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生态公益驿站的责任:推广三个新文化
2023年8月18日,神农架生态公益驿站,见证了“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项目”简单又清晰的启动仪式。由于讨论的是生态保护方面的问题,有些人会担心,这业务比较偏僻,在神农架地区难以展开。
但知名环保公益人“神农耕者”却不这么认为,神农架的优势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得好,神农架的发展才有动力和前景。生态文明是关乎人类未来命运走势的重要文明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对不是一句话说说而已。在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就经济多样性的促进,就是生活多样性的本底,更与文化多样性息息相关。
说到文化多样性,有志愿者想到了《黑暗传》,这个数千行的“神话史诗”,可能算得上中华民族史诗的典型杰作,很值得向每个到达神农架的“客人”,尽力推送。
换句话说,人类所有的文化,都是互相关联的。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保护人类就是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必然要涉及文化多样性。生态保护必然要掐准经济发展的脉搏,保护的行为必须要有利于社会发展。
2023年8月19日下午,在神农架生态公益驿站的茶桌前,神农架的一批民宿经营业主,小规模聚集在了一起,他们讨论着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小话题:当前的神农架,最需要革新的三个生活小文化是什么?
有人说,当然是茶文化,尤其是茶桌文化。我们神农架种茶,产茶,卖茶,但缺少茶商,本地人也没有聚桌品茶、交流互动的传统。目前神农架生产的主要茶品种,还是以绿茶为主,最近几年才零星出现了红茶、白茶等更多样的品系。神农架人,必须改变只喝绿茶,只给客人倒一杯绿茶的习惯,而改为邀请客人坐到茶桌前,用小杯品饮神农架出产的红茶白茶棕茶黄茶黑茶。只有这样,神农架茶文化才可能真正实现本质的变化,神农架的社会文化也才可能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型场景。茶文化必然是交流的文化,茶文化必然是社区文化,茶文化必然是商业文化,茶文化必然是政治文化,茶文化必然是精神文化,茶文化必然是和谐共生的文化。我们很有必要,呼吁所有的人,都在家里置办一张茶桌,在热烫的茶汤里,传递创业与生活的美好梦想。
有人说,我建议推广火锅文化。我观察到了,我们神农架人非常热情好客,家里来了客人,要炒茶,要做锅子。把家里负责做饭的人,弄得非常劳累,吃饭的人也未必买账。今天的社会是简易生活的社会,物资相对充裕,人们的见识相对宽广。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交流,用来讨论,而不是只埋头吃饭。因此,我的想法是,先简化我们的餐桌礼仪和食物结构,平时家里没有人,可以简单炒一两个菜;来了客人,建议就上火锅。火锅的好处是加工相对简单,大家边吃边涮,也分担了“做饭的麻烦”。火锅的流程多半是先涮肉后涮菜,这样也把我们神农架的特产,比如腊猪蹄、腊排骨、小土豆、小白菜等等,实现了快速的流通与消费。新的时代,呼唤新的餐桌文明。
有人说,我建议推广自然观察文化。神农架的优势就是生态本底好。这生态本底,可不止是几座山几条水,而是这山山水水里蕴藏的丰富的生命组合。比如我们可以给所有来民宿居住的客人们,邀请他们一起参与自然观察活动,每个人,此生只要有机会来一次神农架,就应当有机缘认识10种农作物,认识10种野生药材,认识10种鸟类,认识10种昆虫,这样才可能成为大自然的终身朋友。同时,还可看看星星,看看岩石,看看云雾。这样,才可能真正地体验到神农架的深层次自然之美。我们民宿业主应当带头,做一轮访谈和展示,把我们自己对神农架自然之美的认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传递出来,这样也更容易引发游客的共鸣。
这些民宿业主都是行动派,他们说干就干,准备广泛发出邀约,成立制订推广三个文化的行动小组,准备自己率先实践起来。行动,是一切发展的根本,边行动边交流,边交流边行动,边行动边总结和碰撞,神农架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一定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