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山为王】【羡忘】【虐向 皇帝羡VS王爷叽】七步诗 三十七
第三十七章
入夜,书房中的朝臣纷纷散去。承安跨步迈过门槛,将手中的锦盒放在了桌上。
“他...给我的?”李暮站在灯影里,微红的眼睛有着一丝惊讶。
承安没说话,浅浅的笑意在烛火里显得异常生动。李暮看看他,在这笑容中念出了几分安心。
锦盒上的粗布嵌绣着回字纹,掌心抚过凹凸的纹理,像是秋风掸过翠竹的冽意,透出细微的凉。
书房中的墨香已散去了大半,承安瞥见高挑开的窗,在李暮打开锦盒的同时,放缓脚步抽身退到了屏风后面。
半空中的手停顿了些许,虚捻了一下手指,用手背摸了摸那折合在一起的弓弩。弩箭共有三支,淬火的精铁将暖色的烛心映成了银白色。
喉结的滚动是心怀的颤抖,颤抖的心怀是眼底的波光。他拿起叠放整齐的手札,娟秀的字体,却可以清晰地看出那虚浮的笔力。
——“东犁蛮荒之地,多遭山洪地陷之难。住民勤善亲和,非刁恶之族。此番征战,所求不过安身之所。此手札六册,皆攻防之策,臣力之所及唯此,若有助益,亦属并肩。...秋已至,夜渐寒,劝食寝,愿安然。 臣弟李曦,叩送。”
手札慢慢合起,从含光殿床垫下取出薄纸,藏在心口的绣袋里,烫着李暮渗血的心跳。狭长的眼睛闭起,将一湾温热倒流回了眼底。“承安......”寂静的书房中,传出一声轻唤。
一字形的大雁,在寥寥月色下向南方飞去。落下的雁鸣泼洒在含光殿外的竹叶上,斑驳了门前的一双舄履。
按在门扉上的指腹感受着木材粗犷的纹路,李暮站在夜幕中,那一身皎洁月光,在苍凉中点缀着一点飞红。他沉吟半晌,鼓起勇气推开了殿门。
还未笼火的内殿,沁冽的风信子香蔓迹缭绕。床头小案上的灯烛已被吹灭,只留书桌上一盏残灯,透过幔帐照着寝殿木榻上浅眠怕黑的人儿。
默立的脚步没有走过去,只是站在灯影的侧旁静静地看着他。棋盒中的黑子已被取走,可也没有人知道下一颗白子会落在何处。这未完结的棋局,还会有继续的那一天吗?
洁白的幔帐像晨曦中的细雾一般,割断了愁肠衔接了怅惘。香炉的盖子轻声打开,李暮回头看了一眼李曦,将怀中的香粉倒入了炉身之中。
点点星火,飞扬起缕缕轻烟。将明的天空下,盔正锁甲的尚阳将军,跨刀立于点将台旁,一双厉目横扫过枪利剑戟的连天精兵。
马厩的木栏大开,新打铁掌的马蹄,将夜色踩碎。瑰丽的浓云间,微凉的晨风中现出长安城中的第一道曙光。
臂缚紧系,玄甲长袍,无名的长剑佩挂身侧。山呼万岁的豪情,激荡山河。李暮跃上马背,在长嘶啼鸣里,向着东方行去。
高扬的赤色战旗,上书的“魏”字,在秋风中迎着金色朝阳。龙尾桥下,跪身俯首的文臣,呼和着“大捷!”
锋利的眉宇,在暗色的宫城拱门下,拽着缰绳的手指有着犹疑。李暮自知,在他的身后是前锋将军,也是万千忠魂,无恙的山河系在这一身金戈铁马上。但心之所向的白,会不会来?
并不冗长的宫城拱门,连风都成了一隅呐喊。李暮回过头,在未停的马背上向宫墙上眺望。
除了烈烈风旗,什么也没有。——是啊,曦儿应该还在睡吧...
竹影深深,将铁血豪情敛化为叶片上欲落不落的清露。无梦的眠似乎很久都没有过了,李曦缓缓睁开眼睛,朗日的晴空,将暖阳泼在了榻前。
似乎少了什么。
李曦起身,洁白的宽袍在动作间垂地。温着汤药的暖盅放在桌上,已经灭掉的香炉旁,铜制镂花的盖子,不知何时被打开,没有再盖回去。
他走到桌前,明媚的阳光将身影笼罩,微显凌乱的发丝轻坠,拿起了压在炉盖下的一袭薄纸。
流畅的行书,勾勒出月下的却步。暖盅里飘出药苦,在这一刻变得淡而无味。竹叶的沙沙声纠缠着风,摇动的影黯然了李曦睫毛下的犹疑。
午后的阳光,渐渐爬上窗棂。斑驳的投影,将心事搁浅在心底,它略去了浮华,化作片片碎玉,随风而逝。
“这里?”李曦随承安来到一处园门外,看着那质朴的月亮门,诧异地问道。
“回殿下,此处为陛下御笔亲题,唤作‘惜园’。从不许任何人入内,臣也不曾进去过。只知道,里面的花木鸟兽,都是陛下亲自打理,从不假手于人。而且,惜园院墙内连年飘香不断,想必是陛下种了四时之花。”承安淡淡说道。
园门并无遮拦,李曦可以隐约看到花丛间跳动的小兔。“那...”他顿了顿。“我可以进去吗?”
“殿下说笑了,陛下的园林,您何处去不得。”承安抬起头,望向李曦。“臣相信,殿下此行,定可解心中困惑。”说完,浅施一礼,退身离开了。
秋日的午后,没有喧嚣蝉声,淡薄的宁静回响着李曦的脚步声。引流进山石间的溪水,哗啦啦的潺声中,红色的锦鲤鱼跃鸢飞。
顺着石阶小径行于园林深处,缀满枝头的金色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潮湿松散的泥土上,洁白的山茶,穿插在娇嫩的蝴蝶兰间,凸显着花形的艳丽缤纷。
自上而下的溪水,汇聚于池塘,不染纤尘的菡萏,嫩蕊凝珠,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只是,热闹的夏季已经远去,这惹人忧的秋,连这荷塘都现出了愁。只有蹦跳在水边的小兔子,竖立着长耳朵,聆听着黑驴饮水的清幽。
那是哥哥的驴。
李曦清楚的记得,芷园中,就是它伴在哥哥身边。那并不悦耳的叫声,却让才退下面具的嘴角,笑意满满。
忽然,一只灰燕收起翅膀落在了黑驴的脊背上。它歪着头,用浑圆的小眼睛看着李曦,脆叫几声,展翅飞向了身后树冠之中。李曦顺着它飞离的方向看去,一株高大的树木伫立于惜园中央。
它繁茂的枝杈,将阳光层叠于其间。还未现枯黄的树梢上,挂满了红色的发带。
这棵树...?
是芷园中他失足跌落的那棵树。
那时,小小的李曦,第一次看到了哥哥眼中的惊恐和担心。
树梢上的红色发带随风而动,坠在尾端的祈愿风铃,将一声声轻响,落在树下石台的七弦古琴上。
暮色斜阳,落日残霞。轻烟老树下,洁白的衣衫飞鸿影下。看守马棚的校尉,见礼的动作只做到一半,便觉眼前闪过一道白光,长嘶而去。
白色的马鬃飞舞在风里,混合着李曦的衣摆,向着东方追去。马蹄的声音翻踏着香炉下的一纸书信,每一个字都绕着那一根根红色的发带,撞在李曦的心上。
——曦儿,我去战场了。昨夜我想了千万个道别的情景,却只为你点了一盏安神香。我这半生,做了太多错事,唯一对的,就是一念恍惚没有把芷园焚烧彻底。其实答案一直在那里,是我视而不见,愚蠢至极。谢谢你的弓弩和手札,我带走了。很多话说不出口,因为早就没了资格。所以,就在这里等我吧,等我受了和你一样的伤,再来求你原谅。 李暮 留
夜悄悄的来,又匆匆的去。可俯身在马背上人,却只愿向着心中的方向。因为他还不知道,曦儿爱的从来不是红梅,而是那抹...傲立于寒的红。
风入四蹄的麝月,越过草场,翻过山梁,最后在一座峭壁悬崖上,追上了行于垭口处的魏军。衔在嘴中的马嚼,在粗重的喘息下,发出沉闷的声音。
发红的马眼上,竹批似的双耳向后敛去。扬起沙土的四蹄,在缰绳拉紧的时候,还在挣力向前。
铁掌将地面踩响,张开到最大的鼻腔,呼哧的凛冽的空气。李曦望着远处的行军,伸手拍了拍麝月依旧绷紧的脖颈。他不能让它重蹈流光的覆辙。
得到安慰的麝月,摇了摇耳朵,灵性的眼睛眨了眨,安静地站在了原地。山梁间的风沧桑冷冽,容不下柔却带走了情。李曦摘下背后的七弦古琴,置于膝头,发凉的手指拨弄琴弦,幽婉一曲回荡在山峦之间。
巍巍山河,一曲长歌。黄土扬沙,不掩忠魂。白衣相候,共赴胜春。
飘来的枯叶落在弦上,嗡鸣了琴音。李曦望着已经消失在垭口尽头的军队,耳边的风呼呼而过,似是一分回应,却听不清......
视频指路:@树上有只甜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