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简介——游遍中国
台湾位于我国大陆东南100千米的海面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全国面积较小、人口密度较大的省份。嘉南平原是台湾最大的平原,是全省农业最盛、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台湾耕作制为二年五熟或一年三熟,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有“宝岛”之称。稻米、甘蔗为主要农产品。省境西北部为主要产茶区,以江茶、乌龙茶和包种茶产量较高。台湾四季鲜果不断,主产香蕉、菠萝、柑桔、荔枝、龙眼、木瓜、枇杷、芒果、橄榄等,有“水果之乡”的称号。
台湾行政区划
目前台湾省除台北、高雄两市外,有基隆、新竹、台中、嘉义、台南5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等16个县。
台湾地理
台湾省包括本岛、临近属岛和澎湖列岛等80多个岛屿。台湾本岛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南北长约390千米。东西最宽为142千米,环岛周长1139千米,台湾山地约占全岛面积的2/3,东部和中部为山地,西部为平原,二者之间为丘陵地带。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西方分流入海。台湾为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
台湾气候
台湾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山除外)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给岛上的河流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独流入海的大小河川多达608条,且水势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台湾历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等。元朝时在澎湖首次设立了官府“澎湖巡检司”。从16世纪开始,台湾便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外扩张掠夺的目标。荷兰、日本先后较长时期占领过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台湾由福建省管辖。1885年台湾省建立。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1895年,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10月25日,抗日战争胜利,台湾重新回归祖国,这一天被命名为“台湾光复日”。
台湾美食
台湾菜主要传承自福建,不仅在文化上带有浓厚的闽南色彩,烹饪风格也传承了闽菜“汤汤水水、精于调味”的特色。由于台湾四面环海,养殖、近海、远洋渔业都相当兴盛,肥美的鱼、虾、蟹等海鲜自然也成了台湾菜的招牌之一,以清爽不腻、色鲜味美著称。台湾特色菜还有菜脯蛋、瓜仔肉、小鱼花生等乡土菜,姜丝大肠、高丽菜封等客家菜,高冷香鱼、炒山苏、山猪肉等原住民菜。
台湾购物
台湾特产十分丰富,其中经济价值很高的台湾珊瑚就有300种以上。作为工艺品特产的还有花莲翠玉、澎湖文石、北投艺术陶瓷、台北风筝、新竹圣诞灯、绿岛贝雕画等。著名日用工艺品有桃园工艺家具、台北士林名刀、美浓纸伞、台南关庙藤器、大甲草编、台中竹艺品、台北日用陶等。台湾盛产茶叶,名茶有南投冻顶茶、乌龙茶、铁观音茶等。
台湾风土人情
台湾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民间的风俗则更接近闽、粤地区的习惯。作为一个移民社会,台湾人有着祖先崇拜、叶落归根的观念。在台湾,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祖先的灵堂牌位,凡有重大事件或节日,都必须先祭祖问安。续祖谱和传统的祭祖方式等,仍在台湾民间传继。台湾的寺庙多、信徒多,所崇拜的神灵儒、道、释一应俱全,还有数不清的自然神。其中香火最旺的莫过于妈祖,其庙宇最多,信徒最广。
台湾景点
台湾自然风光怡人,有“八景十二胜”之说。八景是:玉山积雪、阿里山云海、双潭秋月、大屯春色、鲁阁幽峡、清水断崖、安平夕照、澎湖渔火;十二胜则是:清流见底的碧潭、温泉汹涌的北投、风光明媚的大溪、群峰错落的角板山、高耸入云的五指山、佛教圣地狮头山、扼控南北的八卦山、波光闪闪的虎头埤、古朴清幽的旗山、奇岩怪石的大里筒,翠绿可爱的太平山、素有樱都之称的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