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后代表作解析之Jewel】Intuition (2003)

2021-09-26 17:12 作者:柏原Dellen  | 我要投稿

当看到了《Intuition》的MV,Clive Davis私下跟Jewel说:

“没有人想看Joni Mitchell穿超短裙跳舞的。”

《Intuition》在某种意义上像是Jewel本人职业生涯的集中表现:她不满足于只做流行民谣,她听的音乐很广,对各流派都有一些兴趣,于是都想试一试;她时常获得一些灵感,想要表达,但表达出来后,发现大众竟然没get到点,甚至到反方向去理解,导致她自己被误解;她其实很会唱歌,能够转变唱法,自然地运用至少3种音色来表达一首歌;她想写一些有深度的歌词,但是发现她的灵感或者对社会问题的理解程度,不足以支撑她写完整首歌词,或者她的诗意转瞬即逝,她就零星地在歌词里放一点,中间一段可能很大程度都和这一段诗意没什么关系,最后点题一下完成。

《Intuition》是一首流行舞曲,区别于Jewel早期成名的流行民谣,是她当时的新尝试。我挺喜欢这首歌曲,这首歌的内容具有她早期做的民谣音乐特征,反映了美国社会消费主义泛滥的现实,有一定深度。

然而这首歌和其MV却因被听众抓错重点,引发了一系列争议,最终既没有获得业界认可,商业成绩也差强人意。

对于Jewel来说,这应该她不是第一次被误读,此前她发行的诗集就有受到一些争议。

她有原创的实力、不错的音色,在创作时也有自己的思考,然而呈现出来一些有深度的作品却会容易让听众迷失重点,最终忽略了歌曲整体的意义。这一方面听众的欣赏水平可能是有点问题,另一方面,当这种事情一再发生,也确实需要探究一下Jewel在作品呈现时是否存在她自己的问题。

一、歌词

按照后现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当作品完成后,“作者已死”。所有的解读就基于作品本身,而不再考虑作者本人背景以及其对自己的作品的评价。如果一份看上去不知所云的作品,需要通过作者自己不断解释,才能让大众或评论家明白其创作的意图,而作品本身并没有表现其意图,或者过于隐晦,那么这样的作品其实没有达到创作的目的,也很难称得上好的作品。

Jewel的《Intuition》在最抓耳的副歌部分是这样写的:

“Follow your heart

听从你的内心

Your intuition

遵从你的直觉

It will lead you in the right direction

它会给你指引正确的方向

Let go of your mind

解放你的心灵

Your intuition

遵从你的直觉

Is easy to find

它很容易能被找到

Just follow your heart baby

只要听从你的内心,宝贝”

副歌是完全没有一点反映物质主义的影子,只有一股心灵鸡汤味。这段内容是放在副歌作为歌曲最抓耳的部分不断重复的,也正因其重复,所以它能够最直观给听众留下印象,因此,Jewel在创作时或许应该在这个地方加入一些自己独有的创见。

实际上,流行音乐史上批判、讽刺物质主义泛滥的歌曲很多,典型的像麦当娜的《Material Girl》。这首歌也曾经被误读为表现物质主义——即便它的副歌第一句就是“'Cause we are living in a material world.”像这样讽刺物质主义的歌曲,通常采用的就是说反话的方式,看上去是赞扬/描述物质主义的生活,实际上是在嘲讽和批判,比如Cyndi Lauper的《Money Changes Everything》。

在《Intuition》的主歌部分,其实Jewel的创作是问题不大的。她描述了生活在高科技时代女孩子的疑惑:

“They say Ms. J's big butt is boss

人们说J小姐(JLo)凭着翘臀才能呼风唤雨

Kate Moss can't find a job

凯特·摩丝(名模)却找不到工作

In a world of postmodern fad

在这个后现代的时尚潮流中

What was good now is bad

曾经的美好已时过境迁"

在美国文化背景中,“JLo的翘臀”其实是物化女性的标志。很多人记住Jennifer Lopez不是因为她本人有什么才华或者有什么作品,而是因为她的臀部,想起JLo就想起她的臀部,好像她本人就只有这个器官。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物化女性表现,也是追求物质主义带来的恶果之一。

而《Intuition》歌词中对比JLo和Kate Moss的境遇,也隐晦地表达了由于物质主义泛滥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即在同一领域内,非专业人士凭借资本——她的臀部,可以站得比非常专业的人士高。

到此为止,这4句歌词的内容不错,且可以延伸开讲。

然而,Jewel接下去写的就是pre-chorus了:

“It's not hard to understand

其实只要谨记这个简单道理

Just follow this simple plan

很多事就会豁然开朗"

随后便是那一段心灵鸡汤副歌。

Jewel用了4句词描述了物质主义带来的后果,且话中有话,确实是有一些深度,但之后就开始“跟随你的内心,相信你的直觉”一串心灵鸡汤。到此为止,第1段可以勉强解释为表达得有点让人迷失重点的的社会话题。然而第2段歌词就谈情说爱去了,让对方跟随内心,爱上自己。这很难不让人觉得前言不搭后语,也难怪听众会听不太懂。

单就物质主义带来的后果,比如物化女性,比如金钱至上,难道是人们“跟随内心,相信直觉”能够解决的吗?这都是已经根植于人内心的想法。再让人们“跟随内心,相信直觉”,难道不是让人变本加厉地为利益去争夺资本吗?

或许Jewel是比较单纯的女性唱作人,她自己比较佛系,所以她觉得大众也可以像她一样,跟随自己的本心,钱赚够就好。但这明显不符合客观的情况。她对社会的见闻,都是单纯从她自己的角度出发,没有想社会其他人会怎么觉得——至少在这首歌里反映出这样的情况。

对于一个从事艺术领域工作的唱作人来说,这样的单纯可能是很珍贵的,但当这样对世界了解如此单纯和片面的唱作人,却想要针砭时弊,提升大众对某一问题的认知,那么出来的作品可以看出来,至少在深度和表现上都有明显的问题。她对于物质主义的认知水平可能都在大众之下。对于艺术家来说,他们没有必要提出解决某一社会事件的方法,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强人所难,而且社会不是一个人的想法能够改变的,但艺术家可以以前卫的眼光呈现出一定作品,反映现实,让人们反思当前的社会,最终有可能成为某个改变社会进程的源泉之一。前提是,艺术家得足够了解生活。

Jewel在《Intuition》中反映出来的创作问题,主要缺失的就是对于生活的理解。而她的出道首单,也是她成名作《Who Will Save Your Soul》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比较巧的是,其实《Who Will Save Your Soul》也可以被理解为反映物质主义带来的恶果,而且更生动——人们很自私,只在乎追求自己的利益,社会保险也保不了你的,所以没有人能够来拯救谁的灵魂,只能自己帮助自己。(“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m, take their money and run”、“You got social security, but it doesnt pay your bills”、“Who will save your soul if you wont save your own”)

如果Jewel的《Intuition》有《Who Will Save Your Soul》的歌词水准,配合编曲制作和她当时的演唱,会是一首更好的作品。


二、作曲与编曲

歌曲制作方面,Jewel的《Intuition》是有明显的突破。作为以流行民谣打开市场的歌手,Jewel在03年发行了流行舞曲专辑《0304》。她看到前一张流行民谣专辑《This Way》的尾单《Serve the Ego》经过混音在舞曲榜夺冠,由此对制作一张流行舞曲专辑产生了兴趣。

《Intuition》开头的手风琴演奏为这首歌带来了拉丁风味,隐隐约约有Shakira的感觉。歌曲定在了G大调,4/4拍的节奏,每分钟100拍,加入了有电子合成器的效果。

在歌曲的bridge部分,制作时用到了类似滤波器做出来的电话音效,给予听众“这首歌是写给特定对象”的感觉,仿佛是第二段的延续:“You've got somethin' that you're wantin' 2 sell / Sell your sin' just cash in / You've got somethin' that you're wantin' 2 tell / “You'll love me' wait and see” / If u want me' don't play games / I promise it won't be in vain”。

这里的“Sell your sin' just cash in”其实算是点题了,但就这一句,之后又再跟上一段爱情对话和抓耳的心里鸡汤歌词——第一段只有4句的有深度歌词就算一开始被注意到了,到这里也因为隔了太久,且几乎没有照应,听众完全遗忘了。


三、演唱

在演唱方面,到《0304》专辑时期,Jewel已经很能控制自己的音色,懂得如何自然地运用不同的音色演绎歌曲。在《Intuition》里,她把自己低音区略带沙哑的音色、中音区的甜美、以及略带浑厚的音色都用得恰到好处。

在Jewel成名的《Pieces of You》专辑时期,在录音阶段其实她还不太会唱歌,在副歌部分有时会刻意压嗓,以营造听起来带点鼻音、浑厚的音色,或者使用类似哭腔的演唱方式。在流行民谣歌曲中,这样的操作显得有些用力过猛,着重表现在最初版的《You Were Meant for Me》中。但她在演唱方面的进步是惊人的,到《You Were Meant for Me》打单时,她已经能够明白并且表达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很有意思的是,Jewel这一时期跟Jessica Simpson同台表演了《Who Will Save Your Soul》。听起来就像老Jewel在跟新Jewel对唱一样,展示了用力过猛与四两拨千斤的差别。



四、MV与宣传期的争议

如果这首歌能配上不错的MV和宣传效果,那么即便歌词上存在比较大的问题,那么依然能够流行起来,因为曲风是当时流行的,歌好听,珠儿人气当时也还可以,《0304》专辑发行首周空降当周第2,为Jewel最好的空降成绩。Jewel也受邀了当年的VH1 Divas Show。

而恰恰就是这首歌的MV和宣传出了更大的问题,导致了当时Jewel核心粉丝的流失,也没能获得足够的新粉丝支持,而大众也没有办法理解她要通过这首歌与MV表达什么。

MV导演是Marc Klasfeld,他拍摄的这个MV其实也挺有意思的。一开始MV仿佛那个时代的日常DV记录一样,处理成了低画质,随后视频随着Jewel模仿流行女明星的造型切换成正常画质。Jewel在MV中扮演了多位女明星,以及多个同期的品牌广告(如雪碧、耐克等)用以讽刺物质主义。

讽刺雪碧的广告画面,本意是想讽刺雪碧广告体现出的物质主义,以女性的性感为卖点

MV中还模仿了当时电视节目TRL制作的滚动留言条,把当时观众可能会想表达的东西放到了MV中。其中一条很有趣:“Jewel's music sound so much better now that she's dancing.”这也是在讽刺观众用眼睛听音乐——有些人会觉得歌好听是因为舞蹈跳得好,这种前后矛盾的话语确实蛮讽刺的。

然而这个MV也因为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容易让人迷失重点。第一次看完这个MV的观众很容易把这个MV的核心误解为Jewel想成为流行明星。

这就与MV的原意大相径庭了。

这样理解也不是没有理由。从MV来看,一开始的DV记录的是日常,身着保守朴素衣服的Jewel在路边看着人来人往,随后她在小摊买了一瓶雪碧,坐下后站起来喝,画面切换成正常色调,她的衣服被风吹开,露出性感的内衣。随后画面再切回DV的低画质,她的衣服穿回去了。这一段特别像是她内心的期盼——普通人的生活是无聊单调的色调,而梦想中女明星的生活丰富多彩。

而到了“Follow your heart, your intuition”这句歌词的时候,画面切回了正常色调,Jewel穿着性感的衣服像流行女明星一样跳舞。——这特别容易让人觉得Jewel想要“跟随内心”做一名流行女歌手。

这个MV就这样被大众和粉丝误解了,但大众和粉丝要这么理解也很正常。只能说在MV确实没有搞清什么才应该是突出的重点,和歌词没有很搭。

曾经的Arista老总Clive Davis看了这个MV,跟Jewel私下吐槽:

“没有人想看Joni Mitchell穿着迷你裙跳舞的!”

Jewel的核心粉丝们大多都喜欢她的流行民谣歌曲。Jewel的这个突破和转型在被误解的基础上,成为她“变得浅薄”的标志,让原先的粉丝非常失望。最终Jewel也吐槽:“没人明白我的这个MV要表达什么”。

然而,这还不是最惨的。这单宣传期出的最大的问题在于《Intuition》作为一首反物质主义的歌,被公司拿去做Schick品牌当时新出的“Intuition”刮毛刀广告歌了。当时Jewel的厂牌Atlantic接了这个广告,要求Jewel为这个广告提供一首广告曲,就叫“Intuition”,也算借此广告宣传歌曲,这首歌也预定会成为专辑首单。

这个想法是还好,但这个广告中偏偏展现了物化女性的场景。

一首反物质主义的歌,被用在了尽显物化女性的广告中。更讽刺了。但这回,被讽刺的是Jewel,尽管做广告歌的决定不是她做出的,她也不知道广告会拍成这样。

对于任何注入心血想要表达东西的人来说,自己的作品被曲解、被误读都会是难过的,不过这是正常的,作品总会被各种评价。但被自己讽刺的对象反讽自己,那种感受可想而知。尤其对于Jewel这样心思细腻,会发表诗集的唱作人来说。

后来,Jewel再也不碰电子音乐和舞曲了。

事实上,Jewel其实有不错的理念,她如果把这样的理念交给其他制作人,让有经验的制作团队来帮她加工作品,更多地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或者引导作品制作,可能会更好地丰富她作品的层次和深度,对于她的职业生涯也是更有利的。

Jewel其实真的算挺可惜的,从早期的作品可以听出来她其实天分不错,她的创作才能如果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有一个比较出色地制作人给她多带一下,她作品质量会更好。

【天后代表作解析之Jewel】Intuition (200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