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idizs DH80S 平衡解码耳放体验,得来「轻易的方便」

2021-06-20 22:47 作者:CODRSS  | 我要投稿

Hidizs DH80,一款专门为自家播放器 AP80 准备的扩展设备。


它用于与 AP80 高度契合的 L 型设计,增强自身解码和推力的同时也为本体补上了时下最常用的 4.4mm 平衡接口,对于暂时不想升级本体的 AP80 用家来说,是个不错的补品。


而面对我这种非 AP80 用家的人,Hidizs 也推出了一个面向其他设备的的版本——DH80S。


取消了 L 型机身设计,DH80S 可以更友好地接纳其他设备。加上 Hidizs 在 DH80S 中加入了一些新元素,让它在连接新一代 iPhone 时也有「奇效」,手持和收纳时多一些必须的方便。


至于,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入手 Hidizs DH80S?


我的理由,就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


「Apple Music 音质提升计划。」


透过为 iPhone 「僭建」出一个高性能耳机接口,让 iPhone 可以用上 Apple Music 最新上线的无损和高解析无损音频,进一步提升播放器能力。


在我的两台主力播放器设备还不能用上最新的 Android 版 Apple Music,以及苹果还没有推出支持高规格传输的蓝牙编码前,这应该就是我使用 Apple Music 的主力方案了。


至于:


  • DH80S 听感如何?能够满足需求吗?

  • 僭建 DAC 的模式麻烦吗?

  • 会不会太影响日常使用?


这一期,我就来简单地讨论一下这几个问题。


方方正正,贴不贴身


开头已经说过了,Hidizs DH80S 就是 DH80 面向大众的方案。


取消了方便固定播放器的 L 型设计之后,Hidizs DH80S 会把主要接口和指示灯集中到底部,按键和开关则放在左右两侧。


取消了原来的固定设计之后,Hidizs DH80S 的正面还是保持类似皮质纹路的材质,材质上也附带了 Hidizs 的标志。


但更重要的是,Hidizs 在这个接触面上加入了磁吸结构。面对附带了 MagSafe 结构的 iPhone 12 系列,Hidizs DH80S 也可以磁吸在上面。


对,面对体积较小且方正的 Hidizs DH80S,用「捆绑带」这种传统模式来固定的确不那么现实。加上要是在主要依赖触控、使用频率极高的手机上面使用捆绑带,这样的逻辑也有点奇怪。


这样推断下来,依赖 MagSafe 做磁吸结构就是目前最合理的方案了吧。


除非你后面再贴个 MagSafe 移动电源,不然 Hidizs DH80S 要固定都没有问题,不需要毫无安全感地握在手上。


除了这个位置,DH80 和 DH80S 的外观就基本保持一致了。


机身左侧放置增益拨杆,右侧放置开关,底部则附带了 4.4mm 平衡接口、3.5mm 耳机接口、充电接口和显示当前状态的指示灯。


两个版本在重量上也没有太大差异,取消了那个固定结构的 DH80S 也就是从 82.3g 瘦身至 76g,接上我自己的 iPhone 11 Pro Max 的话大概是 302g 左右,拿在手上倒不是太重。


只是,DH80S 体积比较小,放在没有 MagSafe 的 iPhone 11 Pro Max 背后会有点松动。如果搭配的是 iPhone 12 mini,或者是 iPhone SE2 和 iPod Touch 的话,Hidizs DH80S 的手感就要合适得多了。


但如果只算握持感的话,我个人觉得 DH80S 这种造型其实其实也还能够接受。


和长条形的那些「小尾巴」比起来,有 MagSafe 的 DH80S 可以贴在机背上。就算面对没有 MagSafe 磁吸的 iPhone 或 Android 手机,折起来放在手掌和手机之间其实也还好,不会有长条小尾巴那种折叠上的不适感。


同样地,这种摆放方式放在裤袋里面其实也还算方便。如果是一条直线地收纳的话,在地铁、公交等人较多的地方,反而还会有被扯掉的风险。


轻易的方便


解码性能方面,Hidizs DH80S 要满足手机上面的播放需求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Hidizs DH80S 搭载了采用 RT6863C 双独立运放解码芯片 ESS9281C PRO,自身支持 MQA 格式。


机身 4.4mm 平衡接口支持 4Vrms 输出,3.5 接口也支持 2Vrms 最高输出,也支持 DSD64/128 硬解和最高 32Bit / 384kHz 规格支持,增益控制也有三档,官方表示能够支持 150Ω 的大耳机。


这个配置放在手机上面听流媒体,基本上也不需要担心些什么了吧。


对,目前大部分的流媒体主要都集中在 CD 级别,也就是 16bit 44.1kHz 这个规格上,像 TIDAL、MOOV、KKBOX、索尼精选、JOOX 和后来的 Apple Music 等部分音乐服务支持了 Hi-Res 无损音频,基本上很少会有需要吃透 Hidizs DH80S 解码性能的情况。


面对这个价位的用家,Hidizs DH80S 要用来接入笔记本电脑里面听高规格的 DSD 文件,DSD64 和 DSD128 这个规格也基本够用了。


有些较为「严格」的用家可能会觉得也需要到 DSD256,但我觉得千元以内的定价,其实没有必须支持到这个规格的必要性。


毕竟现阶段,大部分初入此门的买家,其实都是为了流媒体音质提升服务的,Hidizs DH80S 这个表现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了。


提到规格的话,这里补充一点。


Hidizs DH80S 的指示灯有红、蓝、粉三种模式,分别代表:


  • 红色:44.1k-48k

  • 蓝色:88.2k-384k

  • 粉色:MQA 格式


播放的时候可以通过指示灯,知道现在流媒体所提供的文件规格。


只是在现阶段的 Apple Music 上面,大部分的无损音乐都停留在 44.1-48k 这个位置,要真的支持 88.2k-384k 这个范围(相信大部分都还是 24bit 96kHz)的歌曲也并不多。就算是市面上已经有对应规格出售的专辑,在 Apple Music 上也未必能够以相同的规格播放。


所以,这个指示灯大家知道其实就可以了。苹果其实也会在播放界面里面显示当前的规格,Hidizs DH80S 这个指示灯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快速查看的选择而已。


续航方面,Hidizs DH80S 搭载了一块 1300mAh 的电池。在最高增益的模式下,要满足日常 Apple Music 或者手机上面其他音频需求的话,续航上没有太大问题。


只是,在连接 PC 或者 MacBook 的时候,Hidizs DH80S 并不能直接充电,需要另外接充电线才可以。这个对于习惯了 NW-ZX300A 来直接做 DAC 的我来说,习惯上需要改变一下。


最后,来讨论一下听感。


既然要在 Apple Music 的曲库上面找到 24bit 96kHz 的专辑,那必然还是这一张:


歌手:林奕匡 | 专辑:《3》| 耳机:XBA-Z5 | 增益模式:高 | 规格:Apple Music 高清晰无损

在 24bit 96kHz 这个规格的状态下,Hidizs DH80S 和 XBA-Z5 能够把歌曲应该有的信息量都还原出来,歌手演唱时的细节很清晰,并不会出现以前低规格播放时出现缺失的情况。


高频的细节表现还不错,清晰但不会有干涩和毛刺的情况。这次再听的感觉,就像是:


「当年那个真的可以用 Pure 来形容的 Phil,回来了」


当然,你用其他对应等级的 Hi-Res 播放设备也能够达到这个效果。只是,这种高规格的感觉如果是来自 Apple Music 的话,是有那么一点…感动(笑

歌手:C Allstar | 专辑:《Loveaholic Vol.1》| 耳机:IER-M9 | 增益模式:高 | 规格:Apple Music 无损 24bit 48kHz)

换成不是最高规格的无损,Hidizs DH80S 在细节上的表现也能够保持。特别是听 C Allstar 的时候,偶尔二人共唱的时候,配合 IER-M9 的话我也能够认出同时献唱的是谁和谁。


Hidizs DH80S 的声音也会相对偏厚和偏温的风格,换上 IER-M9 的话也能够保留那么一点这个味道,换上 XBA-Z5 的话,风格则会被放大。就这一点的话,也很符合我的口味。


所在大部分听流行的时间,我更愿意用 XBA-Z5 来搭 DH80S。


一个总结,一些想法


如果要就体验做一个总结的话,我会觉得换上 DH80S 也能得来一种轻易的方便。


何为「轻易的方便」?


对于一个绝大部分耳机都是 4.4mm 接口的用家来说,DH80S 的出现总算是把我的「接口」都统一了。


办公和在家的时候,只需要把 DH80S 接入对应的设备,那就可以直接连上我这一堆耳机。出门的时候,只需换上对应的 C2L 接口或带 OTG 功能的 C2L 线,那这套设备也可以切换到手机上。


就算忘记了带 AirPods 或者是 3.5mm 耳机,都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这个模式,我之前也在 NW-ZX300A 上面实现过,现在在 DH80S 上面再做一次。唯一的差别是在于 NW-ZX300A 接手机的时候还需要切换成无线模式,而 Hidizs DH80S 直接有线连接就可以了,便利性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个应该就是我想提到,和一直都想保持的便利性。


至于听感的话,Hidizs DH80S 的风格和素质也能够满足我的需求,用来简单应付 Apple Music 的音质提升,其实已经足够了。对于 899 这个定价来说,我个人还是觉得合理和可以接受的,看到有相同口味的朋友,也值得去推荐一下。


至于在手机上僭建 DAC 这个模式所带来的手机使用问题,我个人就觉得影响不算太大。和为了音质需要转移到一台相对独立的播放设备来听歌的时候,外接 DAC 的模式还是要方便得多的。


对于苹果用家来说,算是在以 AirPods 为首的无损耳机阵营,以使用独立无损播放器之间一个相对平衡的方案。


唯一的不便,可能还是要在意 DAC 的电量,以及设备组合变得复杂之后带来的收纳问题吧,其他个人感觉都还好。


至于我会不会用这个组合来取代我的播放器,目前还不会。


毕竟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我,而在于无损格式久久未能完全覆盖的 Apple Music。(笑


Hidizs DH80S 平衡解码耳放体验,得来「轻易的方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