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科普:小心!抽动症不仅仅是抽动,还有这些共患病!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挤眉弄眼、伸脖子耸肩等抽动行为,长大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
抽动症如果不及时干预,不仅会持续到孩子成年,还会出现这些共患障碍。

1、合并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抽动症常见的一种共患病,儿童的共患病发生概率为25%~60%。
比如在课堂上坐不住,趁老师不注意,就离开座位到处走动,课后还喜欢跟同学打闹,因为情绪易失控,多次中伤同学等。
老师经常找孩子做思想教育,但他依旧“屡教不改”,父母因此收到几次学校劝退的通知,急得家长大哭。
而且我们发现,共患多动症的抽动症患儿除了有运动或发声抽动以外,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问题,有一些多动症症状也会出现在抽动之前。
这些孩子会被发现很难安坐,更加不受控制,也难以维持注意力来学习,还有一些会因为学校的纪律和课程要求导致学习困难。

2、合并自闭症谱系障碍
抽动症共患自闭症的共患率为22%。这些共患了自闭症的孩子会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损害。并且抽动的严重程度与认知损害程度有相关性。
3、合并对立违抗障碍
对立违抗障碍主要表现为不配合、对立、不合作、易激惹或挑衅等行为特征,这些症状也容易发生在抽动症孩子身上。
在门诊中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老是爱顶嘴,经常和父母、老师对着干。
很多人误以为孩子进入提前进入了叛逆期,把一切反常的行为都让“叛逆期”背了锅,其实是不对的。
严重的对立违抗障碍还会引发暴躁行为或破坏行为,具有更强的侵犯性,引起的教育问题、社会问题等。

4、合并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对立违抗障碍的升级版,会出现持续的攻击性行为,如辱骂、打伤同学、破坏物品、虐待他人和动物、抢劫等。
以及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如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纵火、偷盗等。
在门诊中发现,有部分的抽动症患儿会出现一些品行障碍的问题,比较常见的就是打架、反复说谎、破坏同学的物品等。
有些是患儿感觉和正常人群不一样,经常受到歧视或不公对待,于是对他人和社会进行报复。
还有是家长或者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患儿进行粗暴的教育方式,从而引起患儿的逆反心理。
5、合并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精神性疾病,焦虑、抑郁、恐惧、狂躁等强迫观念和行为往往伴随其左右。
抽动症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抽动,而强迫症主要在于无法控制自己的精神,从而导致自己的行为失控。
临床上也会见到一些抽动症的孩子,出现强迫症的症状,比如门诊上碰见一个小朋友,喜欢反复洗手,每次都要洗半个小时,不停反复地洗啊洗,搞得父母不胜其烦。
合并强迫症的表现,就是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无法摆脱,有的时候还会很痛苦,有时还会出现自残行为。
所以针对这类患儿,家长务必要提高警惕,防止意外。

温馨提示:
抽动症需要做到早识别、早干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说的共患病都不是家长自行“对号入座”的,需要进行确诊。
对于家长来说,我们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将一些抽动症以外的情况反馈给医生,便于医生全面了解孩子,并定制整体治疗方案。
另一方面,在干预过程中,如果结果不好的时候,家长也要观察孩子是否存在共患病的情况。如果有的话,也需要及时反馈,以便进一步调整调理方案。
另外,当孩子出现共患病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家长需要付出几倍于普通孩子的耐心和爱心。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