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苏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020-07-08 17:06 作者:楚荆风  | 我要投稿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

打破自我封闭的茧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在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即使是再小众的喜好,也能在网上找到“同盟”,哪怕我们蜷缩在最偏僻的角落,也能从精神世界中寻得一丝丝安慰。

 

然而,也正是因为被“安慰”得多了,心底便会产生错觉——“我既是世界的中心”,以至于,我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不加限制的沉迷下去。

 

而现实永远都是不可回避的,当我们关闭浏览器,合上双眼,才会发现,内心深处依然空虚,因为父母依然会斥责玩物丧志,同学依旧会嘲笑小众的喜好。

 

久而久之,现实变得让人讨厌,我们固然知道“忠言逆耳”,但我们却更愿意迁就自己的喜好。

 

网络时代的大数据分析,总能精准得让我们找到“知音”,那些刺耳的、令人烦躁的、真实的声音,便会被逐渐抛之脑后,我们和虚拟世界中的朋友畅所欲言,却对父母的嘘寒问暖感到厌恶。

 

渐渐地,我们变得偏执,听不得半点“杂音”,甚至“同盟”也被划了“等级”,只有最贴心的“人”,才能得到我们的青睐,才能让我们真的愿意去敞开心扉。

 

网络科技如此发达,面对着信息海洋,我们却作茧自缚,这大概是这个时代最讽刺的事了。

 

我们被自己的偏执所束缚,以至于寸步难行,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2.27”事件。

 

该事件是由于某个明星的粉丝,因为不满cp粉的同人创作,在举报cp粉的同时也举报了AO3平台,导致平台关闭,引起平台用户和其他“圈”粉的愤怒,最终导致各“圈”联合在一起,共同抵制该明星,想方设法让他“糊”掉,以此对其粉丝的恶劣行径进行“惩戒”。

 

“圈”里有个词叫“圈地自萌”,说白了,就是“各玩各的”,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而这个明星的粉丝,显然坏了“规矩”,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人作茧自缚,把自己所崇拜的人给无限制的拔高,以至于“踩”在了别人头上,引起反感乃至反击,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若我们沉迷于茧中世界,最终结果,自然是“难得善终”,就像欧美国家从上到下对新冠病毒的“放纵”。

 

“得益”于媒体的鼓吹和洗脑,欧美国家至今仍有不少人反对戴口罩、质疑居家令,甚至怀疑福奇教授、怀疑比尔·盖茨,也许他们曾在内心深处怀疑过,但放弃了“思考”,最终被名为“自由”的茧所束缚,在其中沉沉睡去,难以唤醒。

 

正所谓:过犹不及,无论是什么事物,若放任自己沉迷,以至于作茧自缚,那就只能陷入怪圈,再难踏出半步,最终将自己困死,只有打破自我封闭的茧,去接受那些“不动听”的声音,才能让人生从此不虚此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在创作后


语文,曾是我最擅长的科目(相对于其他科目),作为江苏省的1名90后大叔,高考,恍如昨日。

作文,我最喜欢的题目,因为我可以“自由创作”,虽然分数始终不高,但我乐在其中。

如今的我,成家立业,拖家带口,但我依然记得当年在考场外,哆嗦成一个的自己,我不知道自己在恐惧什么,但我清楚地记得,在我拿起笔的那一刻,就好像人格分裂一样,内心无比坚定的相信,我可以考好,然后奋笔疾书,提前1个小时写完了语文卷(最后语文分数也是班级前二十,我们班七十个人,虽然总成绩差一丢丢够不上本科线,但我语文成绩比部分本一的学生要高考,CIAO,我在得意什么),然后就是复读,参加第二年高考,那天的场景,我依然记得,我在宿舍,被人拿脚踹醒,我睡得如此踏实,以至于其他三个彻夜背书的人,愤懑不平,倒不是我胸有成竹,而是,临时抱佛脚,好像也没啥意思,反而会影响上午发挥。

这次的题目,我依然沿用我当年的风格,似乎找到了一丢丢当年的感觉,却又天壤之别,毕竟,没那个环境了,又是用WPS码的字,前后删改了一些,而这在高考中,自然是不现实的


江苏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