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动不动就“莅临指导”,他们能指导什么?
谨由我同大家一起来深度剖析一下这篇与职场礼节以及领导调研工作对其指导规范流程的影响有所相关联的通例并看看其中所藏有着的知识点以及亮点在哪里,接下来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下:
前几天聊天,一个朋友半开玩笑的说,他们厂里经常有领导来参观,有时候还带着领导的领导,但厂里打的标语或者宣传报道让他觉得搞笑,每次都说对方是“莅临指导”。
×
他说:你看现在一些公司,动不动就欢迎某某领导莅临指导,可是这些人一辈子都没做过生意、一辈子没经营过企业,来给我们这些半辈子甚至几代人都在经营企业的人指导工作,教我们如何运营企业。然后经营了一辈子企业的人,还要装模作样地接受指导,让厂办的员工甚至副总拿着笔记本,跟在身后认真地做着笔记,你说这合理吗?
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有时候还得挤占生产的时间提前打扫卫生,让他们看到满意的结果,还要员工提前练习如何回答问话,如何演示操作流程,一时间所有人都进入了演员状态。指导期间,底层员工啥都对啥都满意,管理人员反倒是跟啥都不懂一样,领导随便给个建议都要赶紧附和:领导说的对,领导的工作指示,我们确实没有想到,这是我们的疏忽,还是领导想得周全、多亏领导帮我们指导工作,解决企业运营核心问题。。。
“你说,这些人能指导我们什么啊?”
我说,这个事,的确有演的成分:大家都想把事办好,春晚还排练好几个月呢。
但是领导不是你这个行业专家,你想让领导指导你怎么把把液压机立柱螺母加热拆掉、怎么把程序代码压缩一半,那他肯定指导不了。估计你也指导不了,但这并不代表你的企业就不需要你这个经理,每个人所处的环境角色和责任是不一样的:
×
1、迎接多。一个企业的运营是关系到很多部门的。首先你所在的乡镇或者办事处领导肯定要关心吧,你要是做的出色,县里的部门和领导下来调研,那乡里是不是得推荐啊,这样他们脸上也有光。那市里甚至省里来呢,不还得去看你们,你们迎接的视察多,恰恰说明你们做的出色啊。
你在这个环境里,是离不开他们的。在地球那个角落做生意的人,都离不开这个他们。就是想移民火星的马斯克,他也得欢迎地球上的领导莅临指导。
×
2、仪式感。欢迎“莅临指导”,其实要是乡镇的领导来了,是不会打这个条幅的,“莅临指导”条幅其实是给更高层面领导制造的仪式感,而且也代表了你辖区的领导对上级的欢迎态度,红条幅已经是传统欢迎仪式的简化了,还能成为你们宣传拍照的一个道具。
再一个,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指导了,这是个礼节。礼多人不怪嘛,就跟咱们在酒桌上吹牛一样,再小的老板也喜欢别人叫他张总、张董。再小的一个办事员,你喊他张处、张局,他也不会生气。
3、他真能指导。领导指导你们厂子某个生产环节他指导不了,他也没那个本事。领导的作用是表态、拍板、协调。其实这也是指导的一种方式。
98年抗洪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45米线水位的事,是分洪还是决堤,总是需要领导来表态的,领导的表态稳定了一部分犹豫的人,最终才取得了胜利。
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出去,不同层面的人决定着不同的政策、了解的内容不一样。而且,有时候你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遇到的多个部门协调不顺的事,领导的确能指导相关的部门理顺关系。企业的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在变化,不就是因为有些企业家反馈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