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顽固且反复,多半是核心没治对,这样治疗才能去根!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疙瘩”,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根据病程,临床将其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荨麻疹的其中一个分类——慢性荨麻疹。

什么是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临床上常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多伴有瘙痒。通俗来讲,就是皮肤上会发痒,出现红肿条块。这些条块颜色可能不同,多为红色、浅粉红色,有些在中心区域颜色发白。条块的大小和数目也不同,有的仅在身体局部一个区域,有的可以融合成片,遍布整个身体。
荨麻疹起病迅疾,也会自行消失,但又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约五分之一的人有过荨麻疹的经历。如果荨麻疹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且病程>6周,就是慢性荨麻疹,约20%的患者症状会持续5年以上。

慢性荨麻疹常见诱因
慢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类型,是指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大于6周。慢性荨麻疹的高发病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已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据统计,慢性荨麻疹在亚洲的发病率约为1.4%,高于欧洲及北美。急性荨麻疹通常可以寻找到病因,但慢性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常常难以明确,根据来源不同一般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因素包含日光照射、摩擦、冷热刺激、食物或药物、吸入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等;内源性因素多为持续性,包括细菌和病毒感染、劳累、精神紧张、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专家表示,慢性荨麻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1年内即可自行痊愈,少部分可以持续1年或数年,罕见情况下可以持续终生。荨麻疹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的风团和血管性水肿,发作形式多样,并且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多伴有瘙痒。急性荨麻疹还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状。

慢性荨麻疹该如何拯救?
中医学对荨麻疹的认识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尤其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更是另辟蹊径有其独特的见解之处,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接下来,我们从以下4个方面介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医外治法。
1 、针刺疗法
针刺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在现代医学得到了广泛认可,在某些穴位上可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当然,取穴至关重要,采纳了临床上很多医家的经验,治疗慢性荨麻疹常常选择曲池、血海、合谷、三阴交,及膈俞、足三里等穴位,采用针刺或电针治疗,并随证配伍加减穴位。

2 、灸法
治疗慢性荨麻疹可采用艾灸治疗法,常取神阙穴,手持艾条或将艾灸盒放在患者的脐部,施灸15分钟,以灸至神阙穴周围皮肤发红,患者自己感觉神阙穴附近深部组织发热且无局部皮肤灼烧和疼痛为度。
3、刺络拔罐疗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临床常取大椎、背俞穴、曲池、血海等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速刺如上穴位数下,见血为佳,并迅速加拔火罐,留罐10分钟,出血3~5mL为宜,隔日1次;或可采用在神阙穴上通过闪火罐法进行4~5次闪罐,或用留火罐法留罐10分钟左右,一日一次。

4、中药敷脐疗法
选取相关治疗性中药,将诸药研成细粉,在使用时加入适量蜂蜜或凡士林调成糊状,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取神阙穴生理盐水清洗后,用碘酒、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将糊状药物置于患者脐窝,厚度以平脐窝为准,上覆新鲜保鲜膜或纱布固定,以防止摩擦脱落,每天换药1次,一周为一个疗程,一般连用2~4个疗程。

总之,每个人出现荨麻疹的原因都可能是不一样的,要从自己的体质、生活环境去考虑,如果经常发作,可能过敏原就在身边,要尽快把它揪出来。除了西医,也可尝试中医调理,重在改善体质,提升抗过敏能力和抵御病毒的能力。想了解更多皮肤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皮肤科专家刘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