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个厂长父亲,儿子大学毕业没给安排工作,在儿子创业时却来捣乱

2023-02-22 16:25 作者:吴工影书  | 我要投稿

故事梗概:面对这样一个父亲,田智炜从小就没有感受过父爱的存在,小时候想要块电子表父亲不同意,上大学独自坐火车,每个月家里寄来微薄的伙食费还不够买书,毕业后工作的安排父亲丝毫不上心,各个方面都在体现父亲的冷漠。

在田智炜的眼里,父亲是个冷酷的人,在他16岁时,爷爷就去世了,家里只剩下他和奶奶孤儿寡母俩人。虽然在那个年代,他可以顶爷爷的职去厂里当个工人,但家庭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就都落在了父亲那单薄的肩膀上。

他逐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总是一张冰冷冷的脸。但父亲很有能力,从当初最基层的车间开始做起,一步步升到了车间主任,后来又当了厂长。在田智炜的记忆里,他几乎不近人情,总是给人很冷峻的印象。

田智炜不是很清楚父亲在单位对人如何,但他对自己,冷得就像自己不是他的亲生儿子,也是他的下属似的。尤其是在他当了厂长以后,那架子可大了。父亲从小缺少父爱,那是因为爷爷死得早,可是他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嘛,却完全没让田智炜感受到父爱的一丝温暖。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田智炜和同学攀比,想买一块电子表,让母亲跟父亲要钱,他却没作声。田智炜很生气。那些天田智炜总在商场转悠,看到一款最便宜的电子表,要40元。田智炜就想,自己就算不用他的钱也照样可以买到。从那天开始,田智炜就去工厂围墙外的垃圾堆捡废铁。放学的路上,田智炜总是低头用脚踢来踢去,哪怕从土里踢出一个铁螺丝钉,或者一根生锈水管,也要捡回来,攒多了就去废品收购站卖。一块两块、一角两角地攒,足足攒了大半个学期,才攒足了买那块表的钱。


终于戴上了新的电子表,田智炜故意回家炫耀,示威似的把袖子高高撸起,母亲见了惊讶地问,“你哪来钱买的手表?”田智炜故意不回答,却偷偷瞥看父亲的表情,田智炜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如果父亲敢怀疑自己的钱来路不明的话,自己马上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倾诉着这段时间的辛苦,指责他完全没有一点父爱。但是他只是看了一眼田智炜的电子表,就没再吭声,独自进了书房,田智炜感觉憋了一股气没地方发泄出来,就好像是外家功夫遇到了太极,一拳打过去却似打在了海绵上,完全没有着力的点。

当领导的人都是这种德行吗?自己可是他唯一的儿子,没有爱也得关心一下吧?

让田智炜更加品尝到父亲冷漠的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高考前一年的冬天,田智炜一直在自己的房间里复习功课,在做完了一套复习题后已经很晚才出来洗澡,结果,由于门窗紧闭不通风,导致了田智炜热水器的煤气中毒。当田智炜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母亲吓坏了一直守在床前,见儿子醒来,哭着说:“昨天夜里如果不是你爸,你肯定就没了。你爸正好起夜,和你说话见你没回答,进去一看,发现你倒地上,嘴里发出近乎窒息的喘息声,才知道你中了煤气,你说你怎么忘了开窗呢?”田智炜后怕地抬头看向父亲,发现他这时正在病房门口背对着自己,也看不到他的表情。知道田智炜醒了,让母亲在这照看,他就去上班了。

田智炜看到这一幕,心里的感激之情瞬间转变成了怨恨。真有这样冷血的父亲吗?那还不如让我死了呢。

第二年,田智炜考上了大学。其他的同学都有父母送去学校,而自己却是孤零零一个人坐上了火车。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学生,望着站台上那些人送别的眼神、挥别的手臂,田智炜想起了自己的孤单,眼眶不禁湿润了。

从那时起,田智炜就发誓毕业后一定要找份好工作,再也不要回那个没有温情的家,去见到那个冷漠的父亲,即使放假也不回去。整个大学期间,田智炜都在勤工俭学,也尝到了很多人间的辛酸苦楚,因为父亲每次寄来的钱,只刚刚够交学费和维持日常的生活费,即使买课外书的钱都要靠田智炜自己去挣。

有个暑假,田智炜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没回家。有一天,父亲来这边开会,顺便到学校看了田智炜,然后他们出去吃了个饭,点了两个菜,还点了一瓶酒。两人无话,一个闷头吃饭,一个闷头喝酒。最令田智炜意料之外的是,父亲居然喝完酒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这顿饭由田智炜来买单。

大学毕业了,同学都在找门路安排工作,像田智炜上的这种普通高校,学生一般都是进行校园招聘,如果不合适,那就哪来的回哪去,田智炜只能回到来的那个小县城。但同学都说,你没问题的,你爸是厂长,肯定会给你安排个好工作的。田智炜也是这么想的,他不想太操劳,只想坐办公室。

田智炜在想,即使自己不跟父亲说,儿子工作这样的大事,他应该也会主动去安排的吧。可是,最后父亲根本就没过问这事,田智炜被劳动局分进了濒临破产活的单位,入职不到一年,就下岗了。

田智炜对这个冷漠的父亲的怨恨更深了一层,他是不是有什么心理疾病?他自己从小受苦,从小就没有父爱,所以也想让自己儿子尝尝那种滋味吗?一定是的。

好在田智炜从小就没依赖过父亲,到了这种时候,更不能去求他,不能让他看自己的笑话。

下岗后不久,田智炜用剩余的工资租了一间店面卖手机,由于遇到了好时机,一年后也挣了些钱,又租了更大的门面,扩大到了卖电动摩托车。生意虽然挺忙碌,但生意越做越好。


这期间,田智炜记得父亲只来过两三次,每次都是到店里背着手转几圈就走了,像领导视察工作一样。也没有什么夸奖之词,只说了一句话:“挺好,这不比在坐在办公室整天喝茶强吗?”这已经是田智炜有生以来,唯一听到的父亲肯定自己的话了,太难得了,听得心里竟然一热,这也许就是父爱的感觉吧?可是,这么多年来,这种感觉真的太少了。

后来,田智炜的生意越做越大,雇的员工也越来越多,赫然成了一个小老板。可是田智炜心里明白,这样的好景不会太长的,生意好了,自然会有人跟风模仿,类似的店铺如雨后春笋会越来越多,竞争大利润就会很低。果不其然,不久后,销售业绩就出现了下滑的迹象。

这时候,父亲来了,他不是来帮忙的,是来给田智炜捣乱的。他当厂长时,与一个老工人交情不错,现在,老工人退休了见腿骨还算硬朗,想找点事做,父亲念旧情,就想让他在田智炜这混口饭吃。父亲冷着脸说:“你必须卖我这面子,李叔人很实在,没有花花肠子,就让他在你这打打下手吧。”“这老家伙就连求我还是这种态度?”田智炜本想拒绝的,但转念一想,“他是在求我呀!”心里不禁萌生了一些快感,也就同意了下来。

李叔工作能力的确不错,态度很好,又能吃苦,关键是他在厂子里搞了几十年的供销,有做生意的经验,有人脉,管理上也很有一套。田智炜让他专门负责生产厂家进货的业务,渐渐地田智炜的供货渠道越来越宽,随之进货成本降低,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销售额不但没有被市场影响,反而还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李叔的提议下,田智炜还准备投资100万元在新开发区买了一栋商业铺位。李叔说,未来几年投资房地产是大势所趋,在他们这个小城,做生意的商铺租金占了几乎一半的生意利润,像你这样的生意,要具有市场竞争力必须将企业做大做强,自己投资房产,既可以降低租金成本,让利顾客,压低售价提升竞争力;又可以等待房产自身升值,房产本身就是一种投资,一举多得。


田智炜是认可李叔的建议的,但当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李叔说,可以号召公司员工投资入股,共同获利同时共同承担风险,他第一个表态投资10万元。

几年下来,李叔就是田智炜的智囊军师,参与了公司的大部分决策。使得田智炜的事业如日中天。

后来,李叔提出,他也老了,和老伴要搬去外省定居了,去给儿子看孙子。田智炜真有些依依不舍,当田智炜提到要把他的股金和分红一起算给他时,李叔笑着说:“那10万元的股金,是你父亲的,至于分红,既然股份都不是我的,分红当然我也不能要了,你每个月给我这么高的工资我已经很感激了。”田智炜很惊讶,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听了李叔的讲述,才如梦初醒。

原来,那些钱是父亲以李叔的名义给田智炜的,还有那些经营管理上的意见,其实也是父亲通过李叔传授给田智炜的。

李叔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会什么?除了能吃点苦,哪有那么多点子?平时和你说的那些经营策略,都是你父亲教我说的,他才有真本事的人,他当了那么多年的厂长,本领大着呢。他不让我告诉你,是怕影响你的自立。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你和你父亲一样,都是有魄力的人。”

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是父亲一直在关注着田智炜!从李叔嘴里,田智炜还知道了一个秘密,田智炜煤气中毒那天后。父亲和李叔一帮老朋友喝酒,父亲一边哭一边对大家说:“我差点就没儿子了。”李叔说,到现在还记得那撕心裂肺的哭声。

田智炜对父亲几十年的怨恨顷刻消散了。买了好酒回家看父亲,他还没下班,田智炜求母亲。跟自己说说这些年来的一道道疑团。母亲说:“你爸不给你买电子表,是不想让你从小养成虚荣、攀比的坏习惯,但有一次意外发现你在捡废品,他认定你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而且为了达成目标能吃苦,挺好。在你上大学时,他哪里是去开会。他听我说你暑假在学校打工不回家,他想你,又不放心你,才说谎去开会,是特意去看你的。”这些事情,母亲还说了很多,父亲那些不近人情的冷漠,却都包含着无尽的父爱。

母亲还说:“你爸从小就遭受丧父之痛,饱受人生的辛苦,他很明白,一个男人必须有责任担当、自强不息。他最担心的,是怕你会因为是厂长的儿子就产生优越感,养成养尊处优的性格,所以才会对你越发的冷漠。但正是他的冷漠,塑就了你今天独立自强的性格。”

母亲的话让田智炜顿然明白,父爱一直与自己如影随形。父亲是把自己当成了一棵树苗,栽到风雨雷暴里,栽到世间无常里,而不是把自己娇惯成一盆花,养在风平浪静里,养在平安无事里。

等到父亲下班回了家,见儿子回来了,他依然还是一脸冷漠,而田智炜,这回是第一次感觉到了这份冷漠的亲切感。饭桌上,倒酒与父亲干了一杯,都在酒里,所有的感慨都在不言中。饭后,父亲凝视着田智炜头上早生的白发,伸手摸了摸田智炜的头。只说了一句:“爸对不起你,你也不容易。”

田智炜瞬间忍不住泪水瞬间溢出了眼眶,呜咽着喊了声:“爸……”。

写在最后:父亲用冷漠的态度,为儿子人生布下了一盘大棋,儿子每每在遭遇了父亲的冷漠之后,越发的怨恨父亲,同时又养成了自己独立自强的性格。故事虽然是大团圆结局,但这种教育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家长,会造成性格倔强的孩子容易钻牛角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才是正道。


有个厂长父亲,儿子大学毕业没给安排工作,在儿子创业时却来捣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