赤虾


01:59


简介∶须赤虾(学名∶Metapenaeopsis barbata) 栖息于220公尺以下水深之沙泥底海域。生存潮间带至潮下带沙滩。

用途∶食用

分布区域∶东海、南海



8、犬牙缰鰕虎


02:08


简介∶犬牙缰鰕鯱鱼(学名∶Amoya caninus (Valenciennes,1837)),是鰕鯱鱼科缰鰕鯱鱼属的一种鱼类。犬牙缰鰕鯱鱼为暖水性沿岸小型鱼类,生活于河口咸、淡水水域、砂岸、红树林及沿海砂泥地的环境,耐盐性较广,但不能在纯淡水中生存。食肉性,以底栖动物、小型鱼类、小型无脊椎动物、有机碎屑为食。体长80—120mm。

特点∶身体上有很多小亮片,胸鳍上有大亮片,有毒

分布区域∶分布于东海、南海北部(中国近海)沿岸、台湾海峡;印度洋北部沿岸。



9、列牙鯻


02:18


简介∶列牙鯻(学名:Pelates quadrilineatus (Bloch, 1790))为鯻科列牙鯻属的一种鱼类。热带、亚热带暖水性近底层鱼类,喜栖息于泥沙底或礁石区的沿岸浅海,摄食虾、蟹和小鱼。

分布区域∶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东至澳大利亚、菲律宾,北至日本。中国产于南海。



10、短棘银鲈


02:26


简介∶短棘银鲈(学名∶Gerres lucidus (Cuvier))为鲈形目银鲈科的鱼类,生活在河口与很浅的沿岸水域的潮汐区域,非产卵性溯降河的河海两域洄游。吃生活在泥-沙底部上的小的动物。

分布区域∶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我国的南海东海。



11、星点东方鲀


02:37


简介∶星点东方鲀(学名:Takifugu niphobles)是辐鳍鱼纲鲀形目四齿鲀科东方鲀属的一种鱼类。暖温性近海小型鱼类。常栖息于近海岩礁及沙砾底海域。有潜沙的习性。

特点∶夏季在岸边产卵

别名∶星点多纪鲀、星点河鲀、龟鱼

分布区域∶南日本、中国东海,栖息于沿岸较深海域。



12、日本绯鲤


02:51


简介∶日本绯鲤(学名∶Upeneus japonicus (Houttuyn, 1782))须鲷科绯鲤属的一种底栖性鱼类。栖息深度20-200米,体长可达15.7厘米,为底栖性鱼类,生活在沙底质海域,属肉食性,可做为食用鱼。

特点∶嘴下有两个胡须

分布区域∶分布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地区等海域


13、锯嵴塘鳢(lǐ)


03:16


简介∶锯嵴塘鳢(学名:Butis koilomatodon)是塘鳢科嵴塘鳢属鱼类,锯嵴塘鳢为暖水性近岸小型底层鱼类,多半栖息于河口、红树林湿地或沙岸沿海的泥沙底质的栖地中,也栖于海滨礁石或退潮后残存的小水洼中。通常行穴居生活,多半在夜间出来觅食,摄食小鱼、甲壳类。

特点∶可在淡水中生存,会肚子朝上游泳

别名∶花锥脊塘鳢、花锥塘鳢、锯塘鳢

分布区域∶印度洋北部沿岸、红海至太平洋中部各岛屿,南至澳大利亚。在中国分布于东南沿海、海南、台湾沿海。




14、四线天竺(zhú)鲷(diao)


03:31


简介∶四线天竺鲷(学名∶Apogon quadrifascia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为鲈形目天竺鲷科鱼,为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小型鱼类,主要生活在海岸边的浅水处。头部较大,通常是雄鱼将卵衔在口中,直到卵孵化为止。有部分种类与海胆共生。

特点∶身上的线条在水中闪闪发亮

分布区域∶为广东沿海一带习见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只见于南海。




15、食蟹豆齿鳗或杂食豆齿鳗


03:52


简介1∶杂食豆齿鳗(学名∶Pisodonophis boro (Hamilton, 1822))为辐鳍鱼纲鳗鲡目蛇鳗科豆齿鳗属的一种鳗鱼。

简介2∶食蟹豆齿鳗鱼(学名:Pisodonophis cancrivorus (Richardson, 1848))为蛇鳗科豆齿鳗属的一种鳗鱼

别名∶土龙

特点∶上嘴唇像小鹰嘴沟

分布区域∶印度太平洋



16、海边小杂螺


04:01





17、鬼鲉属


04:11


简介∶鬼鲉属(学名∶Inimicus (D. S. Jordan et Starks, 1904)),鲉形目毒鲉科的1属鱼类。有 8种,通称鬼鲉。

特点∶有毒,但做熟后很好吃

别名∶虎鱼

分布区域∶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及暖温带



18、红娘鱼


04:42


简介∶红娘鱼(学名∶Lepidotrigla microptera Günther)是硬骨鱼纲鲉形目鲂鮄科红娘鱼属鱼类 的通称。有约20种。体长可达300毫米。它们体色红润,身体苗条,颇有妇女之貌,故称红娘鱼。为近海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泥沙底质海区。

特点∶能用胸鳍游离鳍条在海底匍匐爬行

分布区域∶印度洋---西太平洋热带及暖温带海域,东大西洋及地中海也产。



19、海粉


05:26


简介∶海粉为海兔科动物蓝斑背肛海兔(学名∶Notarchus leachii cirrosus Stimpson)的卵群带。分布于东海、南海等地。

用途∶炖汤或入药

分布区域∶分布于东海、南海等地




20、后耳乌贼


05:46


简介∶后耳乌贼(学名∶Sepiadarium kochii)为耳乌贼科后耳乌贼属鱼类,暖水性浅海生活种类,栖居于亚热带和热带海域,以热带海域更为常见。

别名∶黄金乌贼

特点∶会把身体埋进沙子里,只露眼睛

分布区域∶分布 东海,南海,日本群岛南部,马鲁吉群岛,班达群岛,澳大利亚西部,安达曼群岛,斯里兰卡海域。


参考资料:

中国资源保护区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百度百科


【亮记生物鉴定】厦门码头的怪海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