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贾似道是罪臣,个人品行随便黑,功绩人家做的还可以,只是一个奸臣而已

说到贾似道,很多都说他是亡国罪臣,其理由就是把朝堂搞的乱七八糟。最后丁家洲一战战败逃跑。丁家洲是贾似道用人失败真的没跑,但是国力差距也是相当巨大。世界大势不会因为一个贾似道就发生变化。就好像文天祥再抗争也挽救不了南宋。我们先看看贾似道被黑之一,鄂州之围。
贾似道能为宋理宗所看重,和他的姐姐贾贵妃关系并不大, 贾贵妃已去世了十三年之久,再是什么宠妃也人走茶凉了,更何况此事关系国之存亡,远非什么赚功劳的便宜事。贾似道的上位,主要还是因为他在作为抗蒙前线的扬州治军理政成绩斐然,在淮南局部战场上曾数挫蒙军兵锋,深得朝中知兵之人的青睐,就连南宋中后期最杰出的名将孟珙,生前也据说也曾举荐过贾似道。

尽管贾似道在战事中并未显现出多少在前线亲冒矢石的临阵指挥才能,但他调配军事资源的组织天赋却是显而易见的,胜过了绝大多数同时代的宋军高级将领,更何况,贾似道还是文臣背景。几乎是在最短时间内,贾似道便率军抵达鄂州前线,一时军心大振。
此后没多久,蒙古军就主动撤军北返。此次撤军的主要原因固然是忽必烈急欲带兵杀回漠北,和弟弟阿里不哥争夺大汗蒙哥去世后空悬的的汗位,但是,如果不是贾似道的及时救援和坚决抵抗,忽必烈很有可能也不会放弃他起初速战速决拿下鄂州的想法,而一旦鄂州被占,之后的历史发展将会充满更多变数。
《宋史》《元史》都曾记载说,忽必烈退兵前,贾似道曾主动遣使求和,签下屈辱的城下之盟,而南宋后来亡国,则是由贾似道蒙蔽朝廷事后违约所致。对此,近年来史学界很多学者都撰文“澄清”称,贾似道并未签订什么有约束力的“鄂州和议”,更何况什么传说中的割地称臣,这只是时过境迁之后,元人为了鄂州一役无功而返大力开脱,已经为后来再次侵宋找个“欲加之罪”罢了。
何忠礼先生在《南宋政治史》一书中就写道:“这次鄂州议和,既未达成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协议,更未形成书面文字,仅仅就是双方同意议和的意向和南宋方面作出愿意妥协并交纳岁币的承诺而已”。

下面正式来说说贾似道为什么在历史上会被称为奸相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他的私德不好。贪污,任人唯亲,贾似道都没少干。而贪污和任人唯亲这在传统道德观里面,是非常下流的。并且贾似道还特别怕死,没有如文天祥那般大义凌然。他任用的人里面,也有很多是没本事的废物。这都给他身上添加了一些不光彩的成分。

在西湖中,宋理宗给贾丞相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庄园,奇花异草、穷极奢华、占尽胜景、然而取名为“后乐园”。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脍炙人口,却被昏君奸臣滥用与此。贾府与皇宫隔湖相对,早晨听到上朝钟声,贾丞相才下湖。船系在一条粗缆绳上,绳端连着一个大绞盘,行走不必划桨撑篙,十几个壮夫拼命推绞盘,船行如飞,一会便到宫前,贾似道赶走正直的大臣,把大小朝政都交给大小门客处理,自己每日在园中享乐,娼妓、尼姑、旧宫女都被他弄来,日夜喝酒淫戏,只有年轻时结识的酒朋赌友能进贾府。一天,贾丞相又趴在地上,与群妾斗蟋蟀玩,一个熟悉的赌友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这就是平章的军国重事吧?”在宋代,平章就是宰相的别称,贾丞相也狂笑起来。因此,当时人说:“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
第二个原因,是他搞改革,得罪了文人士大夫阶级,得罪了“笔杆子”。再加上他是南宋的宰相,南宋灭亡,必须要找一个人出来背锅,所以对他的评价,自然不可能很高。
关于贾似道搞改革,这里简单讲一下。贾似道继任宰相后,大搞内政改革,企图以牺牲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结果最后玩脱了。
具体的说,贾似道当时推行了四项法令:
一是公田法,把政府掌握的国有田地卖给私人耕种。但为了推行公田法,就必须全面核查官民的田产,确定超标的田亩数。于是贾似道又推行了早已有之的经界法。
所谓经界,就是丈量每一户人家的土地,绘图造册。其实这项法令很早就有了,只是由于南宋官僚和地主隐瞒田产,逃避赋税的情况由来已久,每次推行都是不了了之。而贾似道突然要丈量土地,并且态度强硬,这明显伤害到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于是一时间,举国官僚和大地主便骂声一片。
后来为了遏制贪污,拓宽财路,贾似道又推行了第三条法令,即打算法。不过贾似道在推行打算法期间的所作所为很有问题。或许他遏制贪污腐化的初衷是好的,但推行打算法后,南宋大批军事将领被追责,部份将领投元朝,部份将领被刑责下狱,直接导致了南宋的军事能力每况愈下。这也是事实。

贾似道在事实上,扰乱了南宋内部的团结稳定。
在推行公田法、经界法、打算法期间,贾似道还推行了“置士籍、严复试”法令。想要遏制科举腐败的问题,结果这一手又被他玩砸了,导致他成了天下士人的眼中钉。
贾似道的改革,大致上就是这么个情况。他没啥经天纬地之才,推行的改革措施也都是前人玩过的,只是被他拿到了全国推行。而且还无一例外全玩砸了。所以南宋后期,贾似道闹得天怒人怨,被所有人鄙视。后来南宋灭亡,需要找人背锅,身为宰相贾似道背了这口锅,这便是他被称为奸相的由来。
总的来说。贾似道确实是权臣,他的私德也确实不咋样。不过赵宋皇帝身上的羊毛,人人都在薅,不止是贾似道一人在薅,不能把南宋的灭亡只归咎于贾似道一人。并且相对来说,贾似道在薅羊毛的同时,他还做了一些限制,想了一些办法,不让大家薅得那么快。他能做一点事,在当时也不错。
毕竟宋朝确实是一个喜欢甩锅的时代,那位致力于改革的王安石不是也一度被视为是奸臣吗?后来人直接把宋朝灭亡的大锅扣在王安石身上,说“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现在看来实在冤枉的很。
说到底,面对横扫欧亚的无敌元军,又有谁,又有哪种万全政纲可以保得南宋江山?道德不足以亡国,但道德也不足以救国吧。在张居正被清算时候,不也是个人生活问题被无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