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FF14 3.0蛮神 个人考据(补完)

2019-04-21 22:59 作者:大河向东流那个嘿呀嘿  | 我要投稿

  作为14里原创的两个八人讨伐战BOSS,武神罗波那和邪龙尼德霍格虽然没有系列前作的基础,但是游戏中丰富的设定和不俗的演出效果,可以说即使单独拿出来和其他蛮神相比也不甚逊色。

  以下就从个人角度整理相关资料,对罗波那和尼德霍格的出处进行简单考据,主要参考资料来源于wiki百科和国服FF14 灰机wiki,如存在纰漏还请指正。


  作为3.0中被骨颌族(同心一族)召唤出来的蛮神,因为崇尚绝对的武力以及好战的性格,罗波那被喻为"武神"。

  提到罗波那的外形设定,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信奉罗波那的蛮族——骨颌族。在官方设定中,骨颌族是一群生活在龙堡参天高地的昆虫类蛮族,因为外形甲壳状的头部和虫类的颌骨,因此他们被居住在龙堡尾羽集落的猎人称作骨颌族。

图 via ff14官网

  骨颌族是一种领地意识极强且团结的种族,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部落中“主脑”的控制,甚至无需言语仅通过脑波便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一设定酷似电影《星河舰队》中的虫族和母虫的设定。即所有骨颌族都听命于主脑,主脑可以通过脑电波来对骨颌族进行命令的下达这样的设定,但是遗憾的是游戏中没有对骨颌族的“主脑”进行过多的描述,相关资料也没有找到太多,只是说主脑相比一般骨颌族拥有极大的脑壳和巨大的大脑,想必骨颌族的主脑应该是类似云海瓦努族酋长那样的角色了。

  由于居住在龙堡境内,因此与龙族发生摩擦时不可避免的事情,加上骨颌族本身又是领地意识极强的种族,当自己的狩猎领地中出现了龙族,自然免不了大战一番。但是论及体型和战斗力,骨颌族并没有灵活的身形和强力的武器,日常也只能借助燃烧特殊的药草来驱赶龙族,一旦发生战斗骨颌族便会很快处于下风。

  每每与龙族的战斗失利让骨颌族开始期盼有一个强大的信仰能够帮助他们战胜龙族,由于骨颌族(同心一族)的特殊组织结构,使得他们的思想永远处于与主脑的连接之下,任何一个人的思想都会毫无保留的被其他人知晓,之所以骨颌族能够保持高度的团结,原因也在此,因为一旦产生了不和谐的念头,就会立刻被主脑知晓,继而被杀死。而正是由于这股精神的凝聚力加上变强的渴望,促使了骨颌族精神力的具现化,其结果就是武神——罗波那。

图 via ff14 官网

    从武神的外形设定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虫类的特征,包括多节肢,头部类似甲壳动物的触角,背部类似蜻蜓的羽翅,下摆后方酷似甲壳动物的硬壳。这一点当然与召唤其出现的骨颌族有着莫大的关系。

  由于骨颌族的身体构造原因,致使其无法灵活的行动,因此作为其召唤产物的罗波那便拥有了能够飞行的双翅,而武神健硕的体型和手上的长刃也表明了骨颌族渴望更强大武力的期盼,因为弱小如骨颌族只能使用改制的火枪或者长枪进行攻击。

  借助武神的力量,骨颌族逐步在龙堡下开辟出自己的领地,在游戏中我们最初到达的骨颌族领地——唯一脑窟穴便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前面也说到武神罗波那是14的原创蛮神,但是像14中的其他蛮神一样,罗波那也同样是有出处依据的。

  罗波那的原型出处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原著史诗中,罗波那是邪恶的象征,在国际服中,罗波那名为“Ravana”,原名的意思是“以暴力让人痛泣”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罗波那是出自印度教神话,但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是出自泰米尔语中的“Iraivan”,是国王或者领主的名字。

  在原著中,他是僧侣Vishrava和达伊提耶公主Kaikesi所生的其中一个孩子,但是他的长相十分的怪异,在印度壁画或者图册中都是一副多首和多肢的形象,这一点倒是十分契合14中的形象,因为14中罗波那作为骨颌族召唤出来的蛮神,拥有多肢体的造型既契合了罗波那原有的造型,也符合骨颌族作为虫类多肢体的外形,可以说这一点设计相当巧妙了。

图 via wiki百科

    在《罗摩衍那》中,罗波那作为罗刹之都的国王,由于听从了自己妹妹的劝说(因为罗摩割掉了罗波那妹妹的鼻子),掠走了罗摩(毗湿奴)的妻子,也就是印度农业女神悉多。虽然在原著史诗中罗波那是一个邪恶的魔王,但是在关于其统治期间,罗刹之都的百姓过着富裕无比的生活,而且罗波那是湿婆的虔诚追随者(湿婆就是FF系列中的希瓦原型),且精通军事和经书文理。但由于《罗摩衍那》主要是从罗摩的角度来叙事,因此在史诗中就注重将其描写成以为邪恶的魔王,并且称他为骗取力量的欺骗者。

  说完了罗波那的外形特征,再来看游戏中他的一些技能。

  开荒过殛武神的光战应该都知道武神是具有三种形态的,分别是Scorpion(蝎子)、Dragonfly(蜻蜓)和Beetle(甲虫)形态,即武神是会变换形态的,这当然不仅是指游戏中的不同阶段,而是来自于罗波那的典故。在罗波那的史诗中,由于罗波那的苦修,他从梵天那里获得了无上的力量,战车以及变形的能力。游戏中的三种形态便是指的罗波那具有的变形能力。

  14中有一个团灭名词叫做“七剑下天山”,这个词就是指的武神罗波那的一个机制,在这个机制中,罗波那会召唤出多个蝴蝶,国服翻译为“月光蝶”和“梦幻蝶”,而在国际服中,这两种蝴蝶名为“Moon Gana”和“Spirit Gana”,这个“Gana”同样是出自印度神话,Gana是居住在墓地或者停尸房这种地方的神明,同时他们也是湿婆的随从。与Gana相关的一个词是“Ganesha”,音译为“加纳什”,加纳什便是Gana的首领。加纳什的形象是什么样子呢,可以参照一下印度教中的雕像。

图 via wiki百科

  是不是有很强烈的既视感,加纳什是印度教中的象头神,掌管财富和智慧,在14中,如果有喜欢挖宝的光战便可以知道,在地下宝库的入口处便可以看到有魔象的造型,而且4.0的瞪羚革宝图有一定很大几率可以开出魔象灯的家具,其造型也是来自加纳什。另外4.0后期新出的宝图机制中也会遇到魔象王子,当然概率很小,但是一旦遇到了魔象王子,便可以直接拿到大量金币,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还原了加纳什作为财富之神的设定了。

  而罗波那作为湿婆的信徒可以说也与Gana有一些关系,因此在游戏中也就直接用了一概念。在游戏中,若是光战在出现两种蝴蝶时没有及时转火,则落地的蝴蝶将会变为一把大剑,若是机制完全没有处理的话,则落下的蝴蝶则会变为插在地面上的七把大剑,在转阶段动画中被武神团灭。

  武神的一个AOE技能——Atma-Linga,就是类似劲风震地的那个技能,这个技能名称在印度教中特指湿婆的灵魂,印度教中获得湿婆灵魂的人将获得永生,诸神通过崇拜它而获得永生和无敌,在另外一种解释中,Atma-Linga也指的是湿婆的OO(emmm,你们印度教真的重口)。除此以外另外一个技能——Tapasya,则是印度教中苦修的意思。

  说完了技能,再来看武神的台词, 如果说14里面的蛮神战,每次想起都忍不住魔性回响的,一个是鬼神祖尔宛的阿胡拉马兹达,还有一个必然是武神的强多啦哈了。

图 via 网络

  出自武神转阶段的台词,在转阶段时,武神罗波那会将手里的剑手柄处连接,继而转动火焰形态的剑刃造成伤害,在其间喊出的台词便是:武学真随,强多啦哈!(需要注意的是,国服这里只给武学真髓配了音,而强多啦哈既没有台词出现也没有配音,但是日语配音是有的,因此很多只听中配的光战可能并不知道强多啦哈的梗)

  强多啦哈为人熟知大概率还是因为它的发音,这个词为“Chandrahas”,同样是来自印度教神话。传说罗波那年轻时,曾驾战车旅行,但在途中被一座山拦住了去路,年轻气盛的罗波那便命令这座山为他让路,但是山峰不为所动,于是他便把手指插入山脚想要搬动山峰,但却无法挪动分毫。因为这座山是湿婆的住所,湿婆向罗波那解释了为何具有神力的罗波那无法撼动此山原因,其实是因为湿婆的一个脚趾搭在了山上,因此罗波那无法搬动这座山,由于手指一直被山压住,最后罗波那的小指被压碎。

  罗波那为了向湿婆表示敬意,于是在湿婆面前唱起了赞颂湿婆的歌,并献上了祭品。湿婆接受了祭品后回赠给罗波那一把无法斩断的神兵——Chandrahas,也就是我们说的“强多啦哈”的音译了。Chandrahas这个词其实是由Chandra和Has组成的,前者Chandra便是印度的月亮女神钱德拉。Has在印度教梵语中是笑容的意思,因此连起来的意思便是“明月之笑”(忽然有种很帅的感觉)。

  顺便贴一张真正的明月之笑

图 via wiki百科

  因此在游戏中,我们听到武神其实应该是:武学真髓,明月之笑。国服在这里做了屏蔽处理(大概是过于中二羞耻?),日配的话是可以听到这句强多啦哈的,遗憾的是国服没有翻译这句话,若是将这句话翻译出来或许会更好。当然如果游戏专场动画罗波那挥动明月之笑时背景再加上一道月弧就更加捏他满满了。

  说完了上面这些,最后再来谈谈关于罗波那的BGM,武神罗波那的BGM名为《曲がらぬ刃》,直译为“弯曲的刀刃”,指的应该就是罗波那手中的几把曲刃。

  在歌词中,有一句歌词是:

  Red bloometh the rose of conviction

  (信念之玫熠熠绽放)

  这里的the rose of conviction也是武神的一个招式,即线性的AOE,和火圈点名同时释放的那个招式。

  另外罗波那BGM中,虽然主调都是男低音和歌剧式唱腔,但是副乐器却大量使用了提琴来伴奏,在高潮部分结束到下一段开始之间,甚至有一段接近1分钟的提琴演奏,极度高雅。需要说明一下的是,罗波那在印度神话中是一个极精通音律的神明,尤其是精通“Veena”,Veena是印度传统乐器,但是翻译中也有提琴的意思,不知道这里是不是祖坚为了配合罗波那的设定也晚了一波梗。

  以上就是关于武神罗波那的相关考据了,乍一看其实和原来的出处差距还是蛮大的,但是一些设定确实很有意思,就比如说明月之笑的这个梗。


  3.0另外一个原创的八人本BOSS是邪龙尼德霍格。关于尼德霍格,其实熟悉ACG的小伙伴应该早就有所了解了,不管是小说还是其他类型的游戏中均有关于尼德霍格的相关设定。

  在14中的尼德霍格并不是蛮神一类,3.0的主要章节都是围绕龙诗战争展开,而作为龙诗战中的反派之一,尼德霍格可以说是一个让人既恨又怜的角色。

图 via ff14官网

  尼德霍格英文为“Nidhogg”,这个名字的含义为“绝望”,是出自北欧神话中的一个角色,最早是在丹麦诗集被记录描述。

图 via wiki百科

  传说在通往死者之国——尼伯龙根的世界之树下栖息着一条黑龙,这条黑龙便是尼德霍格,它与世界之树下的蛇类一起吞噬这世界之树的树根,丹麦语中以Nidhug或Nidhog指代尼德霍格,这里的意思就有“恐怖啃蚀者”。

  在北欧神话中,尼德霍格和其他毒蛇一起啃食树根,当树根被彻底啃断,则世界之树将枯萎,最终将迎来“诸神黄昏”。

  虽然尼德霍格吃树根,但也以死者为食,很多人认为尼德霍格一心想加快诸神黄昏的到来,但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尼德霍格只是被世界之树的树根所缠绕无法挣脱,因此只能啃食树根希望获得解脱。

  以上就是wiki百科中对于尼德霍格的介绍,后来的作品大多数是围绕这些设定展开。

  FF14中,不单单是借用了北欧神话中的设定,也包括在于尼德霍格相关传说也进行了一些吸收和改编。

  在北欧神话中,就在尼德霍格啃食的世界之树顶端,有一只猎鹰,名叫Vedfolnir,音译过来就是维德弗尼尔,是不是感觉一丝的熟悉?

图 via 《FF14全剧情CG》 广寒青梦

  她就是14中圣龙赫拉斯瓦尔格的亲眷,帮助伊塞勒促成人类与龙族互相理解的龙族,而在原北欧神话中,她是栖息在世界之树顶端神鹰双眼之间的猎鹰,被誉为“奥丁的信使”。它与生活在树根的尼德霍格有着仇怨,值得一提的是,在北欧神话中也有认为维德弗尼尔其实就是赫拉斯瓦尔格,这样一来也能理解龙诗战争中圣龙和邪龙之间的对立关系了。

图 via wiki百科

(红框内标注的才是维德弗尼尔,并不是下面的那个大鸟

  在世界之树上还栖息着一只松鼠,名为“Ratatöskr”,音译过来就是拉塔托斯克,如果剧情没有跳过的话便可知拉塔托斯克便是14中尼格霍格和赫拉斯瓦尔格的妹妹,也就是最早被托尔丹一世和圆桌骑士杀死并挖去龙眼的龙族。在原北欧神话中,由于栖息在树端的维德弗尼尔知识渊博,于是拉塔托斯克便充当尼德霍格和维德弗尼尔之间的传话人,但是拉塔托斯克传话时偏偏喜欢歪曲意思,最后便导致维德弗尼尔和尼德霍格互相憎恶仇视。

  而在14中,由于妹妹拉塔托斯克的死,导致了尼德霍格开始对伊修加德复仇,最后波及到圣龙赫拉斯瓦尔格,以至于最后邪龙仇视圣龙,并在打斗中咬断了圣龙的一只翅膀。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还原了北欧神话中三者的关系了,即都是因为拉塔托斯克,最后导致了尼德霍格和赫拉斯瓦尔格(北欧神话中维德弗尼尔也可指代赫拉斯瓦尔格)互相结怨的结局(这里不得不吹一波编剧姐姐真的太厉害了)。

  另外在铁壁巴埃塞长城决战中,由于铁面公卿兵败,从长城上带着两颗邪龙之眼跳下。龙眼吸收了长城下死去军士的怨念,继而召唤出神龙的设定,某种程度上也是贴合了北欧神话中的一些描述。北欧神话中尼德霍格最后由于作恶多端,死后被抛到赫瓦格密尔泉,当诸神黄昏来临时,尼德霍格会张开双翼满载死者的灵魂重新翱翔于尸横遍野的战场,成为了诸神黄昏后为数不多活下来的生物。而这一段描述就十分酷似长城决战后邪龙之眼重新集结怨念化为神龙的场景。

ff14长城决战 尸横遍野的场景

  以上就是关于尼德霍格的一些考据了,体感上在搜集资料比武神罗波那困难一些,因为大部分都是英文而且相关描述比较少,不过最后整理下来发现尼德霍格的相关剧情某种程度上和北欧神话里面意外的贴合,这一点倒是让我不得不佩服编剧小姐姐的功力了。在这里顺便附上一张丹麦诗集中关于世界之树的插画吧~

图 via wiki百科




  在整理完关于武神的相关资料之后,我忽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关于蛮神的出处来源。

  在2.0时期,有一个来自印度神话中的蛮神,那就是希瓦,希瓦的原型就是印度教中的湿婆。到了3.0,有一个也同样出自印度神话的蛮神,就是上面说到的罗波那。到了4.0,这个印度教蛮神就是吉祥天女了。貌似是按照每个版本一个印度教蛮神的节奏来出的?

  另外关于3.0还有两个蛮神——圆桌骑士和云神,相关的资料确实很少,尤其是托尔丹,这个应该就是和剧情相关的原创蛮神,暂时没有找到出处,关于云神俾斯麦,这个蛮神最早是出自FF6,是在FF6中的魔导研究所中可以获得的幻兽。

图 via 《FF6》 天幻网

  作为一个临海的国家,日本可以说是对白鲸有着特殊的情感,比如每年都会被谴责的猎杀白鲸和海豚的行为,但是在动画影视作品中又屡屡出现白鲸的身影,比如最早的1980年的《大白鲸》

1980年日本动画《大白鲸》

  亦或者是最近的《Re:0》里面的雾之幻兽

《Re:0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在14里面出现的俾斯麦原型即为现实生活中的抹香鲸一类的鲸鱼,关于其名字应该是借用了二战中德军的俾斯麦号战舰了。

  而在14中实际上关于俾斯麦最让人影响深刻的应该就是其打法了,它的讨伐战不像是一般的蛮神一样集中对于蛮神本体进行攻击,而更像是另一款游戏的玩法了。

  没错,如果是MH系列的粉丝,在进行云神歼灭战时,通过放拘束枪控制住云神,然后上背输出的操作一出,便会立刻联想到MH系列中有名的击龙船任务了。

《怪物猎人携带版3》峯山龙

(峯山龙)

《怪物猎人携带版3》

  在MHp3中的峯山龙讨伐中,就是在沙海中使用龙击船对峯山龙进行攻击,适当时机使用击龙枪便可以对峯山龙造成伤害,同时龙击船上的绳索也可以套住峯山龙。当峯山龙靠近时,便可以爬到其背上挖取矿石和攻击造成伤害。

《怪物猎人携带版3》

  这一点在14中便变为了使用拘束锁链牵住云神,然后众人上背一通输出。

  后来在MHW和14联动时,看吉田和辻本良三的采访后,才知道FF制作组里面有很多光战兼职猎人一职,这样也就不难猜测为何云神讨伐战中会出现酷似MH的玩法了。

  俾斯麦除了在6代有出场外,就是在14中有出场过,其他作品例如手游《最终幻想:mobius》中也有登场。

《最终幻想:mobius》

  (秃头战士豹子头零冲,居然培养出吞世尸鲲!

  在最新的正传15中也有登场,不过是作为小彩蛋登场了。

图 via 《FF15中的另一个巨大生物:水神俾斯麦!4K全最高》 4k游戏频道

  在15中,除了利维亚桑为正统水神外,俾斯麦也作为水神登场了,在经验结算时可以看到相关提示。

图 via 《FF15中的另一个巨大生物:水神俾斯麦!4K全最高》 4k游戏频道

相关视频可以参照:

  以上就是全部的考据内容了,关于托尔丹的考据由于资料问题应该不会做了_(°:з」∠)_(因为比较懒),关于云神的也就提一下算了,到此3.0的蛮神应该都做完了叭~

FF14 3.0蛮神 个人考据(补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