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豆瓣9.1,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妈妈,也看到了自己

2022-08-25 18:00 作者:对啊自考成考君  | 我要投稿

晚上十一点半,狭窄的出租屋,微微歪斜的餐桌,刺眼的台灯发着白光,照亮43岁的黄妹芳和她的书本


丈夫和儿子早已沉沉睡去,但她还要坚持到凌晨一点,然后抓紧睡5个小时,去工厂上班



这是央视网和哔哩哔哩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人生第二次》最后一集的主人公


6年前,为了让儿子进入城市的公立小学,出生于南宁小乡村的黄妹芳一家从“莞漂”变成了“深漂”


而现在,为了不让儿子小学毕业就被打回原籍,黄妹芳必须在45岁前攒够100积分,落深圳户口


按时缴纳社保每年+3,最多+30;在工会帮助下取得大专文凭+60;年纪超过40岁,每年-2


-2 -2 -2 ……


为了稳妥完成任务,42岁的黄妹芳开始自考本科和社工中级证书,过上了打仗一样的日子


电子厂的工作又累又忙,中午仅有的1小时休息被她分成4份,一刻钟回家,一刻钟烧饭,一刻钟吃饭,一刻钟原路返回


她的学习时间都在晚上,所以就每天从十一点学到一点,即使是节假日,也要奔波在上课的路上


她总是目光坚定,行色匆匆,背着书包在下工的人潮中像风一样刮过


面对艰难的处境,在记者的询问中,她没有抱怨,只是说,她慢慢攒就好了


她还说,她想让儿子能走得更远一点


比出身山村,因为家中负债早早出来打工的她,更远一点


纪录片一出来,黄妹芳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但也有这样那样的不和谐声音冒出来


b站弹幕里的


微博词条下的


但黄妹芳不在乎,也不用在乎,她的社工证这个月就出成绩了,而本科论文也选好了主题,明年就能毕业


在她沉重却坚定的脚步下,通向梦想的路已经铺好了



这一集的另一个主人公,是年轻版的“黄妹芳”


李婷22岁,19岁那年,家里为了供哥哥继续读书,她高中毕业就一个人去了东莞打工


3年做过3份工作,服务员,文员,最后在工厂拧螺丝,工作日在车间蹉跎,周末就往返莞深,做零工赚钱——为了继续读书


其实打工的第一年结束时,她就已经攒够了一笔学费


但当她开心的把这笔钱拿去和妈妈分享时,妈妈把钱又都挪给了哥哥


所以一切又重头再来,她一边含泪笑着说,妈妈过分,又一面继续拼命赚钱、省钱、然后读书


城中村的床铺,200元一个月;

老干妈拌面条,一顿只要2元;

用床铺做书桌蹲着学习,不用一分钱;

在40℃的夏天用路边发的扇子扇风,还能赚到电费……


亲人都是农民,朋友都是辍学生,李婷在城市里走得跌跌撞撞


最后两年的积蓄,换了两门课程,网络工程一万二,网络推广一万二千八,把她打回赤贫


学成后,她想竞聘“信息流广告优化”,是一个冷门岗位,但面试还是处处碰壁


最后,兜兜转转,李婷还是回到了原来的工厂,只不过这次,她的工位偏了几步,她进入了车间旁的办公室


办公室和车间只隔了一扇门,她走了三年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影片的结尾,李婷说“生活不是电影,麻雀不能一下变凤凰,但我知道我是要翻身的。一辈子这么长,就算创业一路行不通,那还有创业二路,创业三路。”

在大众看来,李婷或许是不幸的,但她又比黄妹芳幸运——她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


而黄妹芳,又比一些已经45岁以上的深漂更幸运——她留在了深圳,孩子也没成为留守儿童


央视《人生第二次》的预告片里,引用了这样一句话:



“没有什么能阻止你,最好的日子不能,安静的日子不能,汹涌的海也不能 ”


只要你想,你就能做。只要你做,就有希望。


5小时的睡眠不能阻止你,200元的房租也不能。


最近,自考、成考都进入了报名季,你报名了吗?又学习了吗?


你比黄妹芳更年轻,比李婷更幸运,那你也有为自己的梦想拼过命吗?


又或许你不比她们更具优势,那你有比她们更努力吗?


前段时间的“二舅”没能治好的我的精神内耗,在看完她们的故事时好像痊愈了


人生的路尽管坎坷,但走起来其实并不复杂,认准一个方向,然后坚定地走下去、跑起来就好了


不管那是一个怎样的方向,你都会到达远方


整理好自己的勇气和行囊,下一站,翻身!



P.S.写在最后


纪录片中的一个情节,让人看了格外难受,面试时,面试官问到了李婷的学历,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李婷显得语无伦次



耗尽两年心血的二万四千八,李婷全部用来点满了自己的计算机技能点


但在面试时,她还没能获取学历证书,还是一个高中毕业生……


所以她只能不断面对一次次拒绝,没能迈进她梦想中的办公室和真正的计算机行业


尽管央视的摄像头一路跟随,但社会中对于学历的严苛还是展露无遗


学历未必比能力重要,但没有学历的能力,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这也是对对君一直在和大家强调的,学历才是重塑职业未来的关键,是万米高楼的地基

豆瓣9.1,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妈妈,也看到了自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