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隔膜材料(锂电池合集 第2课)

1.基础知识
1.1 隔膜(Separator):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结构之一,主要作用是:
(1)使电池正负极分隔,防止两极接触短路;
(2)具有离子通过的功能:
(3)电池过热,通过闭孔功能阻隔电池中电流传导.
1.2 隔膜种类(Separator classification)
a.根据不同物理、化学特性,锂电池隔膜材料可以分为:织造膜、非织造膜(无纺布)、微孔膜、复合膜、隔膜纸、碾压膜等几类;
b. 根据所用材料可分为:PE、PP、PI、PVDF等:
c.PEO+LiPF6组合作为凝胶电解质同时发挥电解液和电池隔膜的作用-纯固态聚合物鲤离子电池。
1.3 隔膜性能指标

1.4 制备工艺


a.共同点:取向步骤,使薄膜产生空隙并提高拉升强度。
b.不同点:成孔机理不同。
1.4.1 干法工艺




1.4.2 湿法工艺




隔膜使用过程问题
1.分切时隔膜断带---隔膜强度均一性差
2.卷绕时隔膜跑偏---隔膜厚度不均匀
3.干法隔膜卷绕时抽丝、横向撕裂---工艺特性

2.隔膜行业背景

佛山金辉、星源材质、日本宇部、韩国SKI、日本东燃、美国Celgard、日本旭化成、中科科技

2.1 四大壁垒
1.一般商业化生产的锂电池隔膜,都是用 PP树脂或者PE 树脂生产的。但是,采用不同的添加剂会对隔膜最终的性质起到巨大的影响:全球仅有旭化成、CELGARD和东丽具有独立的高分子实验室,拥有自己的专料。
2.工艺 干法:物理拉伸,结晶和淬取; 湿法:相位分离
3.隔膜设备的应用需要和工艺配套,也就是说,要先有工艺再订制设备。由于湿法设备要求的高精度,生产难度远高一般的薄膜设备。目前全球湿法隔膜设备最为精良的是日本的东芝。
4.隔膜对于电芯的安全性能尤为重要,所以电芯企业对更换隔膜会非常慎重,一般电芯厂商更换隔膜的周期需要2-3年
2.2 主流

干法的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小,技术难度相对也较低。从产量上看,国内还是以干法为主。
我国干法隔膜与国际隔膜的差距较小,而湿法目前差别较大。从SEM 图片上隔膜的成孔均匀性上看,目前国内干法隔膜距国外水平已经愈发接近,而湿法隔膜还有明显的差距。
隔膜的突破,将从干法开始;进入的市场,是中高端的动力电芯和使用干法隔膜的消费电芯厂商。而近年湿法隔膜陆续投产,尤其是国外设备的引进,将带动湿法加速发展。
3.技术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