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盆?鬼节?还是清明节?
七月十五要到了,听说日本也有“鬼节”?
——哈娜比


在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三月三,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我们一般在清明节时去扫墓、祭拜先祖。而农历得7月14/15日,则是中国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阴间过鬼节的传说。
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
而日本的「お盆」,即盂兰盆节,是在日本的飞鸟时代即 隋唐时期的中国 传入的,后来与日本当地的民俗结合起来,形成了现在日本特有的独特的庆祝方式。
受中国影响,日本的「お盆」的时间也以中国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为中心每年变化。东京地区和东京以外地区的时间也会不一样,一般东京地区「お盆」是在7月中旬,东京以外地区是8月中旬。
就小编看来,日本的御盆,除了扫墓祭拜以外,还有众多庆典活动,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更像是中国清明节与鬼节的结合。

「お盆」的故事源自于「盂蘭盆経」,这是一部佛教经文。根据这部经文,盂兰盆节的起源与佛陀的弟子目犍连有关。
目犍连的母亲因为生前做了许多恶事而堕入饿鬼道,受尽苦难。目犍连为了拯救母亲,向佛陀求助。佛陀告诉他,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要为僧人们供养食物,以此来积德消罪。目犍连照做了,最终拯救了母亲。


在「お盆」期间,日本人会回家扫墓祭祖,做好准备迎接祖先。
在这一天人们会点起「迎え火」(迎魂火)。就是将麻秆叠放在自家门口点燃焚烧,意为召唤,祖先们的灵魂可以随着冉冉青烟回到家中相聚。

祭祀供品多为茄子、黄瓜等黄瓜招魂比作马,意味着亲人乘着马快点回日间团聚。茄子为送魂的牛,亡魂可以乘着牛悠然安心地回去。
还会制作「精霊馬」,所谓的「精霊馬」就是利用牙签给黄瓜和茄子安上4“条腿“。(或许跟国人祭拜是叠“金元宝”是一样得寓意吧~)


与中国一样,不少年轻人也会与时俱进,以鲜花祭拜先人。

「お盆」期间还有一些庆典活动,如 盆踊り大会 (跳舞大会),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祭奠祖先、祈祷风调雨顺。已经成为日本盂兰盆节的一个重要标志。

此外还有水上放灯活动,身穿和服的日本女性就会把点燃的灯笼放入河川,让他们随着流水漂向江海,以送走亲人的灵魂,随着流水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一、秋田「西馬音内盆踊り」(羽後町、8月16~18日)

二、大分「姫島の盆踊り」(姫島村、8月14~16日)

三、岐阜「郡上おどり」(郡上市、7月15日~9月9日)

结语:
无论是”中式祭祀”还是”日式祭祀”,二者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不同文化之间对“生死观”有不同的见解罢了。
而“生死观”又是一个庞大且有趣的课题,在日本不少大学都开设有“死生学”专业(例如东大、东北大与筑波),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去学习学习,也许可以解开一些关于生死的复杂哲学课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