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修身养心 健康生活 汪妍春

2023-04-07 13:15 作者:80157132943_bili  | 我要投稿

       修身养心  健康生活

           汪妍春

     在这草长莺飞的三月,由陕西师范大学主办,安康市科学教研室和安康市第一小学协办的“心理健康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专题培训”活动在市一小六楼报告厅隆重举行。窗外春寒料峭,室内暖意融融。来自安康市各县区的共计600余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齐聚于此,进行为期两天的高质量专题培训。

    此次培训从3月24日早上八点半准时开始,至3月25日五点结束,满满当当七场精彩的专题报告,让所有参训教师都收益颇丰,意犹未尽。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有着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来说,教授们的某些观点如拨云见日,一扫郁结于心中多时的困惑。

    第一场报告是由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英教授主讲的《教师职业发展与职业心理健康》。她从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意义、当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理论存在的问题、教师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体系这四大板块进行了论述。听了她的讲座,让我对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意义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教师是用心育人的职业,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越健康的老师,师德水平越高,学生越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质量越能显著提升。

    由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何宁教授主讲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涵、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教育建议这三方面做了重要论述。让我对当代社会大变革背景下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复杂性、多变性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一些被我们视为离经叛道的言行,不合时宜的举止,却恰恰是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外在表现。作为一名兼职心理健康老师,得做到心能海纳百川,接受并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惊人之举,接纳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像大禹治水一样疏导他们,而不是围堵。《花钟》中说,大自然中不同的花儿,开放的时间不同。每个孩子就如朵朵鲜花,也有自己开放的花期。正所谓“十指有长短,省事有早晚”。

    一项职业,很多人干久了都会感到疲惫,精神懈怠,幸福指数会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减少。罗阳梅教授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维护与促进》,让我这已经进入职业倦怠期的老教师有了重新寻找职业幸福的动力,那就是把教育看成“闲暇的艺术”,而不是被迫谋生的手段。把自己觉得微薄的收入与底层劳动者的收入进行对比,积极接纳自己时不时的消极情绪,接纳自己的各种不完美,暗示自己“就那样吧”。不克制、不消极、不强求,让情绪为自己服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陈旭海教授用一个具体案例为引子,总结出看见——接纳——宣泄——重构——行动改变五步法,为如何“让孩子自在生长”做了良好注解。我的理解中,师生关系是仅次于亲子关系的一种“特殊的亲子关系”。从时间上来说,老师是仅次于父母,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外人”。甚至部分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更胜于父母。在一个人前二十年最重要的成长成才的黄金期,最亲密的陪伴者、教育者、引导者是老师,老师是除了父母外,最渴望每一个孩子都成才幸福的人。这种关系不是亲子关系,却胜是亲子关系。因此,这“五步法”于我来说,真是如春夜喜雨,知节而至,润泽无声。

    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是每一个老师、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段海军教授的《思维型班级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操》,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带我们走进了一片更广阔的育人天地。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助力学习”。助力学生学习“过五关”:动机关、目标观、方法观、时间观、心态观。我想过了“这五关”,像“厌学将”“拖拉将”“依赖将”,“散漫将”“懒惰将”“贪玩将”,还不是“说斩就斩”?

    唐远琼博士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积极情绪的力量》,她的“换个角度看问题的ABC理论”,为我们疏导自己和学生的心理打开了一扇新门。

    现代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非常繁杂,简单的教书育人已不足以概括。工作中我们有很多角色需要承担:老师、父母、保姆、法官……还有一些其他与本职工作无关的社会性工作。很多老师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颈疾病非常严重,每天下班之后总会觉得腰酸背痛,累的动也不想动。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张静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她自己如何在工作中兼顾身体锻炼。从她身上让我看到了在繁忙的工作中见缝插针的锻炼照样可以让身心保持良好状态的可能性。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两天的培训时间短、效率高、收获大。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用我所学来指导自己更好的律己育人。


修身养心 健康生活 汪妍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