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可思议:原来我们见到的《兰亭序》根本不是王羲之写的!

2020-08-06 10:04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无论你喜不喜欢书法,你一定听过《兰亭序》的名号,还见过《兰亭序》的图片。

但是,你知道吗?你看到的《兰亭序》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


所以王羲之的真迹去哪了呢?我们看的《兰亭序》又是哪来的呢?

要说清这个事,关键人物是智永。



1、智永

👆真草千字文


智永,生卒年不详,一般被称作隋朝书法家。

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书法代表作是《真草千字文》,一派纯正的二王书风。😮


细看《真草千字文》,可以发现智永对某些字的处理和《兰亭序》有点像。

这并不奇怪,因为智永是见过《兰亭序》的。


众所周知,《兰亭序》是王羲之聚会时写的,当时他还喝了点酒。

酒醒之后,他自己也觉得,写得非常好,想再来一遍压根做不到,所以他自己也很看重这件作品,决定把它当作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前面说了,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所以《兰亭序》很自然地到了智永手中。

但《兰亭序》传到智永这,有了一个新问题——智永出家做了和尚,自然没有孩子,所以没法往下传了……😂



2、辩才

好在,没有孩子,还可以有弟子。

智永最后把《兰亭序》给了弟子辩才,于是就有了萧翼赚兰亭的故事。


话说,唐太宗李世民是王羲之的迷弟,一直致力于搜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他听说辩才手上有《兰亭序》,就给辩才好吃好喝好招待,但辩才并不买账。


辩才说自己确实在师傅智永禅师那见过《兰亭序》,但智永圆寂以后,这《兰亭序》就不知所踪了。😵

虽然唐太宗怀疑辩才在撒谎,但毕竟没有证据,也不好多说什么。


作为皇帝,唐太宗当然可以威胁、恫吓辩才,但这样做实在太不体面,不符合自己“明君”的人设。

正在唐太宗为难之际,房玄龄向唐太宗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而萧翼愿意做一些不体面的事。



3、萧翼

👆据说是《萧翼赚兰亭图》


为了骗取辩才手上的《兰亭序》,萧翼先向唐太宗借了几件宫里收藏的王羲之作品。

之后,萧翼就把自己打造成落魄书生,去永欣寺和辩才偶遇。😶


偶遇之后,萧翼在寺里待了十几天,天天和辩才论文咏诗套近乎。

等两人熟络到一定程度,萧翼就说自己爱好书法,而且手里有几件王羲之的真迹。


萧翼把作品拿出来和辩才分享,一通狂吹。

辩才看了就说,你夸得有点过,这几件作品和《兰亭序》压根没得比。


于是萧翼用话激辩才,《兰亭序》早就失传了,你怎么知道这几件作品不如《兰亭序》呢?你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不知有诈的辩才,立马拿出自己珍藏的《兰亭序》,啪啪打萧翼的脸。🙄



4、唐太宗

👆神龙本《兰亭序》


就这样,萧翼探查到了《兰亭序》的下落。

之后,他趁辩才不注意,借用驿站将《兰亭序》偷偷快递给了唐太宗。


收到《兰亭序》的唐太宗,并没治辩才的欺君之罪,反而给了他不少布帛、白米。

但辩才心里很不是滋味,转年就在惊吓和遗憾的情绪中死去。🙃


之后,热爱《兰亭序》的唐太宗,找了一群人来临摹,比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著名书法家。

但临摹的最好的是不怎么出名的冯承素,冯承素的摹本也就是今天常见的神龙本。


那《兰亭序》真迹去哪了呢?被唐太宗带进坟里了,也就是昭陵。

那我们今天有可能挖到《兰亭序》的真迹吗?可能性不大,因为五代时,温韬挖过昭陵,真本《兰亭序》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毁了……😟



文字 | 喝酒不写字的咸鱼癸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咨询相关事宜

❤教务长3(大凝爱书法的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


不可思议:原来我们见到的《兰亭序》根本不是王羲之写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