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耀中华,精神传后人

走进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依山就势的九十八级台阶。当地的人们将之解读为:炎黄子孙永远不要忘记“九一八”国难,不要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战争期间对于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不要忘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历史教训。通过宽阔的百米甬道,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纪念碑主体展现在眼前。两层碑栏之上,矗立着高达31.6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由花岗岩砌筑,其建筑风格、碑身式样、汉白玉浮雕均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相仿。碑身正面,朱德同志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纪念碑的后面是占地 1500 平方米的“一主两配”的三座陈列馆。展厅正面悬挂着肖克将军题写的“陈列馆”牌匾。
由解说员介绍了解到,热河省,是民国时期行政区划的省份之一,辖区分布在现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辽宁省。1948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军收复承德,热河全省解放。新中国将热河省划分为2市16县4旗。1955年热河撤销省建制,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其中承德市划归河北省。热河人民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精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岁月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暴,浴血奋战,为谋求解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从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的金丹教起义,到铧子沟人民的抗洋拒官斗争;从坚守千里“无人区”,到积极参加晋热察战役,热河人民始终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反抗日本侵略者,1938年6月热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冀热边抗日大爆动,在热河境内建立了11个抗日县政权,组织了众多的抗日游击队和民兵,在长达500千米的长城沿线同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无人区”斗争。据不完全统计,经过十余年的浴血奋战,热河付出了10余万人的牺牲代价,仅承德市西郊的水泉沟“万人坑”就有3万多抗日军民及无辜群众惨遭杀害。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热河为中心,建立了冀热辽革命根据地,为挺进东北,解放华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隆化战斗中涌现出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新中国,冲啊!”那惊天动地的呐喊,至今仍然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承载了革命先烈爱国保家、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记录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勇于抗争的艰辛而光荣的民族历史。“英雄战场殉横魂,忠国爱家誓不分。终使白骨撒神州,亦使热血化粉尘。”这正是热河大地英雄军民形象的真实写照。
我们有幸,一次次见证历史:历史有幸一次次经历辉煌!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为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中国共产党,承载了这伟大民族精神中最精髓的部分,在90年风雨沧桑的历程中,领导中国人民冲出重围,走向繁荣富强。作为被党领导的青年一代,我们也有着我们的使命。在备受欺凌的旧中国,青年人的命运是救亡图存、立志图新改天换地联系在一起。在新时期,中国青年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