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同样是大小姐“打工”,为什么她却收获一致好评?

2020-11-22 06:48 作者:情报姬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情报姬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文丨二毛 审核丨甜咖啡

排版丨羽夜


蹭热度有很多种姿势,小老姐却选了最危险的那个。

一人蹭俩,大翻车。

10月24日,某集团大小姐曹译文发布了一则Vlog,视频中她顶着打工人的皮,吹着凡尔赛的批。明面上是下野搬砖,里子却是上岗晒豪车,干活炫马术,连讨薪环节都得故作镇定的露出手机里的千万余额,留下马脸工头惊愕的神奇在风中凌乱。

加之毫不掩饰的群嘲标题,一下就给自己给推入了舆论的谷底。随着话题的发酵,她本人连带所谓集团的名声一夜之间臭不可闻。

这结果大概不是大小姐当初想体验的那般“微服私访”,或是“上山下乡”。

可无巧不成书的是,最近大热的一款新游戏中,偏偏就给了所有人体验这种“上山下乡”的机会。

玩家扮演一位在仙界骄纵蛮横的纨绔子弟 “稻姬”,被贬下凡间亲操小农、食五谷杂粮,总之就是如何种田的游戏。

这位“二次元曹译文”起初在仙界位高权重,仗着血统的优越尸位素餐夜夜笙歌,惹得凡间战乱不断也依旧是不闻不问,还嘲讽连连。

(天龙人)
(老鼠人)

然而咲稻姬这边现世现报,作风问题很快被组织给盯上。领导为正仙列脱离人民群众的不正之风,大手一挥,便吊销了她的编制,送她去上山下乡,参与劳动改造。

到这里为止,合法萝莉咲稻姬与互联网上那些穿着百万穿搭的‘上流’名媛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从开始的满不情愿到一担化肥挑十里,后来的小稻仙也算是扛着镰刀锄头,打猎耕地,铸就起了一身打工人的铁血意志,社会责任感与日俱增。

并且最难得的是,一同成长的不止咲稻姬,还有屏幕前的所有玩家。如果在社交媒体打开咲稻姬的话题tap标签,一眼望去尽是正道的光。

比如这位,体验过游戏后感慨种田之辛苦,必须向所有农业人致敬。

也有玩家表示,吃饭时吃得更香了。

还有人玩后为自己浪费粮食的习惯深表悔恨,并强推该作选入小学教材,得到了网友们3.4万的点赞。

你看,传统印象中我们认为是娱乐消遣地电子游戏,此刻却担负起了传承东方勤劳节俭美德的责任,奇妙地搭建起人与人间的桥梁,让玩家对农田里的劳动人民感同身受。

对比下来,同样是劳动题材,游戏《天穗之咲稻姬》表现得就诚意满满,恰如其分,体验不仅不给人添堵,还让人收获到额外的感触。

要问她是怎么做到这些的?那就得先介绍一下她独特的系统。

系统上,游戏分为两个部分,一个种田,一个打猎。前者是个3D的模拟经营,后者是2D的横板过关。但妙就妙在于主角是武神与丰收神的女儿,所以制作组可以很自然的把两种玩法合理联动。咲稻姬的继承是武神老爹的无双招法,但经验值还有等级等RPG属性都要靠种地的收成来提升。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这设计看似无厘头,仔细思索实际却比其它游戏里满背包补血回蓝道具的药罐子勇者要合理得多。更关键的,它给与了玩家充分的种田动力。

最绝的是,它并不是传统农场游戏里种、溉、收的简单模拟,而是极其认真的做了一套堪称‘袁隆平’模拟器的硬核机制。

冬天要犁地,春天要插秧,准备阶段要筛种育苗,成长期得除草驱虫。不同生长阶段得选择不同的肥料来进行施肥,不同季节得根据不同得温度来调整田里得水位。一步没处理好,都会影响稻米的黏度外观口感,进而影响到主角的攻防能力值。

而就算到了秋收之时,等待玩家的依然还有收割,晾晒,打谷脱粒等等真实模拟的小游戏。全要一个不落的都好好给完成了,最终才可能得到一捆品质过硬的大米。

也难怪游戏刚发售时就有人评价,《咲稻姬》种稻模拟的认真程度几乎等同于大学农业系,农水省(相当于我国农业部)的稻米种植才是真正的游戏攻略。

农林专业的学生也是饶有兴致的研究起了游戏里的勺粪堆肥,笑称是课业实践。

电商平台上出现了真正的农户留言,抱怨起游戏发售后周围的朋友都把自己当作攻略网站使用,严重的挤压了自己的空闲时间。

但也正是因为门槛摆在那,其深度才会让不少玩家有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如果没有仔细去做功课,想要种出优质的水稻并非易事,光是搞清楚哪种肥料什么时施效果最好就够人喝上一壶。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玩家们一步一个坑的辛勤劳作,才让玩家们与农产从业者跨越了空间产生心里上的共情,切身体会处秋天的收获,是如何的让人兴奋。

毕竟这世上有哪顿饭,会比自己亲手种出来的稻米吃着更有意义呢?

《天穗之咲稻姬》能在娱乐性和价值传递上达到一个精妙的平衡,很难想象,其制作组雪绒花Edelweiss是一个两人开发团队,过往履历不过就出过一些漫展上的同人作品。

两大主创

同样跟很多独立游戏开发者一样,他们经历过一段前途未卜的时期,要额外出去打零工来为游戏的开发续命。可他们却并没有像现在很多游戏一样拿出半成品回笼资金,而是非常耿直的沉下心来硬生生把品质打磨了四年。

要知道其实在16年放出的那版试玩版中,现在有的各种要素就都已经惊人的完备了。

(整个系统很早就做出来了)

而为了做好种稻的主题,团队不但为查资料从互联网的农业论坛一路逛到东京的国立图书馆,还购买了日本农会推出的水稻种植工具包,亲自照料大米一整年,在阳台上体验从播种到收成的每个过程。

有如此赤诚的匠心打磨,也无怪咲稻姬能唤起整个东亚农耕民族的集体意识,反应在销量上,即使在大作辈出腥风血雨的11月份,也得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就像主创所说,种稻是个「虽然贴近生活但却没什么人懂」的主题。所以她能火起来成为话题的原因,我想还是那份民以食为天的朴实,给了游戏这长期浮于幻想的文艺媒介,一份难得的’接地气’。

唯一让人遗憾的‘曹译文’味,恐怕只剩这游戏在Steam上,发行商XSEED Games给了中国仅次于瑞士第二高的离谱定价了吧。╮(﹀_﹀”)╭

要是觉得文章还不错 就戳这里关注我们吧~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一键关注我们哦

往期精彩,点击可达


同样是大小姐“打工”,为什么她却收获一致好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