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应用集成技术

2022-04-22 18:03 作者:Tuple_元组  | 我要投稿

可用于应用系统集成的技术有很多种类和方法,本文介绍了8类常见的技术或方法。

(1)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是一个面向主题、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是对多个异构数据源有效集成,按主题重组,且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

(2)操作型处理:也称事务处理,对数据库中记录的查询和修改;分析型处理:用于决策分析。操作型处理和分析型处理的分离是必然和必要的。

(3)Web Services技术 ①用于传递信息的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②用于描述服务的 WSDL (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 WEB服务描述语言);③用于 Web服务注册 UDDI (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Web服务注册的统一描述、发现及集成);④用于数据交换的 XML。

Web服务主要目标是跨平台的互操作性,适合跨越防火墙、应用程序集成、 B2B集成、软件重用等。不合适使用 Web服务:单机应用程序、局域网上的异构应用程序等。

(4)JavaEE—工业标准:将开发工作分成2层:业务逻辑开发和表示逻辑开发。运行环境主要包括组件 Component)、容器 Container)、服务 Services)三部分,组件是代码、容器是环境、服务是接口。

(5).NET通用语言运行环境(CRL)处于开发框架的最底层,到数第二层是基础类库。JavaEE与.Net都可以用来设计、开发企业级应用。JavaEE平台是业界标准, NET是微软产品系列,而非业界标准。

(6)工作流程引擎: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运行和控制中心。工作流程引擎的主要功能是流程调度和冲突检测。

(7)常用的标准组件:将不便于让最终用户去直接操作的细节进行封装,实现各种业务逻辑规则,用于处理用户的内部操作细节,满足此目的的封装被称为组件。标准组件有:①微软的 COM/DCOM/COM+ 开放的组件标准,DCOM在 COM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功能和特性,COM+ 综合各技术形成了功能强大的组件架构;② OMG的 CORBA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公共对象请求代理架构),已成为分布计算技术的标准;③ Java的 RMI/EJB, EJB用干封装中间层的业务功能。

(8)中间件技术:中间件解决了分布系统的异构问题,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按应用层次中间件分为:底层中间件、通用型中间件和集成型中间件三个大的层次。按用途分:

①数据库访问中间件,通过抽象层访问数据库,从而允许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代码访问不同的数据库资源。典型技术 Windows平台的 ODBC和 Java平台的 JDBC。

②面向消息中间件 (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MOM),利用高效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进行与平台无关的数据传递,典型如 IBM的 MQSeries、 BEA的MessageQ等。

③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 (RPC),远程执行一个位于不同地址空间内的过程,从效果上来看和执行本地调用相同。(socket + 动态代理,比如:signalR)

④分布式对象中间件,是建设对象之间客户/服务器关系的中间件,结合了对象技术与分布式技术。该技术提供了一个通信框架,可以在异构分布计算环境中透明传递对象请求。典型产品如 OMG的 CORBA, Java的 RMI(从最基本的角度看,RMI是Java的远程过程调用(RPC)机制)、 Microsoft的 DCOM等。

⑤事务中间件(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nitor,TPM),也称为事务处理监视器:位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完成事务管理与协调、负载平衡、失效恢复等任务,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典型的有 IBM/BEA的 Tuxedo、支持 EJB的 JavaEE应用服务器等。


应用集成技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