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辐射自制远程近战武器篇

2022-10-28 00:16 作者:小星星走走  | 我要投稿

毒镖枪:

死爪拳套:

如果被问起废土上最可怕的生物是什么,那么废土居民们十有八九会打着寒颤告诉你一个浅显易懂的名字:死亡爪。这就让人能够简单地知晓最能给着这种生物带来恶名的到底是它的哪个部位——又长又锋利的爪子,虽然理论上来说,死亡爪敏锐的嗅觉和听觉以及它的速度和力量才更为致命。

现在你得到了一个死亡爪的爪子,而它那又长又锋利的指甲还好端端地保存着,作把武器吧,你对自己说,为什么不呢,还有什么武器的原材料比得上这样天生的杀戮工具呢?用皮带什么的牢牢地把它捆在自己的胳膊上,然后挥动着它像死爪一样把敌人撕成碎片吧……不,这一点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死亡爪的爪子之所以可怕,那是因为它是长在死亡爪的胳膊——修长但异常强壮有力的胳膊上,在没有足够的力道挥舞它的时候,这些爪子的杀伤效果不比一把没开锋的刀子好上多少。而且,如果是把整个爪子完整地保留下来的话,请务必记住保留下来的爪子上还带着死亡爪手指的关节,在肌肉和筋腱不再在死亡爪的控制下绷紧它的手指的时候,它们在受到外力的时候会自然地弯曲,也就是说——完!全!使!不!上!力!

好吧,或许你已经开始放弃把它当成武器的念头了,但是,为什么要放弃它呢,难道一个呈列在客厅里的死爪拳套不是最好的炫耀自己猎杀水平的勋章吗?

据说在最近,只保留猎物的骨架成了新的潮流,考虑到防腐措施既麻烦又效果有限,这倒是完全可以理解。

妖怪拳套:

狗牌拳套:

螳螂爪拳套:

对于土著来说,制造武器最好的材料总是来自于大自然,在经历了多年的辐射环境之后,许多昆虫包括螳螂的体形都有了长足的增长,传言说最大的螳螂体形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大上一圈,它们的前爪可以轻易地撕裂血肉之躯,因而也被认为是很不错的武器材料来源。部落的土著会把猎杀到的巨型螳螂的前爪整个地取下来,用金属加固之后再用皮带牢牢地和一只手套绑在一起,这种武器的杀伤力并不十分出众,但是作为狩猎时表现出的勇气与技巧的象征它仍然受到欢迎,而那些可以猎杀到体形更大体表更加狰狞的螳螂王的猎手们将得到整个部落羡慕的目光。

捕兽夹拳套:

在阴影斑驳的街道上弥漫着致命的红雾,被毒素腐蚀扭曲的怪物蹒跚地漫步其中,这幅场景让人忍不住觉得,若是这些怪物手中没有一种光是看起来就想起嗜血和暴力的武器,那就太不符合这幅阴森可怖的场面了。所幸(或者应该说不幸才对?),这些被称为“鬼人”的怪物手中的确是有着这么一种异常凶狠的家伙。他们手持的捕兽夹的两派利齿在击中对手的时候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异常凶狠地咬合到一起,从而制造出一个血肉模糊的伤口,通常都能从对手的身上扯下一块肉来。在一击得手之后,鬼人会立刻躲到一旁,一边发出桀桀的怪笑一边扳动连杆把捕兽夹再次分开以等待下一次撕裂血肉的时机到来。

带刃拳套:

火焰刀:

废土人民东拼西凑系列之火刀,这把武器的原理并不复杂,结构也相当简单,但在第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废土人把它创造出来之前确实没有人能想到把除草机和摩托车的零件这样拼凑起来还能当成强力的武器使用。

不过平心而论,这把武器产生的火焰起到的威吓作用是要大于其实际杀伤效果的,除非对方身上正好缠绕着各式易燃物品让它点燃——这毕竟不是一把火焰喷射器,主要还得是靠砍。不过在驱散小型野生动物方面,火焰还是挺好用的。

在实际使用中,火刀的火焰并不能持续燃烧太久的时间,一则是燃料在废土上十分有限,只是拿来点根火把未免有浪费之嫌,二则是金属加工的一则常识:钢铁在长时间煅烧的时候会退火变软——如果各位还没有忘记之前对这把武器的介绍的话——一根被烧退火的软钢条的杀伤力比一根棍棒好不到哪去。即便如此,对火刀这把武器来说,频繁地更换刀身也是必须的。

 关于这把武器的刀身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它实际上来自于除草机的刀片,而刀刃部位的那些缺口也并不是因为损坏而导致的,那是除草机刀片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割断草叶而专门设置的锯齿,如果有人曾经留心地搜集过凯撒军团的情报,他就会发现军团士兵常用的马歇提砍刀的刀刃上的缺口与火刀的缺口可疑地相似。

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再提醒一下吧,在使用火刀的时候,不管有没有油,都不要在任何有瓦斯气体聚集的地方按下点火开关,因为光是电点火器产生的火花就足够让你和爆燃产生的气浪一起飞翔了。

如果对毫无意义地将一柄利刃烧至退火乃至报废丝毫不感到心疼的话,使用战前形制的刀剑来替代廉价量大的割草机刀片也不是不行,或者说这样反而还能增强火焰刀的杀伤力吧,但是对刀剑本身来说,这不啻为一个大大的悲剧。

但是说真的,把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都给拆了拿来砍人的效果大概反而会好得多……

土制手枪:

鱼叉枪:

除去那些可以随随便便就端在手里甚至抱着在水下有用的轻型鱼叉枪外,出海捕鲸的渔民们也常会在船上架设更加重型,威力和射程也都大得多的捕鲸炮,它们发射的鱼叉可以准确地命中远距离的大型海洋生物,并确保鱼叉能够深深地扎入它们的躯体不被挣脱。令人惊讶(或者说好不惊讶)的是,在部分渔业旺盛的地区甚至有人热衷于把这种武器拆下来对着人类开火,而且观察那些人的习俗可以发现,他们似乎是把捕猎的对象也一并转移了……

复合弓:

这种应用了现代技术和理念制造的复合弓有着远超传统弓的精度和威力,其人机工程效率也有着显而易见的提升(即便如此,这种武器对使用者的技巧依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由于其迥异于传统弓的结构设计,这种弓在拉开弓弦到位后会有很明显的“咔哒”感。

弩:

比起那些古代的同类和废土上被人随便拼凑到一起的同类来,这些由正规手段设计并且生产出来的弩箭要精良的多:与步枪类似的木托可以方便射手的瞄准,而瞄准镜架和机械瞄具的设置也远胜简陋的瞄准方式,一些更加现代化的型号还会在弩弓的弓体两端设置滑轮以减轻上弦所需的力道,从而令使用者得以仅凭自己的双臂就能完成上弦动作而无需额外借助杠杆或是齿轮齿条等机构,当然这并不代表在弩弓的磅数变得更大的情况下这些辅助机构没有存在的必要。

蒸汽道钉枪:

废土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土法上马从一堆零件里攒出来的武器,它将铁路的道钉作为弹药,使用蒸汽为动力发射出去,在开枪的时候这把武器会发出如同火车汽笛一般的呜呜声。这把武器在最终成型之前似乎也经历了不少稀奇古怪的尝试,不过最后还是大致地确定成了现在的样式。

道钉枪发射的道钉在中近距离上是非常有力的,虽然初速并不是很高,但是道钉本身的重量就保证了没有谁会愿意挨一发看起来飞的慢慢悠悠的道钉,在命中人体的时候,有时候它会产生可怕的撕裂效果,将被打断的肢体带的飞离出去甚至直接钉在周围的什么地方。

以“释放”合成人为行动准则的铁路组织亦对这种类型的武器十分感兴趣(非要说的话这种武器使用的弹药道钉倒是勉强能和铁路这个名字扯上关系),他们使用的蒸汽道钉枪比起废土游民的手制版本而言显得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但总的来说其基本原理和大体布局与之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异。

空气炮:

这种武器通过预压缩空气然后一下子把它们全部释放出去来打击敌人,因此它的作用范围十分有限,不过在近距离上它有着相当不错的停止作用,至于杀伤力就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了。在使用这款武器的时候使用者需要先通过背上背着的气泵把压缩空气通过软管传输到发射装置之中,然后再扣动扳机把它们一口气发射出去,理论上来说压缩的时间越长它的打击效果越好,不过它也是有承压的上限的,为此它还专门设置了一个限压装置,在压力达到最大许用范围之后就会停止气泵的工作。

万能发射器:

基本上来说,这并不能算是一种武器,而更像是废土人民创造出来自娱自乐的一种玩具,它依靠背后的鼓风机提供动力,然后——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它可以把任何塞进去的东西噗地一下再给发射出来——只要这东西的大小能够通过消防栓的出水口就行,但如果真的有人听信了传言把砖头盘子什么也给塞进去的话,它就真的免不了要卡住了……

显然废土人民对这种大玩具的热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等到万能发射器这个点子从华盛顿特区扩散到波士顿的时候,万能发射器的设计——和其它许许多多土制武器的设计一样,也变得更加地专业化标准化了。废土人民显然认定,光靠鼓风机这种东西作为发射源根本不够给力,而他们对此做出的改进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直接而且粗暴,稍微对机械有些了解的人就会发现,现在随处可见的这批万能发射器的构型和大战前军用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动机结构十分可疑地相似……

水管枪:

这把枪看名字就让人觉得十分不靠谱,看造型就更加让人揪心,怀疑这货的枪管其实是水管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这货的精准度根本就让人觉得它完全没有膛线,此外,它用的是10mm的手枪弹,大概也是和枪械质量不高承受不了太大的膛压有关。

另外,这货是单发,每开一枪就要手动装填一次……

即便有着这诸多的缺点,它却依然能在废土上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它——在通常情况下——总比区区一枝长矛要好得多,最起码在面对那些恼人的大耗子的时候再也用不着亲自提枪上马好一通厮杀了不是?什么?你说射人?除了打耗子之外这把枪你留着还能干嘛?

波士顿废土居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多事!”

早在大战之前,利用钢管和弹簧之类的零碎拼凑一把武器就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坦率地讲,这些DIY出来的武器结构实在是五花八门可谓是脑洞大开,然而真正能够搂出火来还不会伤及使用者自身的其实寥寥无几。

现今在波士顿地区大量流通的各式“水管”武器就是这样的一种家伙,虽然它的用户已经扩大到从眼神和善的淳朴居民到乐于助人的捡垃圾大师,它的基本用途始终也还是一个——为搞不到正经武器的废土人民创造一个有武器的机会。

虽然现在在废土上流传的各种水管枪该型让人眼花缭乱难以分辨,但是实际上水管枪的核心只有那么小小的一块:包括了枪机组件和扳机组件的那个机匣就是它的全部,对枪管的要求也不过是内径合适而又不至于炸膛而已。至于剩下的握把护木乃至于散热片和简陋瞄具之流,则完全属于可以东拼西凑乃至于胡制乱造的范畴:觉得威力太小?那就加长枪管吧;觉得弹容太少?那就换个土制弹鼓吧(装弹的时候记得默诵装填祷言以取悦机械本灵,不然我想不出来这玩意出故障的时候还有谁能救你);觉得空手握持不够稳妥?那就上个同样是钢管和钢板焊出来的枪托好了,想要进一步减震你还可以再套个弹簧;觉得武器过热太快?在枪管的周围焊上一圈散热片可以让它美的像朵花……

当然,我们始终还是要牢记:这只是一把使用.38手枪弹药的武器而已,即使更换再多的零部件,它的威力——也就那样罢了,其弹药本身即缺乏穿透力和威力,更不要讲土制武器的天生不足还放大了这个问题,这就用它来对付稍有防护的敌人和怪物成为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改用.45子弹当然也是个方法,不过这样做从整体上来看总是有些舍本逐末,毕竟,弹药本身比起枪械来可能反而要珍贵的多。

由于使用的弹药膛压并不大的缘故,这种武器的自动型号选用的是非常简单的自由枪机闭锁,这是符合该型武器“结构尽可能简洁”的设计宗旨的。通常而言,这种结构仅仅会被应用到使用威力较小弹药的武器上,但是凡事也总有例外……

麻醉标枪:

水管左轮枪:



“突击者的全身都是宝,它的胳膊可以当砍刀,它的外壳可以当护甲,它的脑袋可以当激光枪……”——废土生存手册节选

突击者之刃:

突击者头部激光枪:

大战前列装的军用突击者机器人以其强大的近战能力和恐怖的头部激光武器闻名。在攻击中远距离目标时,突击者机器人可以从头部发出一道持续数秒钟的强力激光束,通常这会导致其攻击目标在字面意义上的灰飞烟灭。由于其设计布局的关系,突击者机器人激光武器运作所需的零部件都集中在了头部位置,这就使得在有能量源的情况下,即使是单独卸下的头部组件也依旧具备开火的能力。

由于缺乏握把的缘故,在手持突击者脑袋的时候你得抓着它颈椎部位剩余的管线才成,而缺乏突击者机器人原动力源功能的结果就是这把武器一次性仅能够从微型核融电池中获得激发瞬时激光束的能量(而且还得你手动给它充能),威力自然也不如正常运作的时候。可以想见,你握持的那部分管线必然是作传输高功率能量之用,而现在你的手就握在上面……所以说手持发射这种武器的时候你自己也会被电磁辐射伤到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巧手先生手锯:

强酸水枪:

在废土上大概不会有被人用水枪一本正经地指着威胁更加惹人发笑的事情,问题是,如果这把水枪下一秒钟发射的是强酸液射流的话,大概还能笑得出来的就没几个了。

自然而然地,在废土上出现这种类型武器的大型版本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当然,较为精良的改装也是存在的,使用战前武器进行改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机构运行的可靠性(但这样你就得在动手之前好好考虑考虑拆解一把珍贵的战前武器是不是划算了),以上图为例,这把酸液喷射枪就使用了许多PP/PPK手枪的零部件。所有的这些改造措施又使得这把武器失去了手枪本身具备的小巧便携的特征,为此它的持有者大概需要很费一番脑筋才能真正地找出它的用途。

“你爸爸没教过你不要用水枪打电线吗?”


威风凛凛浑身火花带闪电的大头目寇特大概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居然会死在一把水枪之下——谁会想到电路泡水会短路嘛。在废土上因为缺乏常识而死的人里他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是常识这种东西从来就是因地因时而异:谁又能想到,在核子世界的公园里,导游机器人的水枪也成了致命的武器?“钴”计划对武器性能的强化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应用的范围及其广泛。既然如此,把它用在水枪上又有何不可?任何见到这把武器后哈哈大笑的敌人在炸开的亮蓝色火球面前都得吓得屁滚尿流。

可是你一开始的时候真的没办法阻止他们发笑。

海军滑膛炮:

液压支架缓冲后座力也好,机械结构辅助旋转炮身方便装填也好,电子点火装置也好,道理我都懂——

 ——我们就来讲讲你人力怎么把一个这么大只的实心铁坨坨提起来,装弹的时候还能单手……

你需要的怕不是一针FEV,而是黯淡之血……

而且,如果这种武器果如其名是宪法号的舷侧炮的话,那就不只是重量,连体积也根本是人力所不可能以手持形式操控的地步了:

不过,如果这种武器是来自于风帆战舰时期舰船上配备的另一种火炮“回旋炮”的话,这样倒是可以解释的通:通常而言,回旋炮的长度不会超过一米,口径也不过三四十毫米而已,在这个尺寸下,虽然火炮本身对单兵而言仍然算不上轻便,但几十上百公斤的重量并不是人力完全无法携行的范畴。尽管如此,为何会有人愿意使用这种武器,甚至为何会有人愿意对这种武器进行改装都还是个迷。

羊头杖:

以其凶恶的样貌和暴躁的习性而言,羊头怪无疑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废土生物。然而,一旦被了解到这种生物的肉可以为人们提供一顿美餐之后,它那天然的威慑力就不免大打折扣*。对于那些野心勃勃想要炫耀自己狩猎能力的废土猎人来说,羊头怪的头骨也是制作纪念品的绝佳选择。

返回:


辐射自制远程近战武器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