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生海海】我与洋快餐

2021-12-20 11:57 作者:无月白熊  | 我要投稿

【童年】

当五块钱可以购买到一碗上面铺满肉的拉面时,花10块钱购买一个香辣鸡腿堡的确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那时大家还相信一分钱一分货的朴素理念,仍然认为外国的东西比中国好。我也这么想。尤其,我觉得那碗肉面很好吃,所以总是将这个10块钱才能购买到的汉堡,赋予了某些神圣的意义。

有时,当姑姑拎着印着老人头的塑料袋子,提着两、三个汉堡,饮料,薯条,递给我而自己不舍得吃时。我其实也不是那么舍得吃,有时会吃一个汉堡。留下两个,等到第二顿饭时,再拿到铁锅里让奶奶正反面煎一煎。有时如果煎糊了一些,还要和奶奶赌气大半天。

后来,我的姑姑说,她计算了一下套餐的价格,和单独点汉堡的价格。觉得点套餐是很不合适的事情,有买套餐的钱,为什么不省下钱来买有肉的汉堡呢?毕竟,土豆条卖得那么贵也只是土豆,可乐如果想买,去超市5.5元就可以买一大瓶。

我虽然也有点喜欢薯条,但是感觉她说得的确很有道理。单说他们饮料的价格,比不上一小瓶可乐的量,却要一大瓶可乐的钱。买来喝,实在是太傻了。

当接受了这种观念后,在我得知我的那个妹妹去肯德基时,经常要买鸡汁土豆泥吃,心里是有点嫉妒且怨恨的。只是土豆而已,她为什么不知道给家里省点钱呢?

然而,她花得不是我的钱,我的家还要经常受到叔叔的帮助,我终究什么也没有说。

10块钱的大汉堡,以后要是能经常买就好了。我那时经常这么想。


【青年】

当那碗奶奶带我常吃的肉面店倒闭时,后来别处又有了肉面店,奶奶已经走不了很远的路和我一起吃拉面了。不过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她点面的吃法“拉面,汤里不要油星。”然后再往面条里倒一点白醋。那时候还是陈醋不太流行的时候,我记得奶奶重病吃不下东西时,想要吃的,仍然是白醋。

在那时,肉面已经涨到了7元钱,我以为已经可以狠一狠心,多加一点钱买一个香辣鸡腿堡了。只不过肉面涨价的时候,鸡腿堡也跟着一起涨价了,是12元还是13元?因为不常买,已然记不清了。只知道它们的定价,是慢慢蠕动的,看起来并没有动,等你恍然大悟时,又已经到了一个你买了会觉得肉疼的价格。

在念大学的时候,我喜欢了一个女生,她是个家境殷实,旅游一次就要花上万元的姑娘。那时,可能是为了让她觉得我日子过得不错,我做了一件现在看来蠢得要死的事儿。

我记得我写的是:“家里给钱,让我去买肯德基了,我说,太贵了,还是算了。”

大概是自那次之后,我对这一直憧憬的洋快餐起了厌恶之情。一种每次看到都会感到厌恶的感觉。

又过了许久,我终于毕了业。记得签署三方协议时,我特别紧张,我不会面试,直到今天也不会,但是在面试那家大连公司的时候,竟然鬼使神差的就过了。

八十几名大学生,被塞到了十三里堡的乡村工厂,插秧,砍死树,分拣树苗,做得全是一些农民才做的工作,不同的是,我们做这些并没有农民们那么娴熟。

半年之后,公司辞退了大概六十多人,只留了一些研究生,那就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好朋友,记得他们出发去徐州时,我花了二百元,给许多人(大多数是男孩哈)送了一大盒好丽友派,还给一个开朗乐观的,但已心有所属的姑娘,送了一小罐德芙巧克力。

虽然我们已因走向了不同的路忘记了彼此,但这次分别,我并不后悔单方面掏了这些钱。对于离别的人,我总希望给他们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就像在我送走那个内蒙的姑娘时,在火车站,我请她吃了一顿肯德基,虽然只是一个二十多块的套餐。

姑娘人很淳朴,和我的价值观很像,我还记得她笑起来时两个眼睛周围都是褶子,很丑但蛮可爱的,她的意思是:“花这么多的钱,买这个做什么?”

我的意思是:“你这次回去,我们应该再也不会再见了。所以,有一个愉快的分别吧。”

但也不是每次分别都是那么愉快的,在我后来在酒店工作时,我给一个为了自己孩子而离职的前台买了个肯德基的炸鸡腿作为饯别礼时,我只记得她连一个“谢”字都没有说,只是躲在后台一直的啃。

当我意识到日后的工作,我将没有朋友,只剩下彼此的利益后。我便再没给任何离职的人,买过一分钱的东西。

很多人可能管这个叫做成长,但我只理解了什么叫做麻木。


【工作】

我有了第一台苹果4S的智能手机,那已经是在苹果大概已经出了6的时候吧?

我的奶奶让我的叔叔拿她的养老金给我买了它,因为她听说苹果的手机很好。

如若让我知道这件事,我是断然不会允许的,所以,她偷偷花了1800元完成了这个壮举。

但当我真正得到这台手机,早已失去了到旁边柜台,蹭人家手机玩爱消除和水果忍者的兴趣。

我感兴趣的,反倒是麦当劳10元一个巨无霸的活动了。

每当到了饭点,我都会拿出一张十元的钞票,去买一个巨无霸吃,汉堡很香,价格和外面的炒面相差无几,除了有点吃不饱,没有什么别的缺点。

早年因为我很喜欢肯德基的原因,个人对于麦当劳是颇为厌恶的,仿佛喜欢一件事物,就一定要讨厌一样同类的事物,才能正确自己的爱是正确的一样。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可能就是麦当劳开始卖这个十元巨无霸的时候吧。

也可能是我拿着50元人民币,去购买十翅一桶,却被服务员当作假钱,而我转身去买了桥对面的熏肉大饼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我的好朋友正在老爷爷打工,我很高兴他找到了这么一份工作,总比整天拿保险那套说辞,来给我洗脑,然后被我一一拆开之后,又和我恼羞成怒,闭着嘴走半站路开心多了。

坦白来说,我有点羡慕他,因为我去面试时,人家根本没要我。但是却很轻松地接受了他。

他和我说避开监控他能吃到炸肉。我觉得这么做有点不对,但是我们是朋友,我并没有多说。

他和我说废弃的汉堡小伙伴和他们都可以偷偷吃。我问:“什么是废弃?”他说:“就是过了最佳赏味期,要丢进垃圾桶。”回想起,小时放在桌子上的凉汉堡,按照流程会被丢尽垃圾桶,我心里忽然觉得很不是滋味。

他还说自助饮料机里打出的可乐,要比瓶装的好喝。我觉得他是个煞笔。

那时候,还没有“被消费主义洗脑”如此高端的词汇。也不知道我的朋友到底是领先于时代,还是历史只是不断的轮回,相同的事情只是换了不同的称谓。


【至今】

4S的手机早已坏了,我的奶奶也已经去世了,因为她病重,我在公司和店长吵了起来。

所以,公司因为疫情原因,让我主动签署了离职协议,补了我两个月的工资(基础工资4000元)。

第一次面对亲人的离世,我疯狂地收集起关于她的所有片段,开始四处翻找那个早已坏掉的手机。不知是悲伤过度,还是在酒店五年的昼夜颠倒忽然闲了下来,我也病了。

身体的病已经养好,心里的病却是不再想认识那么多陌生人。

花光手头为数不多可以动用的存款,领我的妈妈到烤鱼、焖面那样的大店面吃了几次她从未吃过的美食后,生活开始变得拮据了起来。

连吃的拉面,也终于回归到了6元一碗的葱花面。面条里用的是肉汤,还是总能记起我的奶奶是不吃肉汤的,但偶尔吃到面汤里零星带着的猪肥膘,还觉得蛮好吃的。

说来奇怪,满满地点一碗肉面,里面的大肉块,完全没有这零星的猪肥膘好吃。

看着自己的处境,我终于理解,我大学喜欢的女生,并没有一丝喜欢我,这件事是完全正确的。我也不喜欢我自己。

再去肯德基吃汉堡,已经是他们招贴着22元便能吃卤辣辣卤鸭鸭风味鸡腿堡套餐的事情。那时这个活动简直是铺天盖地,公交车站的站牌,还是肯德基的门口哪里都是它的海报。

第一次,我进门想用柜台点套餐,告知我里面的香辣鸡柳已经卖光了,手机点单点不了。

第二次,我换了个门店进门想用现金点餐,我说我想要22元的活动套餐。服务员却说:“没有这个活动啊。”我说:“你门口贴着的就是这个活动啊?”“门口贴着什么活动?”

于是,我出去照了相。把照片递给她看。

她说,“你没看见是周一周二周三吗?”我忘了,肯德基的宣传画,总是把关键信息做得不太显眼。于是,连服务员也记不住他们究竟什么时候有什么活动。

所以,我终于用手机娴熟地下了订单,21元买了个所谓新口味,但并不好吃的鸭煲,特别给了那个服务员一个差评。

现在的餐厅,好像早已没有了以前的投诉信和意见箱,我也终于变成了网络上讥讽地,涵养极低的给差评的人。

说实话,我在酒店工作时,我也经常没有客人了解总部忽然就发下来的活动,人忙的脚打后脑勺,哪里知道这些天降的活动呢?

但若是连这种规模宣传的活动都不了解,在我看来,也属实太离谱了些。


所以,在这个月份里,当肯德基和麦当劳一起做年终活动时,我终于再没踏进肯德基的门店。

麦当劳的服务员对我很热情,热情地引导我下载APP,告知只要第一次下载APP,就能领取免费的薯条。

花钱的薯条虽然是智商税,但免费的薯条还是极好的。看着面前的年轻姑娘卖力的样子,我忽然想起我还在华住酒店工作时,被安排了每日下载APP指标的自己。明明收钱,检查预定,办理入住,可以让客人体验到最好服务的简易流程。

却因为可笑的下载量,让客人感到极差的体验。

等到下载完APP,小姑娘终于问我要点什么,我指了指活动套餐。她说,“活动餐没办法领取免费的薯条。”

再后来,就是我用APP进门店点餐,去购买平时吃不起的巨无霸(平时23一个)。

然后,被另一个小姑娘邀请进入她们的客户群,这样可以领到免费的薯条。

这时我已经不是很高兴了,我说我不加了,她非说有免费的薯条。

薯条是免费的,我开始敬佩起我姑姑早年间就做出的决断:薯条这玩意不值钱。

这个小姑娘终于聪明了一点,问我是不是要点活动餐,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也那么说“那么我是领不到薯条的。”

我终于没整到我的免费薯条。

但我却不知道还要多少次经历这不胜其烦的对话。

难道只有通过我的智能手机,你才能知道我的花销,有几个女朋友,手机号和身份证是多少,有什么消费习惯?

但却不能像肯德基那样,跟据我这一身很旧的棉袄,就判断出我是一个只点得起活动餐的失败者吗?

想起幼年时肯德基年轻的服务员,她们服务的起码是人。

现在的服务员,服务的却是我们的手机。

当曾经在洋快餐店工作过的人,重新回到洋快餐店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一份套餐时,得到的却不是当年自己提供的等质量的服务,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呢?

哦,对了,今天巨无霸似乎有活动。

我决定带着耳机去点餐。



【人生海海】我与洋快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