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民生答卷话幸福——济宁市高质量推进慈善事业惠及民生侧记

2022-11-15 10:56 作者:掌上济宁  | 我要投稿

“毕业后,我一定会努力工作,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将这份爱心与善意传递下去,帮助和温暖更多的人。”在我市2022年“朝阳助学”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受助大学新生马同学说。

马同学的父母都没有正式工作,爷爷奶奶都身患重病、每年需要支付大笔医药费,家庭生活拮据。大学所需的学费及生活费对这个家庭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帮我申请了朝阳助学项目,给了我最直接的帮助,也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和希望面对未来。”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圆梦大学、完成学业,仅仅是我市扶弱济困、惠及民生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围绕城乡弱势群体生活中面临的困难,积极筹措慈善资金,扎实实施慈善救助,在服务全市大局、为群众办实事、助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实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绩,打响了“慈润济宁·善行万家”品牌,推进了济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慈善救助,资助帮扶困难群众是慈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慈善总会以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重点民生需求为导向,研究制定了《济宁市慈善总会项目管理办法》,紧密衔接政府社会救助政策,做好慈善项目的立项、变更、合并和终止事项,让慈善项目更加契合社会需求,切实提高慈善救助社会效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如今,慈善公益项目已成为我市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引擎”。市、县慈善总会联动实施了“情暖万家”“康复助医”“朝阳助学”等品牌慈善救助项目,着力帮扶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上学、生活、就医等重点民生问题;慈善超市网络(加盟店)项目持续为规定范围内的城市低保对象提供价格减收优惠服务;“关爱环卫工人·共建文明济宁”慈善暖心行动形成了“夏送清凉,冬送温暖,节日慰问,遇困资助”的多途径、多层面关爱帮扶格局;“情暖夕阳”经济困难老年人关爱项目,投入资金57.78万元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购买服务……我市通过一个个慈善公益项目积极开展各类扶贫济困活动,及时把全社会的爱心善意传递给有需要的困难群众。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慈善总会组织累计发放慈善救助款物 1.3亿元,帮扶城乡困难群众5.6万户,其中,市慈善总会本级直接投入4768.9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6241户。

“募集资金是发展慈善事业的关键,是开展慈善救助的物资基础。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汇聚慈善资源的多少。”市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曹鲁平告诉记者。为规范捐赠行为、优化捐助环境、拓宽捐赠渠道,市慈善总会研究制定了《济宁市慈善总会签订捐赠合同管理办法》《村居(社区)“济时救”慈善冠名基金设立工作方案》《济宁市慈善总会项目认领方案》,同时,以全市“慈心一日捐”活动为契机,推进慈善捐赠方式创新,实行资金捐、物资捐、网络捐与慈善冠名基金认捐多种捐助方式同步运作,积极在捐赠人和受助人之间牵线搭桥,促进社会捐赠意愿和困难群众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

九巨龙房地产开发集团通过市慈善总会捐赠设立1亿元慈善助学基金,创市慈善总会建会以来历史新高,认捐规模最大、列支资金最高。村居(社区)“济时救”慈善基金超额完成试点计划,244个村居(社区)基金自筹资金总额达230余万元,有效引导慈善资源向基层下沉。市慈善总会先后与济宁市火焰蓝消防公益基金会、济宁市第一中学签约,创新尝试开展联合公开募捐,丰富拓展慈善捐赠内容。截至10月底,全市慈善总会组织累计接收捐赠款物1.85亿元(含疫情防控捐赠),其中市慈善总会本级直接接收4975.65万元(物资3437.19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慈善事业不仅在困有所助、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民生保障中主动作为,还在开展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积极发力。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全市13449名慈善义工勠力同心,积极参与了所居住城乡社区的测温验码、值班值守、防疫消杀、物资运送与分发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慈源于爱,善重在行。如今的孔孟大地慈善暖流涌动,为生活居住在这座城市的困难群众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图为“朝阳助学”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

记者感言:慈善事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今年以来,我市慈善事业在精准帮扶救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慈善成为全社会传递爱心的枢纽,传递着积极向上向善正能量,绘出济宁慈善大爱最大“同心圆”。(本报记者 王粲 本报通讯员 路笃书)

民生答卷话幸福——济宁市高质量推进慈善事业惠及民生侧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