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已远,江湖犹在》 ——浅析王家卫《一代宗师》

“拳脚心术,谓之武林;刀光剑影,可称江湖。”
影片一开场,就是一场精彩的打斗:雨夜,陋巷,一对多。飞旋的衣角抖落雨珠,沿着切角线飞出的水滴,在特摄镜头下折射出诡谲隐秘的光线。结局是注定的,一人一帽,未损分毫,徐徐离去的背影拉长,画面渐暗的同时,镜头切到巷子的另一角,身着绸褂的老人立于撑开的黑伞之下,沉默的目送男人离去。至此,影片第一幕完结。
为什么说《一代宗师》是武侠电影封神之作?想必列位都有看过太极图,一阴一阳各据一旁,却又相互交融。其实,开场的一幕,就好像是在《一代宗师》这张白纸上,画上了一个标准的太极图。不只如此,其实全片就是由一个个太极图组成的。
一.南北武林之争——叶问,宫羽田
【 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
上世纪三十年代,北方战乱,宫家老先生为求北方武林之全,迢迢南下广东,于佛山宣布,将选出继承人,继任中华武士会会长之职。一时之间武林震动,各路高手跃跃欲试。咏春继承人叶问本无心此事,却阴差阳错间被推举为南方武林的代表。此时的两人,一个代表北方武林,一个代表南方武林,此时更像是对立的阴阳两极。
在选举前的比试中,宫羽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拳有南北之分,可国,永无南北之别。他想保住的是整个武林,这时的他心里,太极图的两侧是南北武林,两者理应自和。可叶问只是说:"大成若缺,就随它去吧。"其实这个时候的叶问心里也有一个太极,只是这个太极不是中原武林,而是整个江湖。武林之大,不过是江湖的一部分而已,它到了鼎盛,就应该和饱满的阳鱼一样,去接受被阴鱼逐渐生长取代的命运。但这样的取代决不是消亡,新的阳鱼会从阴鱼中应运而生,新的武林也会再次出现。“大成若缺”这四个字,也把叶问的清醒凸显得淋漓尽致。
二.家国大义与儿女情长——叶问,宫二
【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
男和女,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能体现阴阳的一对事物:男性阳刚,一招一式皆为杀机;女性阴柔,一笔一画尽写绵情。咏春寸进,形意巧取。一个是翩翩如玉富家子,一个是文武双全大小姐,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他们遇见了彼此,本可以生发一段羡煞旁人的金玉良缘,不成想那日寇的铁蹄破了城,那所谓的大义迷了心,施施然是在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岁月蹉跎,很快他们也已年华不再,两鬓微白。最难忘那个雪夜,找到宫二的叶问,拿出珍藏的袖扣。谈及那年北上履约之事,他欲言又止,她沉默半晌,拖就一身病骨,倚上窗棂。窗外飞雪片片,一如十年前的那个冬夜。
“叶先生,你知道十年前的大年夜,我在哪吗。”
说罢又是良久的沉默。末了,她只是说,
“在最好的时间遇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有时间了。”
语气淡漠,神色变换间,不甘与无奈被她压在眼底。
这一幕堪称全剧最动人的桥段,不只是因为它指明了人物的命运走向,更因为它的出现,标志着第二个阴阳的破裂——宫二为报弑父之仇,落下一身伤病;叶问不堪敌寇侵扰,远走香港授拳。本来应该此消彼长的阴阳两极,却在同一时间逐渐走向了没落。什么家国大义,什么儿女情长,都已经成了一笑而过的谈资,时过境迁,当年的人早已故变。
三.功名利禄与忠孝节义——马三,老猴
【老猿挂印,关隘在回头】
古来习武讲师承,但凡入了师门,吃了碗饭,言行举止就都得从了师父,哪怕是掉脑袋的勾当,拎着头也得给它办好。马三自幼受宫羽田指点,一套八卦打得出神入化。可老爷子说什么都不肯教他形意,大概宫羽田也看出,马三早有反骨,日后或为坏胚。
日军侵占东三省,立伪满洲,堂堂七尺男儿,不思抗日,反而钻了狗洞子,做那理事会长。也许是面子上挂不住,也许是认为这厮还有回头的可能,宫老再次召见这个不争气的大弟子。一句话表明自己的意图:“你可知,老猿挂印,挂印的关隘在哪?”老猿挂印,关隘在回首,挂印容易,难的是回首。宫老借这一招,规劝马三回头是岸。可马三被名利灌了满脑子,哪还听得进半句?一次切磋,一场送葬,一日寻仇,一生到头。马三过于重视名利,轻了忠义,最后送了命,宫二一心寻仇,忘了自己,所以她最后也未得善终。
结语:武林已远,江湖犹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代宗师》好似历史中的一团香烟,袅袅地飘起来,渐渐地散了,淡了,却给人以一种回味悠长的感觉,诚然,武林已经消逝,可江湖还在,叶问和宫二的遗憾仍在重复上演,马三的抉择仍是很多人的内心想法,“愚忠”和“奸诈”依旧是津津乐道的关键词。王家卫拍的是上世纪的武林,却也是不分时地的江湖。“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相信这部电影,不论在何时与之相遇,都会给人以一种阔别重逢的久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