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泰山之行-中国铁路|济南机车工厂|泰山(GK1G)型内燃机车
1975年.鞍钢集团配属了首台东方红2型内燃机车,自此开启了鞍钢牵引动力内燃化的进程·。虽然鞍钢内燃机车的数量增加很快,但当时鞍钢的蒸汽机车也占有一定的数量。到1986年,鞍钢内还有22台带特种车钩并老化待换的PL2型蒸汽机车

虽然鞍钢具备更换内燃机车的条件,但随着钢产量的增加,当时的工矿内燃机车大都无法满足鞍钢的需要。因此,与机车制造企业合作研制适合自身条件的调车及小运转用内燃机车。
研制
1987年初,鞍山钢铁公司、济南机车厂和大连机车研究所三方根据鞍钢铁路的实际情况对机车的研制进行了调研并在5月26日签订了《鞍山钢铁公司使用794KW液力换向调车内燃机车订货合同》和《鞍山钢铁公司用794KW液力换向内燃机车的技术条件》,为了满足机车的运用条件,必须进行特别的设计,其中部分配件要新设计,设计项目如下图所示:



这便是本集故事的主角-泰山型内燃机车。
1987年6月,大连机车车辆研究所召开了泰山型内燃机车的设计会议。会议上决定了机车的总体布置、液力传动箱、转向架、车底架、电控系统的设计。同月大连机车研究所开始泰山型内燃机车的施工设计。


198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大连机车研究所召开了泰山型内燃机车施工设计审查会议。会上鞍钢公司对机车的设计表示满意并签订了《鞍钢用794KW液力换向调车内燃机车施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
1988年初,济南机车厂开始进行泰山型内燃机车的试制工作。
1988年12月,首台泰山型内燃机车在济南机车厂下线。
泰山型内燃机车功率794KW,轴式B-B,作为小运转机车时最高运行时速70km/h,作调车机车时最高运行时速35km/h。机车采用一台Z12V190BJ2型柴油机,装车功率790kW,同时泰山型内燃机车也是我国唯一一款25吨轴重的液传内燃机车。
试验
根据《泰山型液力换向调车内燃机车厂内试运技术条件》,济南机车厂在其厂线上对机车进行了曲线通过、称重、液力换向试验并在胶济线济南至历城间进行了正线牵引运行试验。

为了检验机车的制造质量和性能,鞍钢对机车制定了全面、严格的考核。如下图所示:

考核结果表明,机车各主要部件状态一切正常,基本达到设计要求。特种车钩可以直接牵引铸钢车。因此机车的设计制造是成功的,基本上可以满足鞍钢的需要。
改进与运用
虽然首台机车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990年.鞍钢召开了泰山型内燃机车技术改进措施协商会并形成了会议纪要。其中确定了46条改进意见,如下图所示。

这些改进使得泰山型内燃机车的可靠性有了大幅度提高,此后济南机车厂陆续生产了3台机车(编号6002-6004)。
1992年12月,泰山-6004号机车在大连机车研究所的定置试验台上进行了牵引热工性能试验。





1993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在济南召开“泰山型液力换向调车内燃机车鉴定会”,会上泰山型内燃机车获得极高的评价。
1993年12月26日,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同意将原泰山型内燃机车更名为GK1G型内燃机车,机车编号自6014开始。

1993年,河北邯郸钢铁厂开始了内燃化进程。针对当时全线尚在使用蒸汽机车的情况以及厂内线路条件进行评估后,选择了泰山型内燃机车。
1993年12月15日到1996年,邯郸钢铁厂陆续配属了7台泰山型内燃机车(编号0011-0012、6020-6022、6030、6036)。在机车的运用中,邯郸钢铁厂的机车乘务员对机车的评价趋于肯定,但机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190型柴油机上。体现在柴油机漏油漏水严重、机油频繁出现稀 释情况、柴油机辅件、增压器、喷油泵、高低温水泵、中冷器"故障较高,摇臂挺杆易断,缸头摇臂部份采用暗油道供油,常出现油道堵,上述辅件故障的出现,尽管不影响机车主体质量,但也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多麻烦。同时邯郸钢铁厂一厂站到二厂站间的15号联络线是一段坡道在9.6‰、最小曲线半径仅125m的线路,还存在一个瞭望条件极差的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泰山型内燃机车在牵引30辆重车时曾在坡顶发生柴油机活塞烧损,在牵引20辆重车时经常出现爬不上坡的情况、通过道口时只能以极低的速度通过,严重影响了运行效率。

1998年,邯郸钢铁厂扩建工程需要加配一台内燃机车。在经过一番比较后,邯郸钢铁厂选择了大连机车车辆厂的GK1L型内燃机车。
1999年元月20日,大连机车车辆厂为邯郸钢铁厂制造的首台GK1L型内燃机车到达厂区并在元月25日正式投入运行。
初期邯郸钢铁厂认为GK1L型内燃机车功率大于泰山型内燃机车,油耗也应高于泰山型内燃机车,但实际运用后发现GK1L型内燃机车的油耗反而低于泰山型内燃机车。


同时在泰山型内燃机车难以通过的15号联络线在GK1L型内燃机车看来简直是小菜一碟。
由于机车特殊的用途决定了机车的柴油机24小时不关机,因此造成柴油机喷油雾化不良,燃烧不完的柴油流进油底壳使机油稀释,泰山型内燃机车每个月就要更换一次机油,但GK1L型内燃机车6个月才换一次机油。而在1998年泰山型内燃机车维修费用为6.8万(不包括大架修),1999年为6万元(不包括大架修),2000年为6.2万元(不包括大架修);同时期GK1L型内燃机车在投入运行的前两年未更换任何配件。最终GK1L型内燃机车替代了泰山型内燃机车。

1995年和1996年,济南机车厂根据泰山型内燃机车运用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改进,研制了GK1G-B型内燃机车GK1G-C型内燃机车。



如今,泰山型内燃机车还在继续书写着它的故事……
——(完)——

参考资料:
《泰山型液力换向调车机车牵引热工性能试验》
《泰山型液力换向调车机车的研制》
《内燃机车在邯钢的使用及评价》
《GK_(1G—C)型调车机车_孙善强》
《泰山型调车机车在鞍钢进行运用考核》
《GK1G型内燃机车-百度百科词条》
《GK1G型内燃机车-非人狂想屋》
《GK1G-C型内燃机车-非人狂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