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12 番外:家务劳动
昨天提了一嘴“婚前考试”,被群友痛批。其实讨论得深了,发现根源在家务劳动的性质问题。
现在的家务劳动大都还是义务劳动,而且是由特定家庭成员完成的义务劳动。经济上不必支付酬劳,文化上不必提供教育。所以学校里不必教,社会上不必考。专门来讨论这种“一学就会”的东西好像非常奇怪。
哪怕是家庭内部,据我所知,“还在读书这些事情不要做”也是主流,我小学的时候还被教育过这种思潮不对来着。但是,我8岁之前就有这种“超家庭成员待遇”,上大学之后回家像住宾馆一样,连洗碗的资格都没有,总觉得别扭,好像被踢出家门了。
而且,“现代社会”确实有这个便利,昨天就有人直说“不会做饭可以下馆子嘛,老夫老妻天天下馆子的也不是没有”,我现在搞不懂跳闸可以叫师傅,不会换灯泡可以叫师傅,不会处理百足虫可以找保安,不会做家务可以请家政,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嘛”。然后我就想起傅正老师随口一提,“梁启超刚逃亡日本时,甚至没有佣人服侍就不会自己起床穿衣。”
没什么好说的了,再说又该被底层人民批“爹味十足”了,“是你不懂生活!”
嗯,但是还是看到了一些好的变化。劳动课重回中小学课堂了,好像有些地区也开设了乡土知识教育,本科生也设置了劳动课,挺好的。考不考呢?我说了也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