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判断,是最后的温柔——家长,你该如何跟孩子相处?
作为一个贴心的语文老师(对,我有良好的自我感觉),经常会跟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家长唠嗑,所有聊天的主题都是关于孩子。
自然是关于孩子,关于孩子的成长,关于孩子的学习,关于孩子的感情世界。于是,我常听到这样的话语——
“我的孩子太不自觉了!”
“他怎么就这么懒?”
“他一点都不知道努力!”
凡此总总。

这些话语听得太多,总会让我做一些有意思的设想——
当你说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努力的时候,你的孩子十有八九会怼上一句,“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努力,我努力的时候你看见了么?”
当家长努力冲冲地指着自家孩子的鼻子骂道,“你这个崽子也太不自觉了!”你家的崽子可能也会生气地回吼,“你不要以为看到我玩了一次,就说我不自觉,你也太武断了!”
“你这个懒娃娃!”家长生气地骂道。“还不是跟你学的!”孩子眉毛一抬,回复一句,马上让你哑口无言。
家庭战争遂爆发,最后的结局不是“男女混合双打”,就是“冷战时代”开启,久之,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刚刚觉醒不久,习惯于怼天怼地怼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对你服气,听你建议?
所以,不要在跟自己孩子撕完之后,再去想什么“静待花开”,你都伤了你家宝贝的心,还想着什么都不做,时间会磨平一切么?不会!时间会让情感淡漠,这是真的。
那怎么办?看到这里你会问我,好,那我就给你两个建议吧。
第一, 换位思考。
第二, 拒绝判断。
看到“换位思考”四字,你是不是就想弃文了?你以为这是老生常谈么?你以为道理你都懂了,不需要再听我唠叨了?如果你这么想,那就打住吧,连读完文章的耐心的都没有,我也没有任何信心您能对您的孩子耐心一点。
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换位思考,没有太多虚的概念,简单直接不做作地说——你以为的困扰或许正是你孩子的解忧方式。
再解释一下,举例子。
看到孩子正在玩农药,你生气不?生气!你的孩子在玩王者荣耀,这是你认为的困扰!然而,他玩一把王者荣耀或许是因为今天某个数学题没有解决出来,自己心里面烦躁,想要找到一个舒缓的方式,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看到自己孩子大半夜了还在跟人聊QQ,你感觉如何?你好生气!对,你的儿子半夜聊QQ,他不去休息,这肯定是你的困扰。然而,再一看,儿子QQ聊天的内容则是:今天的物理题好难,不过我还是做出来了,哈哈哈哈!我真棒!原来,QQ聊天是他经历了头脑风暴之后自我赞美的一种方式。
上面的两个例子是不是很简单,换位思考,你会明白:也许你认为的困扰,正是你孩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这个时候你肯定就来气了,“怎么,他有困扰还不能跟我说么?我可是他的爸爸(妈妈)?”
看看这暴脾气,孩子能跟您说?那不是自己义无反顾地往您这枪口上撞么?于是,我们又可以做一个有意思的假设——
“妈,我今天有道数学题不会做!”孩子说。
“为什么其他孩子都会做,你不会!你上课没听讲,还是你自己笨?”你怼。
“爸,我今天做了一道超级难的物理题,而且做对了哦!”孩子兴高采烈地说。
“做对一道物理题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成为一个物理学家啊!”你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机,头也没抬地回复你的孩子。
……

所以,孩子怎么可能再自讨没趣呢?
解释完了第一条,就会引出一个问题,那你该怎么跟孩子相处呢?这里的相处有些特定含义,是和谐地、愉快地相处。那就会引出第二个解释——拒绝判断!
当你面对孩子的任何你觉得对你来说是困扰的行为时,别忙着判断,别忙着攻击他,“你真懒!你不努力!你不自觉!你不认真!”这些都是你的主观判断!讲真的,你这些判断都会被你家孩子怼得体无完肤,到时候生气的还不是你自己,所以啊,不判断,才是王道!不判断并不是让你放任你的孩子,而是要找到一种让他怼无可怼,无话可说的方法。
其实很简单,不判断,那么我们将讲事实啊。
比如——
这次数学没考好,那你可以说,“孩子,你这次数学只考了70分啊!”
他能怎么回答,难道攻击你?不会,大部分的孩子都还没熊到那个程度,他会点点头,回答,“嗯,是的。”
因为这是事实嘛,他又不能篡改事实。
那你可以接着问,“那你觉得最近有什么困惑么?”陈述事实而不是判断性地说道,“还不是你平时不复习,活该!”
于是孩子想了想,可能会说,“我觉得可能是最近数学太难了,我没有听懂。”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判断地说他笨,而继续陈述事实嘛,“那如果没听懂的话,你下来做了什么工作弥补呢?”
“我没有复习,没有练习到位。”你的宝贝也许会挣扎,但他无法逃避事实。
“好的,”这个时候你可以松口气了,那么继续加油,“那你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现在你需要怎么去解决呢?或者说你能做什么?我可以帮你做什么?”
“我想,我要多用点时间复习了,所以,你能不能不要当着我玩手机,你一玩,我也想玩了,可是,我想提高成绩啊!”孩子的诉求这次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了。
“好的,没有问题。”你笑着答应,“我不在你的面前玩手机,那你去书房复习数学吧!”
好,这个事情就这么完美地落幕,所以,当你用换位思考代替武断地判断,用事实去给你的孩子交流,相信你俩的关系也会非常融洽。其实,说句真话,这也是现代家长的求生指南,毕竟,孩子是亲生的,如果老是怼你,抑郁的可是你自己!
所以,生活是一场修行,当家长的生活是一场苦行,既然无法逃避,不如苦中作乐,笑着面对。
毕竟,你孩子叫你一声“妈(爸)——”你再怎么生气,心也软了,不是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