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解构】结果是复盘用的,认知朝目标正向抓~
昨天和解了对未来的焦虑和幻想之后,晚上就开始实践“活在当下”,取快递的时候、收拾卫生的时候、瑜伽的时候、洗漱的时候,都去感受自己的呼吸,关注当下做的事情,在睡觉的时候,也比较能自控去只关注呼吸和放松,半夜醒了一次,不太好入睡,但没关系,不管思绪飘去哪里,再拉回来,数算呼吸,再飘走,就再拉回来
朦朦胧胧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任何时候都要开心,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开心,这应该是【不羁的灵魂】里面的一节内容,决定白天的时候要复习
早上起来感觉感冒差不多好了,头不痛了,各种收拾搞完,终于可以坐在电脑前了,于是打开【不羁的灵魂】,查看目录,就是第五部分的15. 通往幸福的道路
看内容果然是这一节,只是迈克 辛格作为讲师派,文的内容结构松散,我要思考如何把这变成自己喜欢的强逻辑和精炼

不过还是先叨叨几句,芒格说,永远不要自怜自艾,哪怕再悲惨的事情发生了,也不要自怜自艾,这对世界没有任何好处,自己昨晚意识到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心,是异曲同工的
这是一种上升的感觉,艾玛,扒了芒格的访谈之后,发现自己真的总是在引用——说明他的话语真的很强大,他说,不要跟一位你不想成为他那个样子的领导
其实个人觉得,这个可以引申很多,要去到想去的地方,要跟想要成为的人在一起,要去观察和琢磨自己想成为的人,这个是目标方向的

另外,就是领导的身份也可以换成各种角色,因为现在觉得,每个遇见,都可以是学习的机会,不好的感受在告诉我们自己内心有些东西要挖掘和解,感觉好的是在说自己的目标和向往
所以,能被指引方向、给予资源成长的,都是“领导”啊,被动遇见不能选择的,那就去接纳和感受,但是可以主动选择的“领导”,比如客户,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销售,必然会失去一部分客户,那就内心清晰的放弃
在学运营课的时候,叶教举例的抓人性割韭菜的例子,还有自己所了解的游戏设计中的利用人性的弱点,这些当然都可以赚钱——韭菜的确是大多数,但是,不断的去研究韭菜,去复盘迭代怎么更好的割——自己的思维真的能区分吗?个人觉得终将大脑也会成为“恶魔”

我想要上升,我有自己达不到的道德标准只能去和解,但是,觉得自己可以达到的那些、只和自己有关的那些,就一定要去坚持和靠近
我是要放掉对未来的幻想,活在现在,但是,目标是用来指导决策行动和逼近的,目标还是要有良好道德准则,我要培养能力和降低预期,能拒绝自己不想要的
不管是能力,还是内心状态、道德,自己都要是轻盈的,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沉重就会下坠,我不想下坠,我想要轻盈的上升——内心自由自在,就觉得幸福,能做觉得应该做的事情,即便现状糟糕
我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认同的价值观即便对方更有钱、地位,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以力破巧我相信一定也可以,相信会有个人口碑——知道自己的优势,如何展现优势,知道自己能吸引什么样的人,也就只去吸引这些人,就好了

回到这一章节的解构上来,如何变得逻辑清晰内容紧凑呢,想到有两个模型
第一个是叶教的,目标中最重要的事和问题是什么,要怎么达成和解决,常见的坑有哪些——一定会导致目标失败,正向做的话具体checklist
第二个是邹神分析的思考力的,目标,MECE理性逻辑分类元素,重要的是元素之间的次序和彼此的关联,其后跟感性数据、案例等
先用第一个吧,梳理完再试图用第二个来整理

目标是什么,每个此刻的目标都是幸福,真正重要的是,设定这为无条件的目标——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自己都要幸福
常见的坑有哪些?人们通常都要给这目标加条件,如果有好的工作了,如果有好的爱人了。。。就幸福,或者,没有困难了,没有意外了,一切顺利的时候。。。就幸福
正向要怎么做?生命的目的,就是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和感受幸福,我们可以选择是否要享受自己的经历,这是自己可以决定的——这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是的,当嘴角弯成笑的弧度的时候,当我们饱饱的睡一觉之后,当时间过去回想痛苦的时候——痛苦好像就没有那么苦了,而且,每个人其实对同一件事的感觉都不相同
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事实:痛苦不是客观的
事实上痛苦不是世界规律、不是他人、不是事情的走向——综上,痛苦是主观的
既然是主观的,它就是我们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设立这样的目标,围绕这目标搜集真知,做策略实践,复盘迭代,最后能把这主观的感觉,变成享受经历、感受感恩
^_^,看迈克辛格是哲学家,文科生的讲解,和我的理科生思维注解——我真的更喜欢理科逻辑,文科的道理太“大道理了”,即没有本质定义,也没有方便执行的checklist,各种发挥跟作诗一样,跟讲道讲经一样,要求悟性。。。个人还是喜欢理科的根源本质定义,配合方法模型+checklist落地

事情并不能决定你是否幸福,你自己才能决定,如果你能在发生所有事情时都保持幸福,幸福到si,心灵就能开放,精神就能自由——这是在说正向的做法和收获
如果你认为总是有不幸福的理由,就必须超越这部分自我,就能到更高层次的自我——这是跳出坑的方向和收获

是的,超越和上升,我能感受到上升的益处,因为过往自己在负面太深的地方,所以对上升的益处体会的格外明显——就像0分提升到50分其实并不难,但是上升感会很明显一样^_^
所以就对上升格外的着迷——跨越阶层,升维,超越自我,顿悟,这些美好的词,都跟上升有关,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但对于个人来说,上升是最值得做的,带来的弊端或者要付出的代价无论是什么,都愿意去承受去做
昨晚在不断控制入睡过程中,在其实过往会觉得很糟糕的情境中,忽然感觉可以开心的时候,就又一次感受到了上升的美好——对啊,不管怎么样,反正都可以活在很良好的心态中——这就是上升

避坑的方法:痛苦也没有任何好处。。。如果别人就能让自己封闭内心的话,那幸福就由他人决定了,这是不明智的,会深陷麻烦
不要抱怨,在生活的不同情形中寻找快乐

正向的方法:先确定目标是无条件的幸福,秘诀是不封闭自己,足够开放,就会时刻保有意识、充满责任感的状态,走神的时候不用自责,直接回来就好了
这样在每件事上去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本质,了解自己的思维,心灵和意志的一切,哪怕是痛苦的经历,也去享受,只要能幸福,就赢了
心灵就会净化,会觉醒精神力,了解到超越人类理解力的幸福,就能跟上帝在一起,上帝在古瑜伽中的名字就是永恒、极乐意识
然后可以放开任何事物,人类思维和心灵上的迷障就会散去,没有什么是需要的,不再和短暂和有限纠缠,迎接永恒和无限,幸福、极乐、涅槃、自由——满溢内心

艾玛,用了解构法之后,果然能够理出来逻辑了
解构合并之后发现,在大量的理想美好状态描述之外,的确迈克辛格也给了checklist
1)结果只是让自己更了解这个世界——Film,每件事情的结果,不是拿来期待的,而是拿来复盘的——抓大放小、正确归因,所以行动最好都用目标认知跑到行动,这样复盘才有方向
事情复盘的抓大放小是什么,的确是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本质,不好的感觉下觉察自己的思维、心灵和意志,潜意识层面的bug去和解,可实现的意志去做
2)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在认知的时候,都往对目标的益处方向去理解,这是叶教说的行为改变原理——升维认知,或者是成长内核的结构化应用——重新认知,本质都一样,换个视角,就是换到对目标的益处方向理解所有事情,那就很容易积极起来,变成动力,而不是消极阻力
3)因为在面对每件事的时候,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在成长内核的环节上,所以就会呈现出“活在当下”的美好状态——都说认真工作的人最有魅力,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一直这样的话,就连成了“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不断的笨功夫练习,10次,100次,1000次,整个人就上升到现在理解不了的高度——觉醒精神力,迎接永恒。。。这其实是能入定然后好好练功了吧,沙增凯老师分析过,瑜伽练内功的各种轮,其实和真气运行的上中下丹田也是重合的,功效也有相近
所以,万法归一
那还说啥呢,就这样练习吧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