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杂谈】往门应声闭合 心门随行敞开——从人物层面浅谈《铃芽之旅》_“导演”剪辑版

2023-04-03 02:41 作者:SagaSia  | 我要投稿

来自霓虹的怪物在平庸地复制了自己的作品。”

“不可明说的吃人魔王向宣布了新的计划。”

“卑鄙无耻的票房大盗确定了新的构想。”

“新海诚发布了预告片。”

,“百亿导演新海诚的新片上线国服。”

“至高无上的二次元新皇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大地。”

        距离《你的名字》登录国服已是六年有余,新海诚导演的作品在国内早已不是小圈层的狂欢,值此新作上映之际,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项羽被困垓下,仿佛这古战场对我们婆罗门注定了凶多吉少。六年前,《你的名字》登陆国服,秋海棠叶遂归于一统。本人独自观影,其中亦有足乐,圈内其乐融融,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六年之后,我们动漫宅面对成双成对的现充难道就失去自信力了吗 ?无论怎么样,女人只会拖累我鉴赏电影的速度,独坐在一堆情侣中观影,优势在我!(可是为什么你要露出那么痛苦的表情)。我要成为冻鳗高手!女人什么的很碍事

        (深吸一口气,回复san值)如同这几年剧变的观影和讨论环境,《铃芽之旅》在许多地方也与三年前的《天气之子》,六年前的《你的名字》相比有了很多不同。其中的精妙之处自然值得大书特书,而介于电影已经上映多时,细节的考据和整体概览早已朱玉在前,笔者就不献丑了,本文将另辟蹊径从人物的塑造与象征出发,分析亲情,爱情,英雄三条支线,循着铃芽的足迹踏足现、常两世,感受这潇洒浪漫的告别,聆听这曲岁月鲜活的赞歌

 

一:Save Martha

“那是我的真心话,但不是全部。”

——玛莎,裂痕,依偎取暖的刺猬

关联角色:铃芽的母亲,岩户环(环姨妈)、陪酒阿姨

        任何旅途都有始有终,就像耶稣和克拉克都是妈妈生的 约瑟夫闭嘴 ,在铃芽之旅中亲情线也是矛盾最早消解的一条因此笔者决定所以让我们在着眼爱情和英雄之旅前,一窥铃芽的家庭。

        OK,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铃芽的姨妈………的姐姐,即铃芽的妈妈, 尽管铃芽母亲出场时间很少,仅在铃芽的回忆中给了观众惊鸿一瞥,但这不代表这个角色不重要,恰恰相反铃芽母亲之于这部电影,相当于玛莎之于布鲁斯韦恩,爱德华之于mcu托尼斯塔克,本叔叔之于彼得帕克。愚以为母亲这个角色不仅奠定了铃芽的亚撒西特质,母亲的死亡所带来的创伤更是贯穿全文的隐藏剧情推动力。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常见手法,通过亲人之死代替与生俱来的非凡力量(如赫拉克勒斯的巨力,孙悟空蕴天地灵气而生)将主角即英雄和某种责任或冒险绑定,为主角的行动确定心理层面的合理性。但是新海诚显然没有局限于此,他显然无意书写一个孤胆英雄的诞生, 而是希望通过铃芽失去母亲的创伤,象征3.11或是所有天灾中普遍的类似悲剧,从而达到一种普世的共情,展露创作者细腻而普世的人文关怀。扎克施耐德和新海诚在此刻信念相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save Martha!Bruce: Why you say that name!。好吧,不开玩笑,这里玩梗是为了举例:二者都是希望通过母亲的形象展现一种普世的情感。而旅途中遇到的陪酒阿姨的登场目的也是这个,我们的小英雄铃芽组织了地震,没让同样的悲剧上演在这个家庭,陪酒阿姨面对晚归的铃芽的唠叨也像极了母亲,此处人物的出场和相应的剧情自然地消解了一部分天灾带来的家庭破碎之痛,悄悄对结尾预设的终极和解进行了情感铺垫,同时打开格局使对灾难的消解不局限于一家一户,多了兼济天下的意味。

可惜的是铃芽之旅并没有妥善处理好这条线的后续,可以说这条线不仅构想相似《bvs》的玛莎线,崩盘原因也是世另我。为了接着分析。我们需要将目光移向另一个角色——环姨妈。

        作为剧中除男女主之外贯穿全文的角色,环姨妈承担了电影的大部分亲情戏单从人物刻画上看,但看环姨妈的前几次出场,其形象描绘尽显新海诚的超然功力——每天早早准备好铃芽日常生活的一切;铃芽唐突离家出走时的心急如焚和连发55条信息;相遇后不由分说紧紧跟随铃芽;甚至是在休息站争吵时说出口的话,对于在座诸君恐怕只差一句“玩手机玩的”,便要感到:天呐,这简直就是我!(请自行脑补肥宅脸表情包)(你不用对号入座,嘿嘿嘿)。若只看切片恐怕所有观众都要高呼:鬼鬼,新海诚的gank×塑造√太稳健了。短短几个小片段,一个工作锐气十足,对待亲人温柔又婆妈地亲切的母性形象就呈现在了观众眼前。如此美妙的开局 (小拳石),问题来了,怎么翻的?

    为了追寻答案我们需要看向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姨妈与剧中大部分人都发生过联系:对于公司男同事来说,她是自己的单相思;对于偶遇的男主基友芹泽来说,她在铃芽旅途中与他共同构成了故事的见证者;但最重要的是对于铃芽来说,她不仅是家人,还都是3.11的受害者。因此需要注意的是不仅铃芽有着丧母之痛,岩户环的人生轨迹也被天灾彻底改变。年轻的环小姐无疑是位美人,但却忍将青丝化作绕指柔,含辛茹苦的养育姐妹的遗孤十年有余,何等的心酸,怎能不心酸。 这显然不该是一个如此优秀且善良的人所该得到的最好结局,连铃芽自己都吐槽姨妈为啥还不谈恋爱(大叔你得给劲儿啊!),现实与理想预期违背,戏剧上的冲突便因此产生,姨妈与铃芽之间的羁绊也被埋下了潜在的危机,她们如雪夜中依偎的刺猬,缩紧了浑身尖刺只为互相温暖而不刺伤彼此,但尖刺始终存在,而创作者正是希望通过解决这一矛盾达到对天灾所产生的家庭之殇的消解。可惜的是,这一矛盾在前期只有很少的剧情铺垫或戏剧语言上的提示,观众只能通过底层设定和铃芽的吐槽推理才能理解这一点,信息上的鸿沟顺应产生。不仅这种信息跳级/鸿沟非常致命,前期信息过少的公路戏也让后期的叙事节奏直接起飞,后期难以同时处理这一矛盾以及——电影复杂的映射关系和起飞的主线。休息区的那场争吵戏变得既莫名其妙又歇斯底里,只因你太美观众需要提前自行推理出戏剧矛盾并同时理解大臣所代表的映射。太难了,臣妾做不到。观众是来欣赏商业片的,不是来写code的。极不友好的节奏和信息鸿沟使得亲情线原地暴毙,很不幸地送了波关键团 woc,冰!,拉低的不仅是观感,也标志着本片节奏彻底疯狂,本来的设想:(三线于结尾高潮依次引爆会师 )当场破产。观众在姨妈万里走单骑时的感动,还不如野生自行车的突兀登场来得印象深刻,至此亲情线彻底烂尾,甚至拖累了玲芽的成长线,究其原因还是姨妈参与主线过晚,断线重连式的碎片塑造虽然可以立住人物,却无法展现角色内心的矛盾挣扎。

    尽管这次亲情线的叙述已是成功的母亲,我们也能看到身为人父的新海诚在中年创作时的思考。这一次,亲人不再是《天气之子》的须贺圭介和夏美一样推动剧情的工具人,爱情也不再是诚哥唯一表达内心的唯一载体。虽然在叙述上可能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天下偌大,岁月方长,诚哥在新主题的大胆尝试依旧是值得期待 剑指三年后!

 

二:美人只配强者拥有!

“没有草太先生的世界,我很害怕。”

  ——传统的新海诚love story

关联角色:宗像草太(只有一个,因为,我们,代表纯爱!)

    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将这句话作为恋情线的引言。其一,这句话是铃芽对草太情感爆发的中心,让爱情有了让岁月鲜活的意义;其二,它也承载着《铃芽》爱情线过于生硬的问题核心,以便于接下来展开叙述。

    宗像草太——男主角,闭门师,出场自带设定的男人,声音暖男,成熟不失青春活力,泪痣点缀脸颊,给晶莹澄澈的双眼平添一分色气;飘逸的长发,发丝遮掩面庞,朦胧神秘,做客时主动打扫房间,锁门时勇敢无畏,散发着靠谱的成人魅力的男人(摘自@鱼不秃_yumo)。该死,这个男人好香。所以好看吗?出场时长换的。接下来的电影中请选择你的(皮套)捍卫者:野生的木椅型宝可梦or冰封王座新海诚分座。新海诚:“别那样看着我,好像我吃了你的男孩一样……去常世找草太吧,我把他的一切都留在那里了。” ( 笔者不是南通,不是homo,只是对鲜活的肉体有一丝常人皆有的欣赏 )因此接下来的剧情中男主角的戏份虽然只是看着多,但横向对比,在对女主铃芽通过细致的作画描绘神态和表情进行刻画时,草太只能和自己的三条腿自我拉扯。所以产生了三个问题:一是男女主之间的情感互动过于单薄,在前期只有类似青蛙王子般童话式交互,小智和皮卡丘间的交流都比男女主的交流丰富 。我们甚至无法得知草太为何会因铃芽的吻而苏醒甚至被拯救,因为草太有迪士尼公主血统   芽:“我需要做一些激烈的事情才能把他MUA醒”,中期之后直接挂机化身睡美人(椅)只有铃芽亲亲才能起来成功的男主离线制使剧情高潮的情感基础严重不足;二是人物的背景和社会属性完全失格,很多剧情显得生硬和强行。如闭门师这一本应着重笔墨的设定却只在草太的公寓中通过寥寥书页便全部带过,观众无从理解这份工作的凶险和草太的觉悟  只会觉得小日子真穷这么打的事就一个人在干,自然也难以体现出铃芽受到草太意志的感染决定开门救夫的心路历程,以致于草太以及草太爷爷问到铃芽“你不怕死吗”的对白显得软弱无力。观众甚至连为何爷爷会与左大臣认识的疑问都无从解答。三是使男主几乎脱离了正常人类的社会交流。变成椅子的草太为了避人耳目,始终都在装扮成椅子陪同铃芽一起旅行,像宠物一样的身份使他几乎无法与其他角色产生互动。而除铃芽外与草太唯一产生联系的大臣,也只是猫捉老鼠和tom一样被老鼠反杀的单线关系。以上,在结尾之前观众对于草太的内心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这是个性感的硬汉,爱情线攻略进度近乎为零。

那么,为啥诚哥要硬加一个爱情线上去呢?笔者认为除了路径依赖,更多的还是出于消解灾难苦痛的考虑。要分析这一点,笔者就不得不提出两个观点:1、从戏剧角度来讲草太是女主,而铃芽才是男主。2、若说亲情线是对过往伤痕的告解和消弭,爱情线便是飞跃苦海的翅膀。

    首先请诸位新海诚老粉再仔细品味一下人物设定,是否感到有一丝违和——大诚老师怎么这次怎么不年上控了?笔者认为年上控并未消失只是转移了年上守恒定律但并未消失。笔者现在就来解决诸君的疑惑,宗↗像↘草↗太↘!为什么你明明是男性,却干着往期女主的活(铺设定,被拯救);为什么你是年上身份,为什么一亲就会醒来,铃芽:别再说了(开始短跑),答案只有一个 大臣:亚美楼!(同样开始短跑),宗↗像↘草↗太↘!基友也开始了冲刺,你是新海诚首例,承担女主定位的男人啊!哈哈哈,(虾饺脸)。新海诚老粉估计都不难发现,宗↗像↘草↗太↘在剧情中的定位并不是像泷、帆高那样的拯救者,而是类似睡美人、白雪公主的被拯救者定位(诚哥甚至因为担心观众意识不到,加了一个MUA醒的设定)。甚至可以说本作在角色定位上与灾难三部曲的前两部(尤其是天气之子)没有任何区别,如草太和阳菜都在剧情初期起到铺垫设定,引导主角(hero)的作用,然后中期因为一波意外而与主角分离(晴女、门),从而确定后半部电影追妻火葬场的主线任务。因此类比《天气之子》不难发现爱情线在《铃芽之旅》的定位,新海诚明显很喜欢将戒指中的老爷爷形象和传统的公主形象结合,并以这类角色的生存危机作为给予主角/英雄的困难任务(美人只配强者拥有),通过展现充满生命渴望的主角/英雄抗拒死亡并将其推迟(摘自《千面英雄》)的过程,让爱情的伟力在虚幻的世界冲破现实中不可逾越的高墙,从而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与人文关怀,在《天气之子》中是对电车难题的盖棺定论,在《铃芽之旅》中就是让人勇敢跨越灾难的心灵力量。笔者并不认为亲情线可以经过扩写代替爱情线。因为一条线角色不可能同时承担如此多的定位,无论是铃芽母亲还是环姨妈都难当被拯救位,必须有两条线才能支撑起这个想法。

    但《铃芽之旅》的爱情线观感却远不及《天气之子》(仅就爱情线而言),原因不只剧情设计的问题,与往日不同的性别互换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诚哥在塑造上因此产生了大量错位。新海诚或许很清楚青涩少年的成长,神秘的年上系美女,但换作青涩少女的成长,神秘的年上系美少年就明显不是一回事了。在对角色独立的细节刻画(如铃芽很多可爱的小表情,小动作)上诚哥还能得心应手,然而当少年少女需要走向台前拯救世界时,角色与其定位产生了错位。这个问题在这段爱情中的最大体现久在前文的引言上——“没有草太先生的世界,我很害怕。”。这种错位几乎毁了爱情线的高潮。草太始终是一个在引导者和决策中的领袖,而这一地位直到结尾的高潮仍未被撼动,就像现实中社会主流思潮对男性的期许一样,这不仅在观感上很莫名其妙,甚至拖累了铃芽作为主角/英雄位的成长曲线。情感的推进和角色的成长在表现上相互抵消,和亲情线一样不仅没有帮助,甚至拖累了电影最核心的主角成长线。尽管有着如此之多的暗示,观众仍然难以理解创作者在爱情线上的改变和意图,因为在大众潜意识中“美人只配强者拥有”,塑造的单薄和错位让观众迷糊,他们眼中铃芽和草太的形象难以匹配创作者眼中感情的发起者和接受者。

    《铃芽之旅》在爱情线上的折戟暴露了诚哥创作上的局限性,他尝试对自己穿传统样板戏的一次突破,可惜没有成功,最后并未跳出自己样板戏的藩篱,本质上依然是自己传统的故事结构,甚至效果不如以往作品。但勇于踏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本身就需要勇气。笔者并不认为这次的爱情线是路径依赖的恶果,与之相反这其实是一次勇敢的试错。期待诚哥可以在未来的作品中真正突破自己的局限性 主打的就是一个未来可期

 

     我在制作公路片的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爱情,因为只有这样,你才知道你看的是新海诚的电影。

 

三: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岩户铃芽

“我是你的未来。”

——天灾,愈伤,成长,英雄

关联角色:岩户铃芽、大臣,千果、留美和芹泽

    若说《铃芽》哪里远超其他两部的特色与优点,亦或是本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铃芽。在这部新作中,新海诚笔下的女性角色不再是传统的被拯救者形象,而是更偏向于传统故事中英雄的定位,在这部电影象征着消弭苦难,赞颂生命的人文关怀,肩负着创作者对天灾所造成的的创伤的反抗。无论是剧情还是设定新海诚电影中常见的“年上姐姐类”角色更多的是草太,即草太和铃芽在角色定位上存在性别上的互换。她是屠龙的圣乔治,是耶稣,是觉者,是电,是光,是神话,是人间四月天

废墟之上我们还能拥有记忆吗?

    新海诚在创作过程中曾提及,《铃芽》最初的灵感来源不是震灾,而是新冠期间,他发现平时应该相当热闹的新宿地区,因为新冠而变得寂寥很多,加上人口减少,绿地增加,形成了一种迷之末世美感,才因而产生的想要创造一个“悼念土地的故事”的想法。在采访中他讲道:“人死后会有葬礼,但是城市和土地却没有。”创作者突破了对个人命运的廉价同情,眼界渐宽,电影的思想转为对终生皆苦的悲悯。

   ——“2011年三月我在东京,还记得三月末的樱花盛开让我有些惊讶的事情。即便是像现在这样的时刻(震灾之后),樱花也是会毫不在意人们的感受照常盛开。虽然樱花的盛开对我们来说是这样的冷酷与不关心,但是即便如此还是那么的美丽。”



——与过去伤痛的和解,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这深邃的思虑寄托到了我们的女主角岩户铃芽身上。在创作中,诚哥直接将始终拨动自己心弦的3.11大地震作为作品时空的源头,如同布鲁斯化作童年的恐惧之影,以犯罪巷式的悲剧将天灾的恐怖埋进铃芽内心,与门”一同如奥林匹斯之血,将冒险之旅与英雄产生命运的联系。很显然诚哥想创造一个英雄,一个西部之魂,一个不同于他往日创作的女性形象,以此治愈天灾之痛,予人以生命的希望。母亲做的儿童椅则如兰戈的one bullet跨越时空联系起点与终局,三脚椅既是母亲的祝福,亦是上帝(创作者)对黄昏的预言:英雄将在常世的天空下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对现在的自己以及其代表的亿万万补完。

——旅途的“见证者”们

    如勇者在通往魔王城的路上会遇到膝盖中箭的佣兵。新海诚也希望自己笔下的英雄在路上不要孤单。留美和芹泽因此而登场他们的作用类似英雄特摄前期的单元剧,铺开世界观的同时,利用较为舒缓的日常节奏塑造角色和铺垫角色成长。新海诚将电影中的“路人”作为日本各地各年龄社会角色的具象化表现和社会友情类关系的总和体现。我们不仅以铃芽的视角,我们看到了爱媛乡下的风土人情,也体会到了都市生活的一角。新海诚善于将日本生活剪影以亲切友爱的方式像世界展现,从《君名》中时空交错的“变形记”,到《天子》中如象龟独坐水坑的东京蜗居,再到《铃芽》中“莫愁前路无知己”的温馨日常和美好到不真实的各地风土人情,无不是诚哥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天才。这是笔者最喜欢电影的一点。虽然当我们回归冷静时,会感叹前半段公路戏对电影节奏的破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新海诚独特的美学。私以为这才是我们为新海诚电影买单的原因,剧情,人物与之相比不过是庸才的思考,精彩的美学呈现才是天才的闪光。只是当剧情达到高潮观众反而难以集中欣赏精彩的演出,所以观看时务必珍稀前期的公路戏。可惜笔者相关专业水平有限,只能接着和各位鉴赏庸才的思考。

白玉京常世,无往亦无前

    某99期首席说过:“予英雄以试炼。”为了完成“英雄的救赎”这一高潮,新海诚设计了“常世”这个没有时间概念的空间(类似道诡异仙的白玉京)。同时由于祖父悖论,铃芽关于灾难和常世的记忆被模糊 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这创造了全片最大的悬念,一个极具寓言色彩的终幕。精彩,深邃,但极富争议。

    当铃芽来到旅途的终点,找回记忆的铃芽把椅子还给小时候的自己,尽管如铃芽所言:世界并不美好,尽管丧母之痛对稚子过于鲜血淋漓,尽管逝者如斯、苦难绵长,但上帝仍将手指伸向了亚当,名为“我就是你的未来。”的希望仍从潘多拉魔盒中飞出。在时空闭环的创世曙光下,苦难得到了告解(顺便解释了前期艾德曼合金椅的bug,原理类似神速力保护巴里艾伦,另一种解释则是要石固有难以摧毁的属性)铃芽即英雄最终补完了自己,道心通明。新海诚在此幕振臂高呼:纵天地不仁,唯爱与生命不可辜负。那张再也找不到最后一条腿的儿童椅,意味着人们该抓住的或许已经不该再是那双手,生活仍将如年轮不以人的意志地积累,所有人似乎都和大小铃芽一起重燃了自己的生命之火。

    但是对于灾难的经历者,这真能算得上一次补完吗?

“你够资格吗?”

“也许不够。”

    尽管笔者所言的英雄形象塑造以及背后意义看似抽象,深奥。但本质上这与Mcu里的流水线故事没有思想上的不同——虽然铃芽之旅的剧情无疑更新奇,创新甚至文艺。铃芽的形象在走出传统女性主角形象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又走进了传统英雄形象的窠臼,童年经历的独特和无法复制虽然在情绪和剧情上确定了主角救世的必然性,但在思想上却对平凡人的苦难进行了解构。“门”的相关设定距离现实天灾的残酷尚存距离,更何况在闭门师和左右大臣的相助下,主角在力量上的“升仙”,使其注定与被动遭受苦难的人民群众有了距离, 颇有种“摆摊赚九千,日子天天甜”的感觉。因此在没有其他手法的加持下,铃芽这个角色实在难以承担消解人民苦难的重任。对女性角色成长的经验不足更加深了这一问题,剧情上只要草太在场始终在随着草太的指挥行动,缺少醒目的成长标志,有种路明非的美,笔者东京酒窖ptsd犯了。若无新海诚天才的美学设计,这些问题都会彻底摧毁这个电影。显然只靠英雄叙事并不足以完成创作者宏大的创作目的。

    但诚哥在操作上其实并没有对此妥协和摆烂,在童年记忆尚且模糊且独特的设定未展露时,创作者使铃芽处于实际上受灾者和记忆与精神上旁观者的叠加态,并希望以此达到和《你的名字》中的身体互换相同的目的,展现对旁观者无能为力的自愧的共情,可当所有设定铺开,铃芽恢复记忆,铃芽与旁观者在情感上的纽带彻底断开,对灾难旁观者内心挣扎的思考被完全放弃了,言过一些,这甚至称得上对观众的情感的欺诈和背叛。这点上相较前作是严重退步。

    当然创作者并为只从这一处阻止电影滑向个人英雄主义的窠臼,诚哥显然还希望通过充满神话色彩的角色“大臣(白)”与铃芽的映射以毒攻毒将整个故事彻底神圣化,从而跨越思想上的深渊,但剧情上的失衡无疑使这一设想完全破灭 只要大臣发动进攻,一定会好起来的


——映射之下的她与它

    在剧中,映射的手法频繁出现。最关键的就是铃芽与大臣的映射:证明这个映射关系不难,大臣对铃芽莫名奇妙的好感,因铃芽的关心而恢复活力,因铃芽的厌弃而再度虚弱。他和铃芽一同旅行,铃芽开了第一道门,而大臣打开了其余的,铃芽任性旷课去关门,大臣翘班一路向北。铃芽对着姨妈放狠话时,大臣在对着左大臣呲牙。草太说神明难以捉摸,可他亦没猜到青春期的女孩如何将他唤醒。大臣与铃芽在剧情中如同虎符咒互为半身,又源于一处。他们都在幼年时期便遭遇了不幸,却因为偶然的相遇一起因青春的任性从家出发,又都因失去而成长,最后在故乡为旅行画上句号。诚哥无疑是想通过这个映射关系用一种隐晦而又浪漫的艺术手法,表现不幸的后人相辅相成的蜕变与成长。

    笔者对于这一手法的最终确认来自两组关系:姨妈与铃芽、铃芽与大臣。不难发现,环姨妈对铃芽,铃芽对大臣都说了相同的话:“你来做我家的孩子吧”。 而这句话在后来也引领着这两组关系朝向了相似却不相同的发展。在后来的铃芽与环姨妈的争吵中,环姨妈的那句“你给我离开我的家(人生)”。这句话像极了之前铃芽愤怒时想对大臣说的话。此刻,当大臣对环姨妈/左大臣露出了獠牙,铃芽与大臣在时空双重对应。创作者希望在揭晓这一映射关系的同时,通过左右大臣这一催化剂彻底加速矛盾解决。显然这并未成功,如同本文part1中的描述,这段戏码的观感糟糕且莫名奇妙。愚以为。这个败笔源于对大臣塑造的缺失。

    说到大臣,许多人甚至笔者自己在初次观影时都会对这个角色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我们不妨在这里给大家梳理一下大臣这个角色本身的行为逻辑,以及为何在观影时无法第一时间理解的问题。大臣本身就像他的形象一样,一小只白色的猫。“小”即年龄小,也就是心智上的不成熟;“白色”也意味着单纯,甚至是偏执。大臣的行为逻辑便是单纯+偏执:铃芽愿意收留我,大大滴好,从了;同样跟着铃芽的草太,碍事,所以死刑;让草太成为要石,自己就能独享铃芽的爱,计划通。这显然是“错误的”,但问题在于新海诚并未让观众意识到大臣的熊孩子本质。诚哥塑造大臣时的出发点很好,希望利用角色的前后反差表现成长,同时避免铃芽一个人给开门背锅,并使二者相互映射,但诚哥却未能把握住平衡,大臣视角严重缺失让大臣的动机难以被观众捕捉,直到结尾大臣的动机在初次观看时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使大臣前期的行为过于莫名其妙和讨厌(这里我要点名一个蜘蛛侠),也导致观众对大臣在前期就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反派刻板印象:假面骑士W的一半,哥谭黑皇帝,扑克牌大小王。这在剧情转折点之后成了巨大问题:由于铃芽此时的成长(实际铃芽的成长也写得不好,缺少标志性的节点行为让观众意识到,在前文对另两条线的讨论中已经呈现),大臣作为映射对象形象也得转向。但木已盛粥木已成舟,观众无法理解为何这个前期有些反派的形象突然因为女主两句责备从了良,于是剧情冲突变得儿戏。最终结果就是结尾的第一个高潮大臣牺牲自己封印蚓厄的桥段缺少了与自我和解,自我救赎的意味,一句“我不能当铃芽家的小孩了”也让徒留疑惑的观众于风中凌乱,救赎的意味尚且无法得知,创作者希望通过大臣的形象渲染神话色彩的设想自然也无从谈起。

    但观众已无法理解这其中的救赎意味。这条铃芽影子线的缺失使得玲芽个人的成长线只突出了个人英雄主义,预想中的共情旁观者的自愧和神话般的史诗感皆未呈现,电影完全堕入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深渊,思想深度和观感都产生了严重滑落。

    

 

站在历史转折点的新海诚

    写到最后,《铃芽之旅》是新海诚很大胆的一次突破自我桎梏的尝试,尽管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在创作立意上,题材上都表现出了比前作更明显的人文关怀。年至中旬的他不再将讴歌少年少女的青春美好爱情作为自己核心卖点,而是以更具感性的视角眺望名为日本的这片大地,达到了“知天命”的境界。正如他所说的,“写一个祭奠某个地方的故事”。同时,深入烟火之中,用只有新海诚能表达的形式将人民与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联系在一起。“我们所度过的平平无奇的日常,或许也是接连不断的奇迹。”新海诚就是从这么一个简单质朴的事实出发,希望讲述了一部让人看见能会心一笑,让温暖充盈在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故事。

    只是艺术的进步是一场自我搏斗,注定不能一帆风顺,在这一转型期诚能否恪守初心而非滑落商业片的窠臼仍是未知数,只是我们清楚《铃芽之旅》只会是这场蜕变的开始而非结束。


End

作者:明空、疯散人


 

 

 

参考:

《新海诚本》

知乎:

《如何看待 新海诚新作动画《铃芽之旅》(铃芽户缔)》 by红茶泡海苔

《《铃芽之旅》深度解析‖铃芽是骗猫渣女?》 by呆北北

哔哩哔哩:

《评分7.5!惊喜or拉胯?新海诚心做铃芽之旅Day1影评!》by瓶子君152(BV1HM411g79r

《大臣是铃芽的隐喻?《铃芽之旅》深度解读,新海诚的灾难哲学和人情温暖》by一镜电影(BV1Y84y137AC

《【铃芽之旅】铃芽是骗猫渣女? 阿姨被附身到底是? 一次解答电影55个「疑问_彩蛋_致敬」!|井川一|すずめの戸缔り》by海外文娱安利工(BV1hY41167JM

《一部非典型新海诚作品,也可能是我最喜欢的新海诚作品——说说《铃芽之旅》》by动画魂-Anitama(BV1ps4y1H7Cf

    《铃芽之旅有遗憾吗?多少人觉得新海诚变了?深度解读新海诚的创作使命》by赫萝老师(BV1BN411K7fx


【杂谈】往门应声闭合 心门随行敞开——从人物层面浅谈《铃芽之旅》_“导演”剪辑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