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读《资本论》三卷全文✔纯享版(持续更新)

2023-07-11 22:22 作者:七虾汉堡  | 我要投稿

1.商品的诱惑:工业化的资本主义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基本元素,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并占据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蒸汽机应用于纺织工业:蒸汽机被应用于纺织厂,纺织工业便开始了一场真正的革命,机器加速了工业的发展,缩短了物品的生产时间,降低了商品的价格,但这场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呈现了它的弊端,图中是沦为纺织厂里廉价劳动力的童工。

3.铁裁缝的诞生:人类的生产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无差别的劳动的凝结抽象成商品价值。如缝纫机的诞生使缝纫操作的工作效率提高,促进了服装业的发展,缝纫机让工人有别于先前的手工缝纫操作,虽然劳动的具体形式不同,但他们仍同属于人类劳动的凝结。

4.可食用的香蕉:即便是一个极简单的物品,如果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它的价值,我们是无法像看到它的使用价值那样,用肉眼看出它蕴含的商品价值的。只有从他们的“交换价值”(价格)出发,才能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

5.长途贩卖的小贩:生活在中世纪的市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对各种商品的需求迅速膨胀,因为每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特色的商品,活动商贩便应运而生,他们经常背着沉重的货物包长途跋涉到另一个地方贩卖货物。

6.商品: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他首先是通过劳动生产出来,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交换+满足需要+劳动产品)

7.交换:在交换中,当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表现在许多其他商品上时,它的相对价值形式就被扩大了。被扩大的价值形式不能有统一的价值表现,也不能充分体现一般人类劳动。如农妇携带着大量的物品,粮食,木材还有家畜,各种不同的物品包含了各种形式的具体劳动,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物品(一般等价物)简单统一的表现这些物品的价值,那么这次交换将是繁琐而艰巨的。

8.繁荣的商业:因为每种商品都表现为许多不同的价值形式,这会给商品的交换带来诸多不便,一种能普遍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交换得到了简化。

9.成堆的冻鱼放在批发市场上:码放在批发市场的成堆海鱼,不管其肉质多么鲜美,凝结了多少渔民的辛勤劳动,如果只是自己食用,而不通过买卖来交换价值,便不能称为商品。

10.淘银热:金银是商品也有价值,当他们越来越多的扮演一般等价物的角色时,他们就成了货币商品。冒险家们蜂拥而至当时秘鲁境内的波托西,征集印第安人去开采珍贵的银矿。

11.农耕家庭:冬季农耕人家仍然从事着家庭分工后各自不同的劳动,人们周而复始的共同劳作,正是直接社会化的劳动。

12.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或价值符号。人类社会起初并无货币存在。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当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在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时,它就定型化为货币。

精读《资本论》三卷全文✔纯享版(持续更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