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浅谈职业发展之硬件设计和固件开发(一)
首先申明,本系列针对硬件设计和固件开发的描述和评价均为个人感悟,因UP主个人阅历有限,其中许多观点并未充分验证和考究。
想告诉你们这些在校学习、即将毕业和刚进入职场想从事硬件设计或固件开发的小伙伴们,期待你们加入工程师的行业,你们必将成为这个行业优秀、突出和顶尖的技术专家;同时也期待你们在这个行业找到乐趣,用乐趣驱动自己持续的成长。想问问,你们做好准备了吗?当面对多人竞争,岗位技术性不高,你该如何面对……,也有很多B站朋友在留言区给我留言,总结起来主要问题有:
入职企业,但是一直做着打杂的工作,根本接触不到设计和研发,我该如何做?
硬件设计和固件开发哪个方向比较好(活少钱多)?
硬件设计如何学习,要掌握哪些知识?
固件开发如何学习,要掌握哪些知识?
做硬件和固件的工作有没有青春饭一说?
我计划分别从管理者和执行者(工程师)的角度来简单聊聊。
问题1. 入职企业,但是一直做着打杂的工作,根本接触不到设计和研发,我该如何做?
管理者角度:
一批新人入职企业,为何A员工从事着硬件设计或固件开发的工作,B员工从事着物料编码和领料,产品不良的确认等似乎对技术要求低一些的工作?管理者关注的不是谁在做设计,谁在做开发,谁在做维护,谁在走流程?管理者更加关注的事,项目是否能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的开展,甚至更加高效的开展。在开展过程中,针对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可能存在的瓶颈进行人员、资源的调整,最终呈现一个好的结果。
把更加合适的人放在更合适的位置,让他的能力最大化,这是考核管理者的重要指标。目前你所从事B员工的工作内容,很有可能其他员工更加合适A员工的工作。
工程师角度:
其实,每个职场新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觉得自己在打杂,觉得自己做的工作不如别人有意义和有成就感。做生产的羡慕做工程的,工程的羡慕研发的、研发内部相互羡慕,硬件觉得固件好玩,固件觉得软件厉害,软件回头觉得硬件和结构高深。这是新人的常态,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基础课程我都学习过,似乎我也行,我能行,我要干。
这种想法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也有问题,没有问题在于如果你在以上所有的方面均感兴趣,你可以用你其他的时间开展自己兴趣的学习,前面说过兴趣、乐趣会让变得有趣;有问题(有很大问题)在于,很有可能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硬件、固件、软件和结构都没有办法满足公司对该岗位的要求,也就是无法胜任承担某一岗位的工作。这个是可怕的,企业很多时候是在用我们的长处,避开我们的短处,我们的短处让其他人来弥补。当你把自己训练成一个每个特点都均衡的角色,很大可能也就是没有特点了。这是其一。
其二,如何让你从事的工作完成的出色,很多时候比你从事什么更重要。我们常说的打杂并没有那么简单,相信新入职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打杂,本人最开始在一家台资企业从事电路设计的工作,因企业性质和个人毫无工作积累,前期主要跟着老师从事物料领取,不良品维修,新PCB板的指标测试等工作。其实一开始,所有的事情都是困难的,ERP系统,会签流程,其他部门的工作习惯,还有薄弱的电路和维修技能。这个时候,我思考的是如何把这些流程和工作内容做好,请教部门老员工和助理了解简单的领料单、维修单、退库单等ERP系统的操作,这些基础知识看似简单,很多时候往往会在会签脚本,物料仓库等等细节上弄错,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把你需要操作的基本流程固化下来,在流程上不出差错是职业化的基本。当你做的这一点,其实我们就可以在同事中有个较好的印象。自己的事情,简单的事情不过多的麻烦别人是职业化的根本。更难突破的是技术方面,电路的不理解,芯片的不熟悉这个时候我就经常加班去看文献,然后第二天在把自己的疑惑询问老师和其他老员工,万用表、示波器、电子负载、恒温恒湿箱等等实验器材,自己脚勤快一些,嘴乖巧一些,老员工都愿意告诉你的。但有些技术是必须要日积月累联系的,比如焊接。焊接技术研发大概率是不如维修部门好,原因是维修部门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焊接,那时候我有幸认识焊接部门的同事后,花了一个星期去焊接部门学习,同样的给别人带点饮料点心,嘴巴甜一些,放心,别人是愿意教你的。甚至他们会觉得有研发人员向他学习,是他的荣幸,也是他的功勋章。最后的结果就是,当我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我手上“打杂”工作完成的很出色的时候,其他难度较大的工作自然也就安排给你了。
记住前面的话,管理者是希望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
写在最后:很多职场人经常说我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我工作就完成了,这个想法是有点可怕的,因为你么有给比人惊喜,你永远只有70分。
还有,技术岗位相互羡慕在职场新人容易发生,往往工作很多年后,技术会羡慕市场和销售,明明懂得那么少,为何挣得那么多。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讲。
下一期,我再讲硬件和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