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23章

2020-11-09 10:22 作者:常道教育  | 我要投稿

l  重点知识

1.      货币政策面对总需求的冲击有哪两种反应方式?请具体论述。

①     无政策反应。

总需求冲击推动总需求曲线从AD1向左移动至AD2。交点从1点到2点,总产出下降至Y2,通货膨胀率降至π2,由于产出水平低于潜在产出,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AS3,经济返回长期均衡位置3、通货膨胀率永久性降低为π3

②     短期内稳定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政策。

当总需求冲击推动总需求曲线从AD1向左位移至AD2、总产出降至Y2,通货膨胀率降至π2,自主性宽松货币政策降低任一通货膨胀率对应的利率水平,推动总需求曲线右移至AD1,最后经济重新返回长期均衡位置、通货膨胀率返回其指标水平。

上述两种情况表明,在总需求冲击的情况下,不需要在物价稳定和经济活动稳定这两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

 

2.      货币政策面对持续性供给冲击如何反应?会产生什么效果?请简要论述。

③     无政策反应。

首先,持续性负面供给冲击推动长期总供给曲线由LRAS1向左位移至LRAS3,潜在产出水平由(Y^P)1降至(Y^P)2,此时产出水平高于潜在产出水平,短期总供给曲线由AS1向上位移至AS2。经济移动到点2,通货膨胀率上升至π2,产出下降为Y2。此时,总产出水平依然高于潜在产出,短期总供给曲线会持续向左位移直至到达AS3,此时产出缺口为零,经济回到长期均衡位置3,产出下降为(Y^P)3、通货膨胀率上升至π3

④     稳定通货膨胀的政策。

第一步,持续性负面供给冲击推动长期总供给曲线由LRAS1向左移动至LRAS3,短期总供给曲线由AS1向左移动至AS3。自主性货币政策推动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至AD3,从而通货膨胀率稳定在点3的π^T水平

上述两种情形表明,当持续性攻击冲击出现时,不需要在稳定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活动这两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3.      货币政策面对暂时性供给冲击会如何反应?会产生什么后果?

①     无政策反应。

第一步,暂时性负面供给冲击推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由AS1向上位移至AS2,经济移动到点2,通货膨胀率上升至π2,产出下降至Y2。如果货币政策保持不变,短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内就会向右下方位移,最终回到AS1,经济回到点1。

②     短期内稳定通货膨胀的政策。

第一步,暂时性负面总攻击冲击推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由AS1位移至AS2,经济达到点2,通货膨胀率上升至π2,产出下降为Y2。自主性紧缩货币政策推动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至AD3,经济移动到点3,此时通胀为π^T。点3的产出水平低于潜在产出,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移回到AS1。为了保持π^T的通货膨胀率水平,货币当局会对冲自主性紧缩货币政策,推动总需求曲线回到AD1,经济回到点1。

③     短期内稳定产出政策

暂时性的负面供给冲击推动短期总供给曲线从AS1位移至AS2,经济活动到达点2,通货膨胀率上升到π2,产出下降为Y2,旨在稳定产出的自主性宽松货币政策推动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至AD3。在点3处,货币政策实现了稳定经济活动的目的。然而,通货膨胀率上升为π3,高于π^T。

上述分析表明,当面对短暂的负面总供给冲击,稳定经济活动的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更大幅度地偏离其指标水平,因此这种政策不能稳定通货膨胀。

 

4.      稳定通货膨胀与稳定经济活动之间有何联系?请简要说明。

①     如果经济活动所面对的冲击大部分是总需求冲击或者持续性总供给冲击,那么即使短期内,稳定通货膨胀的政策也可以实现稳定经济活动的目的。

②     如果大部分冲击的类型是暂时性总供给冲击,那么中央银行必须在短期内就两个稳定目标做出选择。

 5.      时滞和政策实施

①     时滞类型:数据时滞;认识时滞;立法时滞;执行时滞;作用时滞


6.      通货膨胀按照产生原因可分为哪些类型?其社会经济效应有哪些?请说明。

①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冲击推动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位移至AS2,经济达到点2',政府为了降低失业率,设定较低的失业率目标,即将产出设定在Y^p水平,政府会推动总需求曲线位移至AD2,经济达到点2,通货膨胀率上升至π2。短期总供给曲线继续向左移动至AS3,政府为了达到目标的就业率,会进一步刺激总需求,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率的持续升高,即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②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过低的失业率目标(或者到较高产出目标Y^T)导致政府增加总需求,推动总需求曲线从AD1向右位移至AD2、AD3,并且进一步位移。由于YT水平上,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工资水平会上升。短期总供给曲线会从AS1向左移动至AS2、AS3,并且继续位移。结果就是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率。

③     混合型

7.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①     强制储蓄效应

支出不变时由于物价上涨而减少住户部门的实际消费和储蓄。

②     收入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名义货币收入的增加往往并不意味着实际收入的等量增加甚至会造成实际收入的下降。

③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也称财富分配效应。主要是指通货膨胀对于家庭或者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产生影响。

④     恶性通货膨胀下的危机效应

恶性通货膨胀容易引发社会动荡,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8.      货币政策时滞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货币政策时滞,具体表现有:数据时滞、认识时滞、立法时滞、执行时滞以及作用时滞。

 

l  重点名词

1.      通货膨胀缺口

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指标之间的缺口称之为通胀缺口。

 

2.      非常规货币政策

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以及准备金政策。零利率下限情况下,经济体自我纠错机制失效,货币当局无法通过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降低政策利率,此时需要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其具体内容包括:提供流动性、购买资产和量化宽松、预期管理。

 

3.      货币政策时滞                                 

主要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所需要的时间。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货币政策时滞一般是指外部时滞。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23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