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生命、美丑、觉
什么是“空”?什么是“无”?世上的万事万物是真实的吗?或者说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说的近一点,什么是美女?什么是美?
一、关于空
1、不净观:革囊众秽与人血杂碎汤
前段时间听熊毅老师的佛学浅谈,听到了关于不净观革囊众秽的说法,深有感触。我以前了解过不净观,但当时是为了戒色,但并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这次听的佛学浅谈,让我明白了很多。
人确实是不净的,或者说所有的动物都是不净的,根据不净观来说,人身上的所有孔窍都在流淌着脏东西,而且人的身体是由骨骼、肌肉、血液、器官、各种筋膜、毛发等聚合而成,可以说就是一个用人皮兜着的人血杂碎汤,而且里面还混杂着屎尿,想想就觉得恶心。就像佛陀对魔女说的那句话:革囊众秽,尔来何为?确实很有道理,也的确是事实,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并没有美女,也并没有人,无论是人也好,还是其他的动物,都一样,不过是革囊众秽,不过是混着屎尿血的杂碎汤而已。
2、万物平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若是用不净观的角度来看世间众生,确实是众生平等,动物虽然有了意识,能够活动,但随之带来的却是自身“不净”,植物虽然没有意识,但自身却是“净”的。
所以,众生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既然有生,自然而然就有了死,这是生的代价,比如石头、比如水、比如大地、比如海洋、比如星空,本来就无所谓生,自然无所谓死,获得生命的代价就是失去永恒,这也就是万物平等,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所舍,这也是老子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3、空: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五蕴皆空。”这三句话可以说是佛教经典中最有名的对于“空”的解释,什么是缘起性空?
意思就是说这世间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其本质是空的,没有一个真正的实体,根据目前的科学来看,确实如此,我们所能看到的世间万物细化到极致都是由原子、分子构成,原子分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构成,好像可以无限往下细分下去,就算不能再往下细分,这些微粒对于我们来说看不见摸不着,微粒与微粒之间还隔着很大的空间,所谓的万事万物不过是这些微粒之间根据一定规则来松散的聚合的结果而已。所以确实一切皆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已。
4、无极生太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探究到最后,世界的本源可能只是规则、规律,或者说,构成世界的并不一定是物质,而是一定的规则、规律,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道”,就好比计算机中的程序,当程序启动的那一刻,也就是宇宙大爆炸发生的那一刻,程序不断的运行与加载,就像我们的宇宙不断的扩张与演化,其实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是在我们看来是真实的而已,“道”或者说初始的规则定义了“一维”,“一维”根据规则演变出“二维”,“二维”根据规则演变出我们所处的“三维时空”,三维时空根据规则演变出了万事万物。
二、关于生命
1、基因
《自私的基因》与《机器人叛乱》这两本书都在说一件事:基因。从这两本书的观点来看,人的种种行为不过是因为受到了基因的间接控制而产生的,这个观点几乎可以解释人类目前的行为逻辑:生存、繁衍、以及从生存和繁衍衍生出来的种种欲望与行为。
2、生与命
如果说生存与繁衍是生命的必然本能,也就是说,所有的生物都是遵从着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是所谓的天道,“生物”与“规律”结合在一起就是“生命”,我们老话常说,时也命也,这个“命”就是规律,所以,人各有命,可能是真实不虚的。
如此说来,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是产生生命吗?不,宇宙本身可能并没有目的,宇宙只是“道”运行之后的必然产物而已,创造宇宙的存在才可能有目的,话说回来,生命是宇宙中的一场必然的意外,对于“道”来说是必然,对于人类来说是意外,因为人类无法理解这种必然,这个“道”最终演化的结果是什么样?以我目前的能力是无法想象的,可能就像程序运行结束后的重归于无吧,但是现在,“道”演化出了人类,人类能感知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道”,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确实是一件幸事。
三、关于美丑
何为美?何为丑?一般来说,在我们的感觉里,有规律的,符合规律的就是美的,杂乱无章的就是丑的。
就比如一些线条,如果是胡乱组合,就是一堆乱糟糟的线,如果像蒙德里安那样,把线条根据一定规律组合,竟然成了世间名画;还有,音乐是一个个音符组成,如果胡乱堆砌一些音符,可能就是一段噪音而已,但是如果按照一定规律组合,就变成了一段段美妙的旋律;还有我们为什么觉得一些人长得美,一些人长得丑,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长得美的人身材匀称,面部轮廓很有某种规律,但如果口眼歪斜、身材肥胖或精瘦无比,我们就一般会认为这种人长得丑了。
在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艺术,规律就是艺术!懂得欣赏规律就是懂得欣赏艺术!
四、觉者由心生律。
什么是“觉”?应该就是明白了事物的本质是规律,就叫做觉。什么是“觉者”?明白了事物的本质是规律,并且按照规律来为人处世的人就叫做觉者。
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不明白世界的本质,少部分人明白了,却无法按照规律办事,所以他们在苦苦修行,以求通过尽可能模仿规律来成为真正的“觉者”,真正“觉”并且以此为“律”的是极少数,即便聪慧如圣人孔子,也是到了70岁,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那我们普通人呢,如果做不到“觉”了之后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那就自己定一些规矩,一步一步来向着真正的“觉者”前进,就像神秀一样“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