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极光Pro2023:别捧太高,别踩太低

2023-05-16 19:49 作者:逆熵WELT  | 我要投稿

去年后半段,机械革命推出了极光,i5-12450H+3060做到了5999的价格,在一个低到离谱的价格,实现了完全的核心性能,可以称得上是2022的年度游戏本。今年40系显卡首发,机械革命再次拿出了极光pro,i7-12650H +RTX4060 8GB,2.5K165Hz电竞屏,首发价仅需5999。

先说结论,这机器自发售那天开始至今长期处于断货预订状态,京东自营的现价已经涨到6488,目前来说还是值得的,很多第三方店铺加到6999左右,那就完全不值得了。

测试机于2023.02.14晚购入于机械革命京东自营,2023.03.02到货,由于延期发货京东补偿了5000京豆。是的,我就是你们说的1w个天选之子中的一个。

本机配置如下:

I7-12650H(6P+4E)

RTX4060 8GB独立显卡 140W

16GB DDR4 3200MHz内存

512GB固态硬盘

15.6英寸 2560*1440分辨率 100%sRGB165Hz刷新率屏幕 IPS

机身重量2.1kg左右

充电器0.7kg左右(SiC)

电池46.7Wh 

测试项目全部在机械革命官方的最新驱动和BIOS版本(N.1.06MRO06)下进行,室温20℃,将机身垫高,开启狂暴模式,不进行手动操作。 

首先是最受关注的RTX4060 8GB 140W的性能,测试内容为世界上最好玩的游戏3D MARK。

DX11性能的Fire Strike Extreme中,6轮测试平均值在13320左右 

DX12性能的Time Spy中,6轮测试平均值在10600分左右 

在反映光追性能的Port Poyal皇家港测试中,6轮测试得分5940分左右 

暗影精灵8 115W的RTX3060(TS8300)相比,提升约27%

R9000P的RTX3060(TS8900)相比,提升约20%

(记得做多轮测试的折线图和对比测试的柱状图) 

极光Pro的RTX4060会比其他的RTX4060略高,原因是在默认的狂暴模式下,核心频率有+100MHz显存频率+125MHz,有一定的影响,参考其他同型号产品时需要注意。

再说说去年的i6,这颗i7-12650H在去年的风评差不多可以和三国杀拼一拼,不说好评如潮也可以说是烂透了。主要原因是,相较于同样被命名为i7的12700H,其阉割了4个E核和32个显卡执行单元,相较于i5-12500H的4P+8E,80显卡执行单元,实在是不够i7。

没有垃圾的产品,只有垃圾的价格,去年i7-12650H的产品大都凭借着i7的名号卖着核12700H相同的价格,放在今年。既然极光Pro的主要关注点在显卡,那么只进行简单的CPU的测试。

CPUZ的基准测试中,单核心715分,多核心6356分

Cine BenchR23 对比2022款搭载i7-12700H的天选3和暗影精灵8

单核心多轮测试结果在1690分,多核心13797分左右。(由于测试机在实际测试中观察到有一颗E核的温度相较于其他核心明显偏高,实际测试结果略低于其他可靠的评测数据)

单核心与12700H(1800)的实际差距在5%以内,可以忽略不计,相较于同为机械革命的6800H(7735H)的1500分,强13%左右

多核心性能13797,明显弱于12700H(17000左右)弱18%左右

和6800H(15000左右)弱8%

毕竟这颗12650H的单核心性能不会因为阉割受到影响,相较于12700H而言差距不大。多核心性能则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使其低于同时期的12700H和6800H,显然也不敌新一代的13700H和套皮的7735H等。

PCMARK10 Advanced现代办公测试中,离电性能2100分,插电2361分,差距不大

游戏测试内容

本次游戏测试选取了部分热门网游和3A,在默认的混合显卡模式+狂暴模式下进行

LOL(13.3圣堂之战版本)全高画质解除帧数上限,帧数稳定在260FPS+,最低波动到200帧左右,显卡此时功耗仅50W左右,占用并不高。

DOTA2(绝命孽海版本),全高画质,回放比赛,帧数在200帧左右,实际最低帧数为180帧左右

VALORANT(2023季前赛版本) 2K全高画质,各向异性采样*16,稳定在270帧左右,同时吃多个烟最低到过200帧

原神(3.4须弥大沙暴版本),2K全高,关闭动态模糊,稳定60帧,须弥除外,懂得都懂。

APEX Legends(帝国卫队版本) 默认全高下可以跑满165Hz的屏幕,训练场吃铝热剂20个,帧数最低约100帧。 

3A测试

巫师三可在全高下稳定60帧+

赛博朋克2077 DLSS超级、默认全高70+

死亡搁浅默认全高,80+

 

看完核心性能,再聊聊这个机器的外围配置问题。

整机尺寸接近天选3/4,属于轻薄向范畴。

电源适配器的尺寸相较于上一代有明显的缩小,240W

没有拍摄条件,凑活看吧。

A,依旧是金属表面+家族式标志设计,很熟悉的感觉,和当年的Z2给我的感觉一毛一样。整体很薄,虽然相较于前几年能明显感受到抗弯折性有提升,但相较于其他产品依旧是单薄如纸。搞极限的薄确实是观感上很刺激,代价是什么呢?每次开合屏幕总是有一种担心,感觉我手指用力一大屏幕直接多出破碎纹理。同时,屏幕稳定性较差,抖啊抖啊。


B面与上一代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依旧是16:9的传统比例,下巴宽度约2cm。三边边框宽度约6mm,不再赘述。

C面键盘和触摸板的手感属于机械革命的正常水平,键盘键程和键帽大小都算正常水平,触摸板手感依旧生涩,和上一代极光、CODE、无界等等并没有明显的提升。键盘右上角是独立的开机键和性能切换键,按下后可以在狂暴、办公和均衡模式之间切换。右侧为小键盘区域,全尺寸方向键通过压缩小键盘区域“0”的位置和右shift键部分区域实现。并且,小键盘区域没有第二个enter键。

另外提一句,实际测试中出现了不插电也可以通过快捷键开启狂暴模式的情况,实测性能与均衡模式并无太大出入。

机身接口

机身左侧,一个USBA2.0,耳机耳麦孔,上一代尚且是3.0速率,今年降级了,硬要说的话,插个鼠标键盘什么的外设还是肯定没问题的。

机身右侧是两个USBA5Gbps和一个标准SD读卡器,读卡器实测速度非常难看。 

机身后部的接口也被降级,C口不再支持视频输出。MiniDP、HDMI2.1、RJ45和圆孔电源

D面是全塑料材质,靠近转轴的一侧有明显的向外凸起。拆开后盖,看看内部设计

拆解很轻松,D壳共10颗M2规格的螺丝,上4中2下4。卡扣较少且较松,可以直接上吸盘。

D壳内部并没有很多加强结构,整体较为单薄。在两个固态硬盘的位置都设置了导热垫,将硬盘的温度传导至D壳。无线网卡位置并没有相应的散热措施。

熟悉的味道。电池从62Wh的版本变成了46.7Wh的版本,换成62Wh的电池大概要200左右(Z2air商务版回来了)

这直接导致续航成绩非常不好

屏幕亮度50%,办公模式,开启Windows省电,移除所有外设,关闭蓝牙,保持WiFi连接。从100%点亮跌至15%左右终止,记录时间。

纯文档和网页的低负载模拟下续航成绩仅4小时左右

在线播放视频的表现仅2小时左右

视频会议+办公软件和网页多开的高负载模拟下续航成绩仅为100分钟左右。

左侧空出的位置并没有预留SATA排线和固定架,建议还是大电池合理一些,毕竟有双M2接口。

原装的固态硬盘为Intel 670P,512GB容量,QLC颗粒。实测读写数据如下。相较于1TB版本,表现略有下降。如果作为游戏盘,问题不大,如果对大文件读写有要求,还是建议加装一块读写表现更好的固态硬盘。

内存为镁光的DDR4 3200MHz两根8GB,CPUZ读取的信息如下,不对性能做过多测试。

无线网卡是Intel的AX101,并非AX201 

根据规格对比,受到影响的是最高理论速度和5GHz下的带宽。下行速率几乎砍半,然而我的网络环境就算跑到死也跑不到速度上限,建议参考笔吧评测室的数据。

实际稳定性没有问题,并未出现断流和蓝牙消失等。

屏幕来自华星光电,型号MNF601CA1-3,NTSC色域73.09%,sRGB色域101.52%

缺少校色仪,数据仅供参考,看个乐子就好。这块屏幕的素质并不差,在同价位属于正常水平。

摄像头和音频,简单呈现

摄像头属于正常水平,又不是不能用。CREATIVE的声卡并不能弥补廉价扬声器的效果,音频控制台可玩的东西不少,但实际效果还是取决于播放设备。

散热表现

散热模组相较于上一代有微调,五热管双风扇的规格并没有发生变化,显存和供电均有覆盖到。

单烤FPU

选择15分钟的时间节点,观测到各项数据稳定。此时CPU的封装功耗86W,温度94℃

P核3.7-3.9GHz,E核2.9-3.0GHz

单烤显卡

这颗RTX4060功耗稳定在140W,温度85℃,频率在2205-2520MHz波动

双烤测试

CPU 50W 90℃ P核2.9-3.0GHz,E核2.4-2.5GHz

显卡140W 85℃ 频率2445MHz

此时人位噪音约为55dB左右,实际听感不刺耳,也没有很吵。

表面温度,最高点在中心偏上位置“Y”键附近,48℃,已经到了烫手的水平。腕托温度30℃左右,温热。 

总结

无需多言,作为今年首批开售的性能本产品,极光Pro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目光。其出色的性能释放、良好的屏幕素质以及散热表现,再配合劲爆的首发价格,完美命中了用户的核心需求。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两个事实,一是极光Pro的模具为同方GS5,为老模具GK5的迭代版本,系列历史已有四年,所以其品控问题是可以预见的,用户评价也证明了这一事实;二是极光Pro在硬盘、网卡、接口、电池等配置上都存在阉割或倒退,这是该机为了性价比而不得不做的妥协,毕竟,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逻辑能打造出好产品,却不能打造出最出色的产品。综上,假如同学你预算受限,并且对笔记本电脑的性能有较高需求,那极光Pro无疑是你最值得考虑的产品。

——HITPC110 - SudoMaker

预定2023的性价比之王

很极,是光,不Pro

别捧太高,别踩太低

——HiTech – AEWELT


极光Pro2023:别捧太高,别踩太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