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中历史学习的点滴

2023-08-01 20:48 作者:樱格莉丝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樱格莉丝,经过了初中三年的奋战,也是顺利了闯过了中考这一关,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初中学习历史的心得

历史初中情况

从小学开始我就对历史有兴趣,每当去图书馆或书店时,总会在人文历史架旁边停留许久,也囫囵吞枣地读过诸如《中国通史》《全球通史》之类的书。所以在知道升初中后会学历史这门科目,我就非常兴奋,期待着历史课。初一主要学的是中国古代史。凭着小时候的一点点积累,学起来还是很容易,也是题目设问较浅的缘故,初一的历史期中期末都是A+。但到了初二,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突然发现知识点更密了,而且更加复杂,近代史对于学科素养的考察更强,题目设问更深,难度自然上升,拿A+并不容易,需要特别扎实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初三的世界史只是大框架的内容,认真听网课,仔细地落实知识点,学起来还是比较容易。整个初中每次大型考试都是这种情况,要不历史A+,要不道法A+,要不都不A+,所以中考这次114分也很满意了。想起超长的论述题,超难的选择题,超烦的材料题,学习历史既有快乐又有辛苦,当然作为中考科目还是相当有必要学好的,在这里给大家几点亲身实践的大白话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有关学习历史

关键一定是预习!把书上的条文认真仔细阅读一遍,不需要花太久,一般一课读五分钟就够了,用黑笔标记出来有关历史事件意义影响或人物信息的内容,并在旁边做好批注,一旁的“问题思考”栏目是方向,可以进行思考。之后在大标题下面画一个思维导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最好,不用画太仔细,三级分支即可(如:历史事件-时间,人物,内容-意义,影响),太长的话就不用悉数抄录,关键词即可。

这对于课上的学习,以后的复习有很大帮助,我就是这样做,到后期初三下前寒假就可以比较有条理地,深入浅出地复习了。总的来说,预习是一个关键环节,不能够坚持的话,最好也要对每个单元进行梳理,画思维导图。

接下来就到上课了,在课上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不要走神!不一会老师就讲完了一大部分了,有可能要记笔记的地方或者需要思考时你没有留意,那就会有遗漏知识点的风险。所以该划线的地方划线,笔记不要偷工减料,并且不能一直抄ppt,应该有自己的思考理解,这对于学科素养(也就是做题的所谓“感觉”)的加强非常关键。当然,也应该在下课时赶紧问作业,因为历史作业除了周末时候一般会比较少,两个下课足够完成了,写完对于课上内容的吸收有帮助,又可以为课后的时候复习腾出时间来。

然后是课后时间,这里关键!大家在学校都一样,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在家里,在写完各科作业后一定给历史腾出点时间,自觉去刷题,如《试题研究》,(最好初一买,然后等到初三再买一本,因为每年都会有新版的,买广东版就行,因为题型差不多,而且比深圳的难度略高,有提升作用,答案还有解析)

精讲本上面的填空可以写,对于今天学的内容再巩固一下,周末就做精练本上的选择题,大题选做较好,不多,半小时就能够完成了。到了后期初三复习再拿出来看,就很有帮助,我的建议是这一本教辅补充练习足够了,历史做题贵在精而不是量,找到方法更关键,不然做多少都会有问题,而且学考分离更是趋势,知识点再也不会原封不动地考了,而是体现在能力素养上,但这并不是你不认真背诵的理由,反而应更加重视基础,因为设问归根结底离不开书本。

有关历史题目

选择题的话要用笔尖读题干,并且圈画题眼(如人物,时间,地点等信息),快速联系相关知识点,然后看选项,最好使用排除法,因为历史选择题选项较难辨别,先找出知识性,伦理性或者逻辑性错误,率先排除,一般的选择题在这个过程之后就会只剩下2-3个选项了,然后把每个选项带入材料,看看是否符合材料的方向,最后的得出正确答案。

考试时候,选择题如果真的无法推出来或者面临二选一时,先在卷子最上方个感叹号,然后在后面写上这类题目的题号,方便检查或者考后去问老师,不会有遗漏,在考试时候还有个迷信的方法,就是如果真的不会,看看C有没有被排除,如果没有就选C,否则选B,如果BC都被排除的话就选D了,因为历史题目真的很少很少选A的,这样蒙对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再就是如果遇上了连着的好几道题一样选项,若大于三道题,就一定要注意了,做完之后可以确认一下,如果有问题就改。说到改答案,考试时候有两点原则。第一是如果想起了有关的知识点或者老师讲过的题眼,可以改答案,第二就是材料或选项漏读了或者曲解了,也可以改,如果两条件都不符合,最好不要改,因为考试做题的时候会进入状态,而检查的时候就不会有状态了,这时,改答案就会有风险,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记住以上两个原则,尽量少出现“本来对的结果改成了错的”的情况啊,令人无语。

材料题包括问答题和论述题。问答题先读题,再回去看材料,不要漏读!每一个字印上去都是有意义的,一定要读懂什么意思,画出题眼,答题的时候注意写“答”后分点,(1)(2)(3)这样的,并看准要回答多少个问题,比如这样的(根据材料,回答A代表的历史事件,并指出影响其的因素,并分析该事件意义),不能只数问号,问法也会不同,道法也是同理。想好了一整问怎么回答再写,看准答题卡上的题号,不要写串位了。论述题的论题若自拟一定要简洁明了,并且切入点精准,不要太泛了,否则论证就比较难支撑。写论证(1)(2)时候可以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先联系一下论题或者总体概括一下这段论据,这样分会比较高,当然不能出现史实错误,如果不记得具体年月就可以写什么世纪什么时期什么年代,防止扣分。结论要点题,升华也要详细,总体来说,论题,论证(1)和论证(2),结论的字数占比在1:10:9:5最好,改卷老师可能会给较高分。

好啦,我想说的建议就到这里了,可能有些赘余,原谅本人写作能力有限。在这里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历史这门科目,因为不仅是为了中考,更能让你从中汲取成长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在这里祝大家的历史以及各科成绩芝麻开花节节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感谢大家的阅读!


初中历史学习的点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