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中的武功随着年代变化越来越弱,而古龙武侠为什么不同?
坐怀不乱柳下惠,闭门不纳鲁男子。大家好,我是鲁书书。武侠小说中,高手强弱会在不同年代呈现的强度有很大的区别,这一个尤其以金庸武侠最为明显,反而古龙武侠则又有不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一篇,就来聊聊金庸古龙武侠中的武功层次变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倘若把金庸武侠中的江湖比作人间,那么古龙笔下的江湖就像地狱,这个印象其实并不准确。金庸武侠中的江湖不仅有武功,还有很多明争暗斗,高手有高手之间的争斗,小人物也有小人物之间的纷争,有时势动乱的政权争夺,也有三流人物的恩怨纠葛。可以说,金庸武侠中的江湖显得很现实,也很真实。

而古龙笔下的江湖波诡云谲,充斥着阴谋、暗杀,整个江湖仿佛被黑云笼罩着。在金庸笔下的江湖上行走,武功高一点,背景深一点,完全行得通。而在古龙的江湖,再厉害的武功也有可能被一个不起眼的事物逆袭,尤其古龙笔下的暗杀下毒功夫,防不胜防。

但就是这样的江湖大环境下,金庸笔下的江湖高手层次随着时间的变换越来越低,反之古龙武侠中的江湖高手却并没有很名显的变化。这又是为什么?首先不否认的是,师傅传徒弟留一手的问题,这是无可非议的人性。其次,在金庸笔下的江湖,完全是根据真实历史的年代穿插进去的小说,所以在君主专制越发集中的趋势下,江湖门派的存在渐渐成为了朝堂管制的一份子,也就是说,在金庸小说中,江湖永远只是天下之一隅。个人武力对国家机器而言构不成真正的威胁。

而在古龙小说中,则穿插了一些历史不存在的王朝,并且古龙笔下的个人武力要强于金庸笔下的个人武力。这一点,从叶孤城的篡位,到宫九的篡位都可见一斑。再一点重要的是,金庸笔下的江湖人物对于朝堂终归有敬畏之心,而古龙笔下的很多人物心中,则没有王侯将相的概念。这些就从根本上影响了朝堂对于武林的制约程度,武学传承也就有很大不同。

最后,金庸武侠其实才是宽进严出的江湖,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所以大多江湖客最后或死于纷争,或死于旧伤。所得武学也不同程度的流失荒野甚至失传。古龙江湖则如同养蛊,活到最后的人退出江湖,还能慷慨的留下自身的武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武学传承的完整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武学传承的根本其实还是在推陈出新,而金庸和古龙两人仿佛走出了不同的理念,金庸将武功淡化,古龙则将江湖更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你认为这其中还有什么原因呢?欢迎留言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